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湖龟甲上的文字已破译,竟是《周易》里最关键的一个字

永卓学周易 2024-06-15 05:26:16

距今9000年的舞阳贾湖文化,是大约一万年前创造了上山文化的有虞氏创造的。

甲骨文,也是有虞氏在一万年前的上山文化时期创造的。

舞阳贾湖龟甲上的文字,是确凿无疑的有虞氏甲骨文,而且和五千多年后商代甲骨文一模一样。

比如这个“八”字,至今仍然和一万年以前的模样一模一样。

贾湖龟壳上的“八”字

八,就是八卦的八。

《周易》的易卦,所有的阴爻都写作“八”。

这个传统最晚从九千年前的贾湖开始便是如此。

但是这个“八”字并不是重点,我要说的是这只眼睛。

贾湖文化甲骨文里的眼睛

这是一个“目”字,和商代甲骨文里的“目”一模一样。

也和商代时候甲骨文里的“臣”字一模一样。

“臣”和“目”字,都是画着一只眼睛,唯一的区别只是眼睛的角度。

“臣”的眼睛大部分是竖着的,横着的眼睛大部分是“目”。

那么,贾湖文化的这个眼睛究竟是“目”字还是“臣”呢?

事实上,不论是横着的眼睛还是竖着的眼睛,都是同样的意思。

它是“诚”的意思!

甲骨文里面的“直”字,是一只横着的眼睛上加了一条直线,表示目光坚定,心志专一。

甲骨文里的“德”,是一个“直”字形的眼睛,摆在五行的“行”字正中间。

“德”是直在五行中

五行之中,就是中宫之土,黄帝的象征。

所以,“德”字中间那只眼睛,表示的是五行之中的黄帝之德,土德。

孔子的嫡孙子思,后来根据黄老之学的五行思想,编写了《五行》,把仁礼义智信这五德与五行匹配。就是后世常说的五常。

五常里的“信”,就是对应五行之中的土德,也就是诚!

竖着的眼睛读作“臣”,同样也是诚的意思。

《白虎通》曰:

臣者、繵也。屬志自堅固也。

繵,就是亶,也就是诚,是“属志自坚固”,心志专一之意。

《尔雅》就说:

亶,信也;又,诚也。

巧的是,抱雪斋已经反复证明,《周易》的作者,就是《五行》的作者子思,《周易》的核心思想,也就是《中庸》和《五行》的核心思想。

这个思想,就是“孚”。

孚,信也,诚也。

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

《周易》的天人之道,就是“诚”。

这个诚,早就在九千年前被有虞氏的长老刻在了龟壳上。

“维龟正之”。

龟象征的就是正直的“直”,也就是“德”,也就是五行之德里的土德——诚。

君子“反身而诚”,诚这个天人之德需要通过内省自反来产生。

反身,就是反省。甲骨文里的“省”字,正好是一个眼睛上加了一个“生”字。

商代的龙,眼睛就是标准的“臣”字形。

这就是《周易》里为什么要用龙来譬喻君子。因为一个至诚无息的君子,就要像龙一样拥有内省内视,反身而诚的天德!

0 阅读:4

永卓学周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