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小平同志提出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经济改革措施,一个划时代的新天地就此拉开序幕......
对内改革方面,是从理念和体制上着手,把计划经济一步步调整为有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以尽可能发挥国人的能动性;
对外开放方面,这就要尽可能地与外国建立起良好的外交和贸易往来,而中国因为过往种种,并不被西方国家所认可。
图|中国签署加入世贸组织的协定书
要破此局,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简称“GATT”)缔约国的地位,后期转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无疑是一个极好的策略。
1982年,对外经贸部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个报告,建议中国向GATT提出申请,恢复中国缔约国的合法地位。
报告称,GATT的成员在当时的贸易总量占世界贸易总量的85%,同时中国与GATT成员的贸易量占中国整个进出口贸易量的85%。
不管中国参不参加,它的各种规则对中国有直接或者间接的约束力。所以,复关对中国是有利的。
一直到1986年7月10日,中央才下定了决心,或者说是有了一定的底气和准备,正式向WTO前身——关贸总协定(简称GATT)递交复关申请,却不成想竟迎来了一场“马拉松”式的征程。
及至2001年11月,此事才以中国成功加入WTO做结。
前后十五年的时间里,中国换了4任谈判代表,光中美之间的谈判就多达25轮。其间的跌宕起伏、迂回曲折实在让人心酸。
难怪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在正式访问美国、以为此行会有突破之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黑发人谈成了白发人!”
图|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正在讲话(旧照)
本文,就来讲讲中国复关与入世的故事,重走一遍这艰难困苦却影响深远的旅程。
说来,GATT最初的缔结,中国也是其中一份子,二战前后世界贸易盛行,可各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却对其制约极大,随着二战的结束,许多国家都意识到了做出改变。
1946年初,联合国经济社会部举行了一次会议,就联合国各成员国间的经济与贸易问题,起草了国际性的宪章文件,在世界范围内尽可能的降低关税,促进各国的贸易往来,以尽快的恢复世界范围内经济的繁荣,同时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
不久后,经社部便成立了一个筹备委员会,该会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组织23个成员国进行相互谈判,最终于1947年10月30日于日内瓦底签订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图|瑞士日内瓦
这便是GATT的由来,而当时的中国正是23个成员国之一,如果国民政府能够不挑起内战,进而成立起民主政府,那么中国在此协定的保护下,或许会在短期内就实现经济复苏。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可是中国在GATT的缔约国权益,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被蒋介石的台湾政权掌控着。
1950年,台湾曾单方面的向联合国提出从GATT中退出,这一提议被批准后,中国却不认同其合法性,认为这是侵害了中国的主权,由此而中断了与GATT的联系。
1965年的时候,台湾向联合国申请到了GATT观察员的席位,中国曾提出抗议但未被重视,直到1971年中美关系出现破冰的迹象,在尼克松当局的友好下,台湾在GATT中的一切都被剥夺。
图|1972年,尼克松访华(旧照)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在短短几年里让中国大地有了众多变化,为了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恢复中国在GATT中的合法席位,已然成了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1986年7月,中国递交了复关申请,GATT在次年专门成立了“中国工作组”,专门就中国是否可以复关进行详实的考察,主要分两步走:审议中国的外贸体制;谈判并拟定相关协议。
第一步中,工作组对中国提出了4万多个问题,涉及到了中国内外经济的方方面面,核心所在是:中国当下现行的经济,不是完全的市场型经济,这不符合GATT的基础。
说来,中国改革开放后,官方给出的现行经济理念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图|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旧照)
这种经济理念有悖于西方经济政策中的两大框架,即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GATT的基础不容置疑,必须要以市场经济占主体,才可以让各成员国认可,也就是中国的“商品经济”不合情况。
这时,小平同志发现改革开放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人认为这种“商品经济”会动摇中国社会主义的基础,觉得这样下去会出大事。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小平同志以耄耋之年亲赴南方多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巡视和指导,为中国改革开放澄清了本来面目,让复关之事也重燃火光。
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最重要的一番论断,是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辩证,并不是说是单一的计划经济或者市场经济。
图|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
老人家的解释直指本源,颇令人深省:
“资本主义同样有国家的计划经济控制,社会主义同样应有市场经济。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没有那回事,计划和市场都要搞的。不搞市场经济,那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那就落后了。”
在这样的理念支持下,中国继续走有特色的商品经济路线,在发展公有制为主的前提下,大肆发展私有制的市场经济,追求一个百花齐放的大繁荣。
工作组也被小平同志的智慧所折服,随着一个个问题被解决,复关第一阶段基本完成。
图|邓小平同志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与制度打交道,那么第二阶段就是与人打交道,或者说要与GATT的众多成员国打交道,从他们手上得到一票票的支持,这才能最终如愿复关。
很明显的,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极有可能夺取他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这并不是美国和欧盟诸国想要看到的。
这也就意味着,想要从他们手中得到一票同意,中国不舍大本是不可能的。甚至于,这些存在为了阻碍中国复关,会狮子大开口地提出众多要求,以牺牲中国方面的利益,来大肆为己方谋利。
这时中国的抉择如何?
