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1.1万年前上山文化有虞氏批量创造的文字体系

永卓学周易 2024-06-15 05:26:10
考古学家苏秉琦曾经指出: “象形字的创造者只能是模仿他们亲眼看到、生活中实际使用的器物形态。因此,甲骨文实物虽出自晚期商人之手,它们却为我们留下中国文字初创时期的物证。” 由于甲骨文的“酉”字与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瓶相似,所以苏秉琦把这些小口尖底瓶称为“酉瓶”,并认为“酉”与部分与“酉”有关的文字,始于仰韶文化时代,“约当距今七千至五千年前”。 那么,甲骨文是在不同时代一个一个造出来的吗? 抱雪斋用老子最不成器的大脚趾甲盖想了一下,不可能。 比如“酉”字,是十二地支之一,和十个天干历来都是配合使用,是表示日期的文字。 这一整套文字,怎么可能是今天一个明天一个造出来? 所以,甲骨文的绝大多数,不说百分之百,至少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同一时间批量创造的! 甲骨文里的“酉”字什么时候创造,甲骨文就是什么时候创造! 也就是说,最晚五千年前,甲骨文已经是高度成熟的体系化文字。 但实际上,这个时间还要再往上提高五千年。 因为仰韶文化时期的小口尖底瓶,比起甲骨文的酉字少了两只耳朵,瓶口也小得多。 和甲骨文“酉”字最相似的,是上山文化的尖底瓶! 上山文化,也是地球上最早种水稻并酿酒的文明! 甲骨文,就是上山文化的有虞氏创造的。 有虞氏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擅长制陶,并流行用瓮棺葬儿童。 凡有瓮棺葬之处,必有甲骨文。 这就是铁证,一万年来中华文字连续不断的铁证。
0 阅读:3

永卓学周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