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而对于玉器的评价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工作,不仅能够保护玉器的文化价值,还能帮助人们正确地理解、欣赏和收藏玉器。

玉盖碗
玉器的品质评价方法,与其类别的不同,标准也不一样。按其功能用途可分为玉山子、玉器皿、玉屏风、玉人、玉瑞兽、玉花鸟、玉把玩件、玉牌和玉首饰九类,每类又分为多个方面,每个方面评出优、一般、劣三个级别。每个方面的评价采用就低的原则,之后再进行综合品质评价,得出结论。本文重点讲解这九类玉器的评价方式方法。
01、玉山子玉山子是以山水景观、成语故事、历史典故等为主要表现内容的立体山形玉器。其包含一些基本元素,如山林、人物、动物、植物、飞鸟、流水等。玉山子是从绘画演变而来的,从取景、布局,到层次排列都体现和渗透着绘画元素,因而,评价玉山子构图标准可以中国绘画的标准为参考。中国历代文人对于绘画的技法有着一定的标准,如《山水论》中提到“丈山尺树,寸马分人”是指画中景物的一般比例,山要大,树要小,马要比树小,人要比马小,这样画中景物大小才不失协调。虽说玉山子不是平面感的绘画,但玉山子构图也应遵循这一比例,要充分运用散点透视、焦点透视及远收近放的法则,形成丰富空间层次,使作品达到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一般来说,制作玉山子的玉料以山料为主,这些玉料多有绺裂瑕疵,因而评价玉山子的标准首先要看其玉料利用的合理程度,看其能不能运用玉料天然外形和瑕疵进行整体构思,巧妙地避掉瑕疵,将玉料的缺点转化为优点,并进而依照玉料不同部位的特点来进行合理创作。

玉雕
同时,玉山子集阴线、阳线、平凸、隐起、镂空、俏色等多种玉雕工艺之大成,工艺性极强。评价玉山子的工艺就要从多角度来评价,如阴线就用阴线的工艺标准,俏色就用俏色的工艺标准等。
玉山子的具体评价主要从玉料、工艺、形制、构图和内涵进行。我们采用:优、一般、劣三级进行品质的评价。
01-1、玉料
看其是否合理利用了绺裂、瑕疵、色差,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玉料。
01-2、工艺
人物、亭台、楼阁、山石、花鸟、河流、瀑布等景致雕琢是否细腻精准,深浮雕、浅浮雕、透雕等技法是否运用恰当。
01-3、形制
玉山子是否人物与景物等各类形制的比例准确合理,形态自然。
01-4、构图
玉山子是否符合散点透视的原则,有丰富的空间层次。
01-5、内涵
玉山子是否具清晰的表达了人文内涵和突出了艺术表现力。
02、玉器皿玉器皿是用玉料琢磨而成的容器类玉器,根据功用和造型分为传统器皿:瓶、炉、薰、尊、罍、卣、觚等;实用器皿:杯、碗、碟、壶、盏、罐、盒等。玉器皿的风格有南北之分:北方玉器皿件以北京为代表,讲究端庄、稳重、规矩、细腻;南方玉器皿件以上海为代表,讲究玲珑、挺拔、秀丽、精致。二者在艺术水准上各有千秋。
玉器皿一般不具有实用价值,是高于生活日用的摆件艺术品,对工艺技术要求较高,它在用料、设计、琢磨、抛光、配座、包装等方面都形成了独特的特点,因而有其独特的艺术评价标准。

玉瓶
玉器皿应讲究用料,材料不能有瑕疵。有盖玉器皿的器身和器盖应从同一块玉料中取出,器盖和器身的玉料在色调、肌理上应一致,避免器盖、器身的颜色差异。
玉器皿的制作工艺要高标准,器皿要外形周正,符合规制,各部位比例准确对称,棱角清晰,地子干净平顺,不多不伤。器皿要对接子口严实、平顺,边线整齐对称。器皿的口与盖要严丝合缝。有链、环或提梁的玉器皿,链环梁要一体成形,每节链、环无裂绺,活链、活环应大小、形状基本一致。有提梁柄的器皿,应左右对称,活动自如。提链应变化有序,均衡规矩,顺畅不打结。器皿应表面浮雕纹饰清晰,转折顺畅。
玉器皿的具体评价主要从玉料、工艺和形制进行。我们采用:优、一般、劣三级进行品质的评价。
02-1、玉料
玉器皿的玉料应质地细腻,颜色均匀,无瑕疵绺裂。
02-2、工艺
玉器皿的器壁应厚薄一致、均匀得当,膛内没有死角。
02-3、形制
玉器皿的形制应形制端庄,各个部位的比例合理,左右对称、整体协调、色彩均匀。应从形制到纹饰,显示出器皿的完整性。
03、玉屏风玉屏风是指将浮雕、镂空雕等技法雕刻的玉牌,镶嵌在木质或其他材质的底座上,放置于案头的玉器。玉屏风的屏心多呈几何形,以长方形居多,屏心多用浮雕技法,画面多表现山水人物,配有硬木的屏座。
玉屏风应选用无绺裂瑕疵或少绺裂瑕疵的玉料,如有少量绺裂,要用合理的纹饰遮盖。
玉屏风的具体评价主要从玉料、工艺、构图和配件进行。我们采用:优、一般、劣三级进行品质的评价。