图|时任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吴仪(旧照)
是为复关做出牺牲让步,还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利益,暂行推迟复关呢!时任对外经贸部部长的吴仪,她代表党和国家亮明了态度:
“中国绝对不会为复关而不惜一切代价,不会拿国家的根本利益做交易。而且这条原则始终将贯穿在以后的谈判中!”
于是乎,到了1995年GATT改组为更进一步的WTO,中国还是没能成功复关,转而得谋求入世。
相对于比较松散的GATT,WTO明显有着更好的架构和制度,对于发展外贸有着难以想象的作用。
1999年4月,中美之间的谈判,已经持续了13个年头,曾经任国家经委副主任的朱镕基,在上海主政数年后,这时候已然是国务院总理。
对经济有着充分认识的朱镕基,这时候觉得突破美国这个拦路虎的条件已成熟,便决定正式访问美国,临行之前不禁对龙永图感慨:“黑头发都谈成了白头发,该结束啦!”
朱镕基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行人康比德夫妇采访时表示,这次访问不会很轻松,是两面不讨好。
“一方面是一些美国人不欢迎我,另一方面是一些中国人不要我去,所以我想,我的任务是困难重重。”
图|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旧照)
美国人认为,朱镕基来美国访问,一定会让美国有所损失,甚至于这个损失会很大。
朱镕基也知道自己对外的形象太过刚硬,便在抵达美国后,第一时间去当地买了两顶很流行的帽子,直言这是来美国消费了,能帮你们减少贸易逆差。
当时的美国,在全世界经济危机面前,首当其冲的受灾,经济局势很是严峻,就业情况一塌糊涂,外汇储备大幅度降低,国内资源外流情况重要。
朱镕基通过买帽子,笑着表明了美国的惨淡情况,而中国却在经济危机中逆势而起,是有可能帮助到美国的,自己此来是带着诚意来的。
图|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美国买帽子
朱镕基担心这样含蓄的方式,无法让美国人真正理解,又主动出言:“我们之间会有不同的意见,只有不同意见的朋友,才是最好的朋友;唯有诤友,才是挚友。”
然而,朱镕基还是低估了美国人的傲慢和无耻,他们哪怕处于困境之中,还是想要骑在中国人的头上,去尽情地吸血和吃肉。
美国当时做出了一个让人不耻的举动:未经中国代表团的同意,美国在对外经贸官网上,发表出了一份“中美贸易声明”的文稿,并附一份长达17页的附件,将中国并未同意的“出价”全部公开,企图逼迫中国就范。
他们大抵想造成一个既定事实,来让中国不得不让步“出血”。
图|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白宫答记者问
此举引得中国代表团非常恼怒,我方立即通过多种方式,向所有人否认了这份声明:声称中美之间的谈判还未结束,中国没有与美国达成一致协议,这些条款都是美国人自行强加的,中国不会予以认可。
美国谈判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向中国提出:如果中国不认可声明,那她就要代表美国退出谈判。
中国代表吴仪,则给予强硬回应:中国代表团离开美国的日子,并不因为谈判没有结果而延期。
显而易见,中美都有着自己的诉求,不会为了一时的得失,去牺牲未来太多的利益。
图|美国首席贸易谈判专家巴尔舍夫斯基(旧照)
只不过,中国是带着满满诚意的,美国则是无理取闹。且当下中美的形势,是利于中国的,中国可以继续拖下去,美国如果也选择如此,将会为此承受很大压力,且看美国此次如何抉择。
美国这次的代表巴尔舍夫斯基,是美国政界有名的“铁嘴”。
某次谈判中,她拉着对方一直连谈了51个小时,巴尔舍夫斯基只抓紧间歇的20分钟合了合眼,把向来很倔强的另外一方硬是给整崩溃了,从而取得了谈判上的胜利,为美国争取了很大利益。
当时美国的总统克林顿不住赞叹:“真行!真不错!真能干!”
