基金项目顶风作案“打招呼”,不讲点默契真不行?

韵韵投必得 2024-08-16 22:26:33

每年进入8月初,国自然项目会评结束,就有人开始焦虑:不知道今年是否能中……

在立项结果还未公布的空档里,小红书上一位ID叫做“项目拿到手软”(“手软”姐)的女用户火了。

该江苏用户于7月26日发布信息,自称博士毕业一年,正在做博士后,已经拿到总经费98万的省部级以上四个基金,包括省卓越博后、省青基、博后面上、国自然青基,实现大满贯。这还没耽误怀孕生子!

图片来源:小红书

01

用户注销,网友查人

实事求是地讲,能在博后还未出站的时候就包揽四项省部级和国家级课题的大满贯, “手软”姐的确非常优秀,她的科研之路在起步阶段已经甩开绝大多数人。

可惜,网友们对她的优秀并不买账,大家的关注点在于她能在洗澡时接到电话,得知国自然青基获得立项——懂的都懂,现在还未放榜呢!

国家级项目对于每个科研人员来说都很重要,尤其对于刚开启独立研究的青年学者而言,不仅直接关系到去留与否和待遇多寡,更关系到后续的立项和资助获得。在不少地方,甚至跟自己孩子入托就学直接挂钩。每个青年教师都以能获得国自然立项为荣,还有人拿“范进中举”来类比。

“手软”姐得知自己成功立项,喜悦之情何止溢于言表。可问题就在于,她是在还未放榜之时接到的电话通知。

正常情况下,每年国自然的立项结果——包括之前是否上会的结果——是在申报系统中查看,也会有电子邮件通知,没听说过打电话通知的,更没听说过没放榜就通知。外加“手软”姐超级自信的ID名称,以及描述中用到的“果不其然”,这些细节令网友认为她几乎是百分百提前打了招呼。

网友们纷纷转发和围观,吓得“手软”姐删号注销,但早已有细心的网友提前截图。

图片来源:小红书

根据该账户之前发布的年龄、立项基金、立项批次等信息,结合互联网开源信息,网友开始寻找“手软”姐。目前,已基本能确定“手软”姐究竟是谁。投叔不说,感兴趣的自己检索。

图片来源:小红书

事情发酵起来,照顾“手软”姐的人肯定非常不爽,国自然基金委肯定也不爽。“手软”姐的行为不仅给项目评审和公布增加了额外的工作量,还考验基金委的政策执行力度。

02

高调严打,硬招频出

打招呼,似乎是日常中办事儿的必要环节,尤其在老一辈人的观念里,一件事儿要不要办,不是先问事情行不行,而是先琢磨有没有人。

可是,这种办事方式,放在科研项目的立项评审中就不行了。这两年,基金委着重治理的就是请托打招呼行为。去年,自然科学基金委将治理“打招呼”列入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工作,今年又强力祭出多个大招。

每个项目的每个环节的评审专家,都将由AI随机分配,尽量避免人为干预;项目是否上会,提前一周公布,缩短打招呼的窗口期;会评专家名单延后公布,专家打分和意见全部匿名;会评场所封闭管理,对专家的通讯工具也集中保管;对已经发现的“打招呼”行为严肃惩戒,发挥监督委员会的作用。

今年4月中旬,国自然基金委发布《2024年不端行为案件处理结果通报(第一批次)》。放在最开头的两个,就都是对“打招呼”的处罚。

图片来源:国自然基金委官网

对于情节严重的“打招呼”行为,由科技部处理和通报。上个月19日,科技部专门通报了一起较为严重请托“打招呼”问题,相关人员分别在不同年限内无法承担和参与任何纵向项目,并记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

图片来源:科技部官网

尽管如此,“手软”姐这波极有可能没啥大事。

投叔这么预测,并不是支持项目评审中的打招呼行为,恰恰相反,投叔特别痛恨打招呼——谁让咱没有人能帮忙打招呼呢。投叔的预判,来自于先例。

2022年中,河海大学的朱教授在400人的聊天群里群发信息,请大家对自己女儿的博士后基金项目高抬贵手。

图片来源:知乎

这位朱教授手握1个国自然重点和6个面上,还承担“973计划”专题2项和1项国自然重点的子课题,团队师生30多人,包括5位教授和2名副教授,应该说也算业内的人物了。为了女儿的博后项目,朱教授仍然能低下身段,请求群内专家“高抬贵手”。父爱如山,可见一斑。

结果呢?啥事儿也没有。朱教授的课题组主页仍然安全地挂在河海大学的网上,否则投叔也看不到上一段里这么具体的数据了。

而且,提前知道消息的人,也不仅“手软”姐。有网友提供了一张截图,显然这位博后也是提前知道了自己国自然青基获得立项的消息。

图片来源:小红书

03

圈子内外,操作有别

两年前,有网友说朱教授为女儿请大家“高抬贵手”,可见朱教授不算学阀,认为真正的学阀不需要这么做。

投叔不这么认为。

好比军阀吧,手里有二十万武装人员是军阀,有两万的也是军阀,甚至有两千人都能算军阀。问题的关键在于能不能划出片自己说了算的地盘儿。

很有意思的,前面提到的国自然基金委和科技部通报的三起已经查实的“打招呼”行为,竟然都是申请重点项目。稍微检索一下三位申请人的履历,会发现每个人都不简单,都是教授博导不说,学院院长、医院副院长、国家“万人”等各种头衔不少,甚至还有“杰青”!

