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过风暴》:人生一切的前提,是先活好自己

红苓读书 2023-10-22 17:19:31

《我经过风暴》的女主角徐敏被董医学的丈夫长期家暴,想离婚,但得不到任何人的支持,因为她的丈夫陈均太过于会伪装。

无助、无奈又痛苦的徐敏,在绝望透顶的情况下,用家里的观景石砸向了沉睡中的丈夫。

原生家庭造成的性格缺陷很难改变

陈均,在外人眼里有着体贴老婆的形象、不错的工作、幸福的家庭。

可他人里人外两张皮,在家里,稍有不满就对老婆徐敏拳脚相加,而且,他打徐敏的时候还用毛巾包上拳头,专打有头发的地方,让人看不到伤,医院也验不出重伤来。

陈均的暴力倾向性格源于他的原生家庭,他母亲经常被他父亲打,他母亲又把怨气发到他的身上,“做错了就该受到惩罚”的言语充满了家里的空气。

陈均受父母的影响,把这种“传统”用到了徐敏身上,同时,也影响着他们的一双儿女:

女儿在幼儿园被打,认为是小朋友喜欢自己的一种表现方式,因为爸爸喜欢妈妈,也经常打妈妈。

儿子和同伴稍有不合就动手打人,被徐敏制止后,不解地问:“我是该用毛巾吗?”

缺爱的原生家庭,尽管让陈均努力成为在别人看来“有本事”的人,却也让他形成了不自信、靠暴力征服老婆、怀疑老婆等诸多性格缺陷。

《消失的她》中有一句话:“你相信一个赌徒会说真话吗?”

陈均和《消失的她》中的何非一样,都是家庭里的渣男,原生家庭带给他们的性格缺陷,已经深深的流在了他们的血液里,根深蒂固,移除不掉。

与其相信他们的承诺,不如相信世界上有鬼。

不敢回家的人怎能幸福?

徐敏提出离婚后,法律方面,家暴证据不足;亲情方面,都劝她,都有孩子了,还离什么婚;朋友方面,以为他们是夫妻间的正常拌嘴;律师方面,问她,你到底怎么想的?

……

无助、不被理解、被误解等等,让徐敏宁愿选择在外面飘着也不回家,她不敢回。

她害怕丈夫陈均,看到来找她的陈均影子,她像躲瘟疫一样害怕。

哪怕离婚后,她还害怕陈均会找上门来,不敢让他知道自己的住处;接孩子放学时,他发现陈均开车跟踪,她加速开车躲避,把车上的孩子都吓哭了;按电梯时,她抱头鼠窜般地“逃跑”……

可为了孩子,她回去陈均家,没有看到父母对她的阻拦,却看到了赌上自己职业生涯给她打官司的律师李小萌一脸的疑问。

她面无表情地给李小萌说:“别做出一副了解我的样子。”

哪个妈妈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胳膊被三轮车压伤而不管不顾?哪个妈妈不愿意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哪个女人不想做个好女儿、好儿媳,好妈妈?

但,面对那个身心随时都可能被伤害的家,她该做如何的抉择?

无论什么样的抉择,她脸上都没有笑容。

困境中,也要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徐敏是位有能力、有想法、有知识的女性,工作上,她敢作敢为,勇于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

所以,她坚决要离婚,且争取孩子的抚养权。

但现实让她无奈妥协,最终做出了杀人的举动。

在她的影响下,她的律师李小萌渐渐地走进了她的内心世界。

在徐敏心灰意冷、万念俱灰的时候,在外界的舆论声音对徐敏极其不利的时候,在不知情者往自己身上扔东西发泄情绪的时候,李小萌宁可辞职,也要帮徐敏打官司。

李小萌由最初对徐敏的怀疑,到后来的支持和帮助,让我们看到了她为理想的付出、她为正义的伸张,她为初心的坚持……

哪怕没有希望,我也要向着希望努力,因为那是心的方向,那里有我想要的样子。

写在最后的话

影片中,徐敏为了工作应酬,半夜三更醉醺醺地回家,放到现实中,相信家庭矛盾也会出现。

但,读书或观影,我们与其抱着纠错的心态,不如抱着学习的心态,因为后者能让我们学到更多。

愿每个家庭都没有暴力和冷暴力;愿每个家庭都是温暖的港湾;愿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家的温馨,且可以在家人的支持下活出心中的自己。

我是红七六,关注我,我们一起学习、改变、成长。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