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字藏着三张嘴一座山——嵒

雪儿浏览文化 2025-03-25 09:09:00

在汉字的庞大体系中,有许多字形独特、含义丰富的字,“嵒” 便是其中之一。这个字或许并不像 “山”“水” 那样常见,却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嵒yán(读音:言)。从字形上看,“嵒”字由三个"口"叠罗汉般悬于"山"顶,就仿佛山峰层峦叠嶂,直观地展现出高山险峻、重叠的样子 。

《说文解字》截图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精辟解读:"嵒,山岩也。从山、品。臣铉登曰:从品,象岩厓连属之形"。这三个"口"并非简单的装饰符号,而是象形文字中经典的"品字结构",形象再现了山崖上层叠交错的岩石肌理。这种字形构造,是古人对自然山川的一种高度凝练的描绘,用简单的笔画勾勒出了群山巍峨的画面。

在字义方面,“嵒” 的基本义就是山岩、山崖的意思。有趣的是,古人在实际使用中逐渐发现"嵒"字书写繁琐,遂取其"山石"之意,并将“巖”、“嵒”二字合并,创造出简化的"岩"字,完成了一次汉字演变史上的"地质简化运动"。但 “嵒” 作为古字,承载着古人对山川的敬畏与认知,我们不妨想想 “嵒” 这个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与奇妙。

山东牟平“后嵒村”

这个字也是春秋时期宋国的地名。据《春秋•哀公十三年》记载“郑罕达帅师取宋师于嵒” 。如今,在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高陵镇仍有一村庄名为“后嵒村”。据传,清初李姓在此建村,因村北有一趟东西长堰,得名后堰。清末,这里和高陵村曲姓有宗族斗争,本村秀才曲建堂为争气,把堰字改为“嵒”字。字形为一品压一山,意味在高陵之上。由于“嵒”字生僻,官方现已改名为“后岩村”,但很多人依旧沿用“嵒”字。

0 阅读:16

雪儿浏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