玉屏风
03-1、玉料
玉屏风的玉料应没有明显的瑕疵,看不到绺裂。
03-2、工艺
玉屏风多采用浮雕工艺,浮雕的技法应到位,应能合理避掉玉料上的缺点,使其完美无瑕。
03-3、构图
玉屏风的构图应优美,符合中国山水画的深远意境。其标准可以运用中国山水画的评价标准。组合式玉屏风在内容上相互之间要有一致性和关联性。
03-4、配件
玉屏风的大小应与底座匹配,风格统一。
04、玉人物摆件玉人物摆件是以人物造型为主要表现内容的玉器。工艺上的表现形式以圆雕居多。其造型大致可归为两类:一是常规造型。多以传统古装人物为主,有古典小说中的人物,如四大名著中的人物,有神话人物,如神、佛、仙、道、飞天等。二是非常规造型。表现没有固定格式人物形象的摆件。
玉人物的玉料要颜色均匀,质地优良,人体结构准确、体态自然,讲究既形神兼备又具美感。可恰当使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对局部人体结构进行变形、变化,突出主题。玉人物除主题人物外,还有花卉、动物、山水、静物等辅助图案来衬托人物,这些衬托图案要与主题人物一致或反衬,每种图案要准确无误。群体题材人物之间神情应有呼应,互为一体。

玉观音
玉人物摆件的具体评价主要从玉料、工艺、形制、纹饰和衬托进行。我们采用:优、一般、劣三级进行品质的评价;同时玉人中仕女,要求造型应身段秀丽、脸美喜相、俏气真实;儿童,要求造型应稚气、顽皮,形象生动;老人,要求着重刻画脸部特征,服饰应宽衣大袖,造型要喜庆福相;佛,要求形象应端庄肃穆,肩宽体厚、胸部丰满、慈眉善目、双耳垂肩。各种姿势都要符合佛教标准;观音,要求善面玉唇,眉弯眼秀,衣带飘飘。常右手持柳枝,左手持甘露瓶;仙人,要求面貌慈爱祥和、体态风度翩翩。
04-1、玉料
玉人物的选料应是质地细腻、颜色均匀的玉料。其玉料应干净整洁,底净色匀,特别是人脸部不能有明显的瑕疵或黑脏。
04-2、工艺
玉人物的点线面应准确,特别是衣纹线要飘逸潇洒,雕琢应细致准确,平整顺畅。
04-3、形制
玉人物的形制应比例协调,形体应自然舒畅,五官端正,形神兼备。
04-4、纹饰
玉人物的服饰衣纹要随身合体,线条流畅,翻转折叠自如。
04-5、衬托
玉人物雕件上的其他要素应紧密地衬托人物的主题,既不能喧宾夺主,也不能多余无用。
05、玉瑞兽摆件玉瑞兽摆件是以瑞兽为题材的玉器,分为写实型瑞兽和抽象型瑞兽。写实型瑞兽有马、牛、象、羊、鸡、鹅、骆驼、鹿、狮、虎、熊等;抽象型瑞兽有貔貅、龙、凤、角端、朱雀、辟邪、麒麟等。
玉瑞兽要求工艺应雕刻技法运用合理有序、流畅自然、工艺细腻,如有多种颜色就要看其是否巧色巧用。瑞兽形体应比例协调,特征刻画准确、形神兼备。同时应四肢、肌肉、角、尾、毛发等弯伸自然有力,形态精准。