图|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旧照)
中方代表吴仪的素质也十分出众,作为一个从基层崛起的人物,她的心理坚定、临机应变、眼光锐利、头脑清醒等,让她进入对外经贸部后如鱼得水,为国家争取了不少利益,被誉为“中国的铁娘子”。
吴仪身上带着与朱镕基一样的特质,说话做事不虚伪,讲究一个直入主题、不留情面。
这一点,巴尔舍夫斯基深有体会,她后来回忆时是这样说吴仪的:“吴女士总是给人居高临下的感觉,我当即感觉自己不能耍任何的外交手腕,和她谈判必须要直接了当,不能拐弯抹角。”
巴尔舍夫斯基和吴仪的对决,并不是代表他们个人,而是两个国家在利益上的争夺,这里面涉及政治、经济、尊严等,这注定了她们无法也不能退步。
图|美国首席贸易谈判专家巴尔舍夫斯基(旧照)
同样,朱镕基总理也不会退缩,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去回击。
在出事当天的晚上,美国当局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一直很守时的朱镕基,竟然出奇地迟到了一个小时,进门后向一众美国政客名流如此解释:
“今天是一个糟糕的日子!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迟到吗?就因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出了麻烦!现在我们已经做出了让步,但美方还是要求我们做更大的让步,我现在没办法说服我们的老百姓!”
宴会中,朱镕基面对着一众当事人,更是直接给予批评:
美国要求中国平衡贸易差距时,却以种种理由限制高技术出口,把什么东西都当成是高军事机密。计算机不准、卫星也不准,就准给我们小麦、柑橘,我们可以吃小麦、柑橘活下去,但那不可能活得好。
图|1999年4月8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白宫举行盛大晚宴,欢迎中国总理朱镕基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
朱镕基、吴仪等人的强硬让中美谈判陷入“苦战”。
巴尔舍夫斯基明白,必须要给中国一个交代。又苦熬了三个小时,中美双方就《中美农业合作协议》达成一致,还同意取消美国单方面发表的声明,删除附在声明之后的三个附件。
次日凌晨6时,中美双方代表在协议上签字。7时许,两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称美国坚定支持中国于1999年加入世贸组织。
朱镕基的访期结束前夕,众人都以为万事已定,却没有想到美国又闹幺蛾子了,是美国实际的权力中心——国会,许多议员认为白宫此举,让美国损失了太多利益,美国完全能从中国争取到更多。
图|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与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白宫合影(旧照)
在这些大佬的口口相逼下,克林顿经过一番权衡,打算采取一个折中之策:以巴尔舍夫斯基没有真正理解美国的意图为由,给朱镕基打去了专线电话,希望能就协议的某些地方进行一番修饰。
如此的出尔反尔,还是两个国家之间,这简直是岂有此理,朱镕基被克林顿的话给气怒了,没有一点客气的霸道回复:不谈了,要谈就来北京!