于是问题来了:按理说,这些人都是同龄人里的佼佼者了,为什么申请项目还需要打招呼呢?

咱们可以简单地归因于“学术内卷”——牛人们申报项目都需要打招呼——但这肯定不是全部。

投叔认为,根源在于圈子内外不同。

能混到教授博导,还带着帽子的学者,早就有自己可靠的圈子。教授个人在圈子内的能力很大,还可能是某个圈子的核心人物。但这个圈子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自己说话能算数的地盘究竟有多大,这就不好说了。

圈子里的人互相有默契,利益分配既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又能在出现龃龉时安全及时地沟通,一般出不了大事,外人也无从知晓。

但圈子得发展,大家想合伙从圈子外面弄来资源,干点大项目,就需要有人挑头,有人张罗,有人出圈子办事。一旦出了圈子,做事的方式就不一样了。失去了默契,很多事情就得讲得明白点,也就容易曝光了。

如果拿圈子里的那种默契规则去套上面几位被曝光和通报的人,说这几位算不得学阀,这显然是不客观的。

诚然,圈子跟圈子之间的规则也有很多,也不一定非要凡事摆在明面,基本的默契仍然存在。

04

讲个故事,纯属虚构

最后,投叔就简单讲个圈子之间有默契的故事,纯属虚构,切勿对号入座。

西部某省属双非高校,几年前举全校之力拿下省重点实验室一个,相关学院的一位副院长成为学术带头人之一。此公年近五十,早已评上教授,原本打算躺平。给他的“学术带头人”也算不得什么职务,但此公非常充分地利用这个契机,扩大了自己的圈子和资源,让自己又大大提升了一步。

省重点实验室每年搞开放课题,学术带头人在自己方向组织指南。大家应该知道,指南其实就是提前占坑。头两年里,此公把自己圈子的人都照顾到,有能力的人全都已经承担项目,没办法继续申请。从第三年开始,此公就靠着副院长和学术带头人的身份开始频繁出差,主要目的地都是其他省重部级重点实验室的依托高校及具体学院。

这里面有个小细节。人家本来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圈子,此公贸然上门,哪怕是打着调研或者学术交流的名头,也都多少有点不合适。此公很聪明,通过发动群众来解决“头回生”的难题。

比如打算要去某部级重点实验室,此公先对自己学院的情况摸摸底,看看最近四五年跟对方有哪些合作。要知道,很多合作,像是合写、合著,包括挂个名之类的,其实并没有明面上的立项,在校内OA中查不到,都是通过同门或朋友的私人关系搞定。如果摸底中发现有本校的老师承担过人家平台的课题,那就最好不过了。

带着这些摸底资料,此公直接找对方实验室的主任/副主任谈,从双方源远流长的合作关系开始,介绍自己单位/圈子的情况,畅想未来。据说此公也热脸贴了不少冷屁股,但这都不重要,能要来个私下的联系方式即可。

回校之后,此公会尽快邀请新认识的朋友到校一叙。组织形式可以很多样,学校有专门的XX讲堂,有配套专项经费;学院也有钱,足够请个腕儿;硕博士答辩本来就要请外面的专家做组长,也有经费;实在不行,自己课题组掏钱都没问题。总之就是请人家过来,自己尽地主之谊。

如果对方答应来,事情就成了一半。不过别着急,一直到这个阶段,还都是纯交朋友,大家增进了解。

等到征集指南的时候,此公直接把表单给对方一份,说能上个一两条。对方不一定自己吞,但大概率是优先在小圈子里消化。对方只要接招,此公就想尽办法弄上指南;指南上了,不怕对方不交申报书;有了申报书,尽量给人家立上项。

事情办成之后,如果对方也有默契,就会找此公来征集指南,随之投桃报李地弄个立项。

有来有往,事儿就成了。不仅圈子扩大,圈子里的资源也增加了。

整个流程走下来,事情都办在明面。外人即便有所怀疑,也挑不出毛病。

此公这几年科研搞得风生水起,还经常作为“枯木又逢春”那种拒绝躺平的干部典型在校内分享“有组织科研”的经验。校内传闻,马上他就要升任院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也指日可待。

当然,这仅是省部级课题的操作方法之一。

聪明的读者朋友,您觉得此公这样的操作,能打几分?这一番操作下来,有没有任何被举报或处理的瑕疵?

所以说,默契很重要啊~~

0 阅读:0

韵韵投必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