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禹都是一万年以前的人物!难怪夏朝找不到,《史记》记错了!

永卓学周易 2024-06-15 05:26:09

《尚书.尧典》中,有1.1万年以前的实际天象记录,是尧帝传位给有虞氏的虞舜时的上古典册。

这也说明,有虞氏、尧舜禹等人,最少都是一万年以前的。

而且,大禹治水,其实是一个寓言。

大禹治理的水,从来都是天上的银河。

治理的方法,就是天文观测,也叫做“度”。

豳公盨铭文中记载:

天命禹尃土,隓山浚川,

这一段话与《尚书禹贡》中的记载吻合。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那么,大禹是怎么“敷土”的?

实际上这说的是“布度”,古代测量日影的土圭,又叫作“度圭”,土和度本来就是同一个字。

度,法治也。——《说文》

在1.1万年前有虞氏创造的甲骨文里面,“度”的写法是一只手里拿着一个直角三角形状的石头。

甲骨文度字

划重点:

直角三角形!

石!

这是两个关键字,可以让我们可以看到一万多年前的大禹是如何治理银河的。

先来看看直角三角形。最著名的当然是勾股定理三角形。

记载了有虞氏上万年来天文知识的《周髀算经》里面,对于这个直角三角形有着详细记录,认为这个三角形是画卦的伏羲所创造,是“数之所生”,也是大禹测天道、治天下的神器。

数之法出于圆方,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故折矩,以为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既方之外,半其一矩,环而共盘,得成三四五。两矩共长二十有五,是谓积矩。故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数之所生也。”

《周髀算经》

好了,看到这里我们就知道,“度”字里面的三角形,必然一定肯定就是伏羲画卦的时候顺便画的三角形,是“数之所生”,所以“度”离不开数,所以《易传》在解释《节》卦的时候就说:“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数度,从来都是跟音律分不开。

《周礼》就说:

凡为乐器,以十有二律为之数度。

乐器的十二律,都是怎么确定的呢?

这就要说到“度”的第二个关键字“石”。

甲骨文里的“石”,一万年以前就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样子。

甲骨文里的“石”

这种石当然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一种乐器,叫作“磬”。

古代的磬,是八音之一,是石音。

八音和八卦,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其中与石音对应的卦,就是八卦里面的乾卦。

抱雪斋还说过,后天八卦,就是伏羲坐在太室西北角的屋漏里面,以石磬发出的声音为准,测定八音十二律的!

甲骨文里的“声”字,就是倾听敲击石磬发出的声音!

甲骨文“声””

抱雪斋还可以确凿无疑地肯定:“度”字里面这个直角三角形的石磬,是一个特磬,是一个用来定音的特磬!

古代的特磬,有且只有一枚,由于是要调音的,所以需要准确度量,《周礼·冬官·考工记》就记载了这个磬的制造方法:

“磬氏为磬:倨句一矩有半。其博为一,股为二,鼓为三。参分其鼓博,去一以为鼓博,参分其鼓博,以其一为之厚。”

所以,我们可以断定,甲骨文“度”字里的直角三角形,就是一个特磬,而且它的三条边长比例一定是“三四五”!

一万年以前的大禹,就是通过它来“布土”,划分九州,治理天下的!

中华文明的历史,远远早于一万年以上,《史记》又错了!

鉴定完毕,撒花!

欢迎点赞,转发,打赏!

本文为抱雪斋文字考古学系列不造第几回,欲知前事后事如何,且看上下回分解。

0 阅读:6

永卓学周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