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来了:禁止“指导下一步治疗方案”!医疗质量再上新台阶!

迎夏看健康 2023-08-31 23:52:15

笔者曾和大家说过,我院的诊疗模式是「京津冀联合会诊」。不得不说,这个诊疗模式数十年来让我院受益良多,为广大肾友、尤其是疑难杂症和危急重症肾衰竭患者解决了不少难题。

但是,我院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了这个诊疗模式的优势?笔者觉得并没有,在会诊过程中,我们仍然有一个弊端。

啥弊端呢?

就是会诊的议题,有时候过于模糊。

怎么就模糊了?

举个例子,每一位肾友会诊,主管大夫要背诵该患者的病历、写会诊摘要、提交本楼层专家审核,经常忙到深夜,确实下了很大功夫。毕竟,即便主管大夫们不申请会诊,只是按照诊疗指南照章办事、打卡下班,那也并无不可,工作嘛,做完了就OK了。所以对于会诊大夫多做的这份付出、为自己的患者取得更佳疗效而努力的一片拳拳之心,我们都能感受得到。

但是在讲述完病历之时,一部分主管大夫在结尾讲的目的是:

“请xx教授指导下一步治疗方案。”

您觉得这个会诊目的,妥当吗?

很有问题啊!

首先,参与会诊的肾友多为当地治疗效果不佳的疑难杂症,否则他也不会千里迢迢赶来这里了。疑难杂症最大的困难是诊断不明,即使做了肾穿刺,也只是诊断了病理,患者的病因、并发症往往都有尚未探明之处,或存在不适症状。更何况许多肾友没有做、或不愿意做肾穿刺,还需要综合该患者的各项临床表现来分析判断病理。诊断都还没完全搞清楚呢,怎么就跳过诊断问治疗了?

其次,下一步治疗方案,主管大夫需要拟定一个初步的方案,它有什么缺陷或争议之处?让与会专家进行补充和改进,这是一个合理而高效的流程。如果让与会专家从头开始制定方案,浅显基础的部分也从头制定?一方面是专家们不情愿(知名专家往往不喜欢浅显的工作、而喜欢挑战性),另一方面拖长时间、耽误接下来几位肾友的会诊。

最后,主管大夫如果自己不拟定方案,而是让xx教授进行「灌输式教学」,不利于培养自己的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不利于今后晋升高级职称。如果是上学时进行基础教育,这种学习方式还勉强可以,但是无论是读研攻博还是临床实践中,就不能再让教授来灌输了,否则今后搞科研,没有临床创新能力的话,选题都不知道怎么选。这个会诊目的,无论什么肾病都能用,甚至不是肾病都能用,像是临时拿来“凑数”的。

最后一点固然不影响该患者当下的疗效,反正无论怎样专家们都会把诊治方案给制定出来,但这一点可能是最关键的:因为从未来长远来看,不利于年轻医生的成长、也不利于我们的下一代在未来能享受更加优质的医疗质量。

于是,今天我们做了一个决定:

会诊目的单纯为“指导下一步治疗”的病例,直接取消会诊名额。

预约患者多、名额紧张,这我们可以理解。但是有的主管大夫为了抢名额,没有充分准备就急忙上阵,似乎只要占到地儿了就赚到了。岂不是让那些认真准备的主管大夫、真正需要优质医疗资源的疑难肾友寒心?而且也不利于锻炼自身的临床和科研水平、提升职业生涯和创新能力。劣币不能驱逐良币,我们不能鼓励此类行为。

相似地,咱们一部分读者朋友呀,也经常有一个类似的习惯:在评论区或私信不说自己是哪一种肾病,病史、用药反应、指标症状一概不说,上来就问“尿蛋白怎么消除?”、“肌酐怎么降下来?”“透析能摆脱吗?”这种让任何专家都头疼不已的问题。

这事怎么说呢,就好像你刚打算追一个姑娘,人家的容貌、性格、喜好、身高、胖瘦、工作、籍贯、家世等等都一概不知呢,上来第一句话先问人家姑娘“咱俩以后的孙子是自己带还是让亲家母帮忙带”?真的这问题搁谁头上回答都头疼。

好在咱们肾友不是大夫,不需要搞那么严格,咋问都是可以的。评论区问不到答案可以加微信详细问,微信上说不明白可以打电话、视频通话讲清楚、看清楚,反正都能达到目的。

只是肾病是一种慢性病,不能总在医院呆着依赖医生,当临床缓解、出院回家后还需要自己学会病情管理。这方面有过大样本的回顾性统计:肾友掌握的知识越多、诊疗调养思路越清晰细致,肾脏结局也就越好。尚不明确是因为肾友自己调养得当、还是因为懂得与医生配合、脱诊率低,可能兼而有之。

肾友们若还有肾脏病问题,可点击→

0 阅读:0

迎夏看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