玉瑞兽
玉瑞兽摆件的具体评价主要从玉料、工艺、造型、神态和寓意进行。我们采用:优、一般、劣三级进行品质的评价。
05-1、玉料
玉瑞兽摆件的玉料要求不高,尤以杂色居多,用料要看其是否料尽其用,并避除绺裂瑕疵。
05-2、工艺
因料施艺,玉瑞兽摆件使用杂色玉料时就应运用巧色巧雕的工艺技法。
05-3、形制
玉瑞兽摆件有单只和多只等多种形制,这就要求:单只要有神,两只要有情,群体组合要神形兼备,交相呼应。
05-4、神态
玉瑞兽摆件应神态特征突出、形象生动活泼。形态变形恰当、夸张得体,写实写意完美结合。
05-5、寓意
玉瑞兽摆件多以吉祥瑞兽著称,因而应看其主题及谐音是否有祥瑞之意。
06、玉花鸟摆件玉花鸟摆件是以花草、树木、虫鸟等为主要表现内容的玉器。是以自然界各种花鸟为对象,用写实手法造型、施艺,形成自然、生动、清新风格的花鸟类玉器。花鸟类造型玉器,分为花卉、鸟类、花卉瓶等类别。这几类题材会穿插糅合出现。玉花鸟摆件,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性,还有着美好吉祥的寓意。如牡丹寓意富贵、喜鹊寓意喜事、鱼则有“余”之意。
玉花鸟摆件的纹饰多选用牡丹、月季、山茶、牵牛花、萱草、梅、兰、竹、菊等,也常采用民间喜闻乐见的寓意吉祥如意的组合花卉,如四君子(梅、兰、竹、菊)、岁寒三友(松、竹、梅)、喜上眉梢(梅花、喜鹊)等。为增强作品生活情趣,多种花卉相互搭配,花木与飞禽相搭配,花卉与虫草搭配是常见的主题。

玉花鸟摆件
花鸟摆件是玉器中的细腻产品,如同国画中的工笔画,工艺一定要细腻,表现要真实,越真实越细腻,艺术价值越高。鸟类形态应特征鲜明,生动传神,工艺精细,顺畅自然,虚实结合;局部的写意雕刻手法运用得当。花卉应大小适宜,层次清楚,不懈不乱,树干、花草、石景、动物等搭配合理,疏密有致,相互呼应。图案中的花卉布局既要顺应自然规律,又要有巧妙变化,使花卉的聚与散、点与线、面与体保持完美。如枝干的苍劲,花头的挠折,花叶的穿枝过梗,草虫的相互呼应,山石的补充点缀等都要恰到好处。一般用草虫、动物作为花卉的陪衬,多有文化寓意,以增加花卉玉器的情趣。
玉花鸟摆件的具体评价主要从玉料、工艺、形态、结构、协调性和寓意进行。我们采用:优、一般、劣三级进行品质的评价。
06-1、玉料
玉料的使用要达到料尽其用,不同的物象应巧色巧雕。
06-2、工艺
工艺要尽量精致,物象刻画要传神。
06-3、形态
玉花鸟摆件要形态特征鲜明,形象生动自然。物体应生动活泼,潇洒飘逸。
06-4、结构
玉花鸟摆件要花卉、鸟虫、山石匹配得当协调,主次分明。
06-5、协调
成对花鸟应在颜色、透明度、质地、造型、高矮上基本一致。
06-6、寓意
玉花鸟摆件要以寓意吉祥的花卉品种为主要表现题材,构图主题突出、疏密有致、层次分明、意境深远。
07、玉手把件玉手把件是指能拿在手上触摸和欣赏的玉器艺术品。玉手把件形式多样,题材广泛。按照造型可分为人物造型手把件、植物造型手把件、动物造型手把件及异形手把件等。玉手把件多用比较圆润、呈椭圆形的籽料做成,即使是用山料制成,也多将其磨成椭圆形,以便握在手中把玩。
玉器艺术最为重视玉料的自然特性,玉的自然肌理温润细腻,既能体现玉器的形式美感,又能满足帮助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通过雕刻、打磨等方法处理,能将玉料的最佳美感表现出来。在众多玉器类型中,最能表现玉器触感的玉器形式是玉手把件,把玩时的触感,也是极少的艺术作品具备的感觉。

玉手把件
玉手把件的具体评价主要从玉料、工艺和寓意进行。我们采用:优、一般、劣三级进行品质的评价。
07-1、玉料
玉手把件的玉料大小要适宜,以人手方便把玩的大小块度为宜,不能太大或太小,否则不利于把玩。玉料的颜色不限,但以纯洁白色的玉料为上品。
07-2、工艺
玉手把件讲求手感好,表现在工艺上就要造型圆润自然,既不能锋利扎手,要保证安全,又要错落有致,不能平庸无奇。
07-3、寓意
玉手把件应有一定的文化寓意,特别是其题材要有吉祥含义,以传统的福禄寿等题材为主,辅以人生如意、八方来财、合家欢喜等题材。作品要适当留白,给人以想象空间。
08、玉牌玉牌是指用浮雕、镂空雕、阴刻等多种技法,琢磨的用于佩戴或把玩的玉器。玉牌表面刻有各种图案或文字,方寸间融绘画、书法、雕刻及文学于一身,是寓意美好、象征和谐的一种大众喜爱的玉器形式。
玉牌形式多呈几何状,有一定的宽度与厚度。标准造型是片状长方形,也有方形、椭圆形、芭蕉扇形、圆形或其他形状的玉牌。一般来说,玉牌的上部为牌头,下部为主题纹饰。玉牌的正面一般有图案,背面大多雕刻有与正面图案相对应的诗句或文字,也有双面均雕刻图案,不题文字的玉牌。也有双面无字的平安无事牌。

