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开元盛世”》知识点
一、盛世局面的出现
1.出现时间:唐玄宗统治前期。
2.治国政策:
①用人上:重用贤能(姚崇和宋璟);
②政治上:抑制权贵,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③经济上: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整顿漕运,改革税制;
④文化上:注重文教,编修图籍。
3.什么是“开元盛世”?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国库充盈,人口数量增长明显,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出现了盛世局面,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4.唐太宗和唐玄宗在统治措施上有何相同之处?
①都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②都重视科举制度和人才的培养;
③都重视对官吏的考核。
二、经济的繁荣
1.唐朝前期经济发展的状况: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2.唐朝经济繁荣的表现
(1)农业方面:
①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曲辕犁、筒车等重要的生产工具得以发明和推广,有效提高了粮食亩产量;
②茶叶种植有长足的发展,饮茶之风盛行,茶叶在唐朝已成为日常消费品。
(2)手工业方面
①纺织业:纺织品种类繁多,丝织工艺水平最为突出,其中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妙冠绝全国。
②陶瓷业:越窑生产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生产的白瓷类雪似银;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③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也有发展。
(3)商业方面
①唐朝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国内贸易兴盛,出现了长安、洛阳、扬州、广州、益州等大都市,长江和运河沿岸以及东南沿海港口城市获得很大发展,甚至有“扬一益二”的说法。
②草市逐渐兴起。商品种类日益丰富,粮食、茶叶、丝绸、瓷器等成为长途贩运及销售的大宗。
③唐朝时,陆上丝绸之路畅通,东南沿海的海上丝绸之路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唐朝对外贸易往来非常频繁。
三、国际大都市长安
1.建造基础:唐朝都城长安是以隋朝大兴城为基础扩建而成的,规模宏伟。
2.概况
①长安城分为宫城、皇城和外郭城,规划并然有序。
②宫城是皇帝起居和办公的地方,皇城是中央官署所在地,外郭城实行坊市制度。
③坊为居民居住区,市为商品交易区,两者有严格的区分,坊门和市门按规定时间开闭,便于管理。后来,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坊市制度逐渐松弛,商业活动和居民日常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上逐渐突破坊市制度的严格规定。
3.地位
长安聚集了各地各族和各国的商人、使者、艺人、学子、僧侣、工匠等,居住人口达百万。长安既是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也是闻名中外的国际大都市。
4.材料研读
百千家似围棋局,
十二街如种菜畦。
遥认微微入朝火,
一条星宿五门西。
——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
这首诗描写了长安城什么样的特点?
这首诗以围棋局比喻民居之稠密,以菜畦比喻街道之整齐,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与规整。
四、拓展延伸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且如天下诸津,舟航所聚……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旧唐书·崔融传》
说说这则材料反映出了什么样的盛况。
材料反映了唐朝时期水运发达、货运贸易、商贸往来频繁的繁荣景象。
2.根据所学,搜集资料,和同学分享你了解的“开元盛世”。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国库充盈,人口数量增长明显,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出现了盛世局面,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