龙永图亦称,美国当局会因为这次的出尔反尔,在将来承受他们所无法想象的。
这话很快便应验了,国际外交史上出现罕见的一幕:
美国人追着中国代表团到了加拿大。美国贸易谈判代表两次打电话给时任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询问能否确定在北京会谈的时间。
图|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旧照)
美方要求,中国代表团前脚回国,他们后脚就来。
龙永图说:“你总得给我们一天时间倒时差吧。”
隔一天再会双方都有个不错的精神状态,而实质上是中国需要进行一番准备。
于是,谈判时间约在了后日。
两方刚在美国经过一番交锋,转眼间就把战场挪到了中国,在双方此前已经达成的初步协议基础上,又经过了几十轮谈判,眼看就要结束这漫长的谈判了。
可这时,美国又出幺蛾子了,他们要求在电信、寿险方面的外资持股比例增加到51%、汽车关税降到25%。
图|时任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吉恩·斯珀林
这中国自然无法同意,毕竟这所涉及到的利益让步极其之大,国家可不能拿着人民的血汗去填补美国人那贪得无厌的胃口。
中国的“不给面子”,让美国大失所望,时任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克林顿高参吉恩·斯珀林暴跳如雷,他说“中国不会得到最惠国待遇”,并在“不会”前面连说了6个“永远”。
11月13日,美方代表团把行李运到了机场。这时朱镕基出面斡旋,美国又表示可以谈。
11月14日,谈判再次破裂,美方代表再次把行李搬上了车,除了给中方打了个电话就玩起了消失。
当晚11点,朱镕基指示龙永图与美方再次联系为新闻媒体做个交代。1小时后,美方代表回电表示愿意“小范围”会面。
图|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正在答记者问(旧照)
11月15日凌晨,龙永图与卡西迪各带几人开始了小范围的工作会谈。此时,美方已把谈判的协议文本全部准备好了,并提议把这些年达成的几百页协议逐一校对,严谨到每一个标点。
7点,龙永图给总理办公室打电话。8点,中美双边谈判代表开始协商撰写媒体稿,美方代表团定于8:45赶往机场。
9点半左右,朱镕基给龙永图回电话。
朱镕基在电话里问龙永图:你谈判这么多年,你给我一个判断,美国到底愿不愿意签?
龙永图说,根据我多年和美国人打交道的经验,他们是想签的。
图|首席谈判官龙永图(旧照)
朱镕基接着问:你有什么证明?龙永图说,他们已经开始跟我校对文本了,说明他们准备签了。
朱镕基决断地说:好,我相信你的判断,你一定要和美国人谈成,不要让美国人跑了。
中美之间仍剩下7个问题无法达成共识。美方要求:“如果不接受,前面谈的上百页的东西都不作数。”
龙永图则说很抱歉,如果要签订协议,那7个问题免谈。
谈判再度陷入僵局。
龙永图明白,在最关键的时候,没有政治领导人的推动,谈判很难进行。
图|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正在发表演讲(旧照)
朱镕基让龙永图用一张纸,把7个问题都写下来。朱镕基看了以后说,我来谈。
然而,接下来朱镕基亲自出面,采用恩威并施的策略,以不容回旋的态度,与美国代表团进行了一番实质性谈判,最终彻底了征服美国,让他们不得不在中国入世的协议上正式签字。
1999年11月15日下午4时,经过6天6夜的艰苦谈判,中美签署了中国入世双边协定——中国入世道路上最大的障碍清除了。
谈判成功后,在外经贸部一间女厕所里,美方代表斯伯林第一时间拨通了克林顿的电话,向美国总统报告:“世界上最伟大的谈判结束了!”
图|1999年,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与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在北京签署中美关于中国加入WTO的双边协议
就这样,中国入世的最后一个拦路虎被解决掉,再经过两年的例行程序,于2001年11月10日的卡塔尔首都多哈,WTO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全体与会人员一致表决赞同中国入世。
审议、提议、表决、敲定等整个流程走下来,仅仅花了八分钟的时间。
然而这八分钟后,是中国15年的曲折努力,是两代人的不懈奋争,中国代表乔冠华当场听闻胜利的消息,那一刻他整个人有如孩子般笑出了眼泪,那是一种历经磨难后终于开出了一朵花儿都感觉,感动了无数的国人。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15年的努力是真正值得的。
图|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在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签字后同各国代表一起举杯庆祝
中国入世后,拥有了更多的外资和市场,许多国企纷纷重进世界500强,进出口贸易总额每年高速增长,中国与世界顶尖国家的差距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拉近。
总之,中国因入世而变得愈发强大,国民因入世而变得愈发幸福,这都要感谢前人的智慧与付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