玉牌
玉牌的具体评价主要从玉料、形制、工艺、构图、比例和寓意进行。我们采用:优、一般、劣三级进行品质的评价。
08-1、玉料
玉牌的选料要求较高,最好要选用无绺裂的玉料,颜色也要尽量一致,避免多色混杂。
08-2、形制
玉牌形制,要求长、宽、厚比例应适中,随形玉牌形制应自然流畅,充分体现美感。牌头和牌身所占的比例应适中,牌头一般占玉牌的四分之一,牌身占四分之三。
08-3、工艺
玉牌是佩戴或随手把玩的器物,应做到工艺精细,边框平顺,雕刻深度适中,与牌片厚度相匹配。
08-4、构图
玉牌的正面一般都刻有图案,这些图案的画面应构图合理、视点清晰、比例合适,给人以优美的感觉。
08-5、比例
牌头与牌身比例应协调,纹饰、样式及比例要与之匹配。
08-6、寓意
玉牌的内容应吉祥或咏志,正面雕刻的吉祥图案如山水风景、人物故事、仕女婴戏、花卉草木、珍禽异兽、高人隐士等,应用谐音、象征、隐喻等手法寓意吉祥和抒发情感。
09、玉首饰玉首饰是指由玉石原料经过雕琢制成的首饰类玉雕制品。玉首饰充分利用玉料本身的色彩、光泽、质地、纹理、形态以及重量感等天然优势,通过独特的创意设计,把玉质的美充分表现出来。
玉首饰按装饰部位可分为头饰、项饰、耳饰、胸饰、手饰、配饰、包饰七类。头饰包括发卡、头钗等;项饰包括项链、项圈等;耳饰包括耳钉、耳环、耳坠等;胸饰包括吊坠、链牌、胸针、领带夹等;首饰包括戒指、手镯、手串等;配饰包括皮带头、袖扣等;包饰包括包挂等。

玉首饰
玉首饰的具体评价主要从玉料、造型、工艺和协调性进行。我们采用:优、一般、劣三级进行品质的评价。
09-1、玉料
玉料对于一件玉首饰至关重要,如玉质、玉色、光泽、致密度等都是玉首饰等级的要素。质量越高的玉料,首饰的等级越高。
09-2、形制
形制是玉首饰的首要因素。玉首饰形制要简单大方,有直观的强烈美感。
09-3、工艺
工艺的好坏对于玉首饰的优劣起着重要作用。精湛的工艺,会使玉首饰的美感充分发挥出来,等级提高。
09-4、协调
玉首饰是玉与其他贵金属搭配而成的器物,评价时不仅要评价玉器本身的要点,还要注意玉与贵金属搭配得是否协调以及镶嵌工艺是否精湛,款式是否新颖别致和富于时尚美感。
10、作者简介作者:王建泉
职 业:珠宝鉴定师、钻石分级师 、资深珠宝投资顾问。
资 质:NGTC 宝石学家、中级贵金属首饰与宝玉石检测员。
社会职务:黑龙江省玉文化研究会宝玉石专业委员会主任、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宝石及 材料工艺学专业客座教授。
研究方向:中国玉文化进程与珠宝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王建泉
著作有《玉璇玑的探讨与研究》一文,详细阐述了从古至今学者对玉璇玑用 途的探讨,提出了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证。发表于国家级期刊《科学与生活》2021 年 28 期上;论文《探讨桃山玉的发展前景》,从材料学,矿物学和工艺学等角 度对桃山玉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与认识;并以此 为基础对桃山玉作了全面的介绍。该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期刊《科学家》2022 年 第 6 期上。
在宝石学家王建泉的头条号和个人图书馆上推出了《彩色宝石的鉴定方法》、《田玉的鉴定与质量评价》、《八大产地玉料在古代玉器中的使用状况》、《古代玉器特征解析》、《仿古玉器研究》、《新石器时代泛红山文化发展历程》、《吉林与黑龙江地区新石器时期玉器的研究》、《黑龙江小南山遗址出土玉器研究》等文章 450 多篇,300 多万字。阅读量 100 多万人次,深受广大宝友喜爱,因发布内容优质,被头条号认证为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注释: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中国新疆和田玉》、《玉雕制品工艺质量评价》和《系统宝石学》以及网络软文等。欢迎广大玉友提出宝贵意见。如转载需标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