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城缘陵”的历史背景

春秋右传读过去 2025-03-30 11:04:56

诸侯城缘陵

缘陵在哪里?缘陵,按照《中国历史地理图集》的标注,大概地址在潍坊市以南,白浪河流域,属于昌乐县县境。从地理位置看,这个地方最早应该属于纪国,纪国灭,隶属齐国。所以,“诸侯城缘陵”是在齐国的地盘上搞城市建设。

诸侯为什么要在这里筑城?《左传》解释的很清楚,是“诸侯城缘陵而迁杞焉”。杞,是杞国,杞国之所以会被迁徙,从鲁僖公十三年的《左传》记载看,是“淮夷病杞故”。至于淮夷病杞的性质,依照《公羊传》的说法,是杞国出现了灭国之患,因此不得不迁。而威胁杞国安全的,是徐国、莒国。

那么,杞国是从哪里迁来的呢?这个问题笔者在鲁庄公二十九年的“城诸及防”事件中曾经论及。笔者以为,“诸”就是当年鲁庄公为杞国国君及自己的长公主伯姬所建,这个位置就在现在山东省诸城市附近,也是杞国人的故土——牟娄之地。当年,即在鲁隐公四年的时候,就是莒国把杞国人从这里逼走的。

当年,鲁庄公为杞国营建的都城“诸”,在莒国之东,相去不远。当时齐国霸权如日中天,而齐、鲁关系正好。因此,鲁庄公才会在齐国力量的加持下为杞国营建了都城。但是,到了鲁僖公十四年,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年,眼看齐国的霸权正在走向末路,夷狄之患重新抬头。而“淮夷病杞”,显然是这一历史大背景下的一个缩影。

所以,《公羊传》中提到的莒、徐联合去灭杞国的信息,从历史恩怨的角度讲,大致是可信的,因为莒国与齐国的矛盾是世人皆知的。而鲁国与莒国的矛盾,最新的记载是鲁僖公元年,当时莒国求赂于鲁,公子友不给,并败莒师于郦,还抓获了莒国的公子挐。从此,鲁、莒结怨更深。

因此也就可以理解,是莒国人看到了报仇雪恨的新机会,所以联合徐国力量开始对杞国动手,乃至于要彻底灭了杞国。

但是,为什么《左传》不提莒国,而是要把杞国之患归结为“淮夷病杞”呢?以笔者的理解,这也是《左传》在有意识的针对齐桓公!因为淮夷所指,其实就是徐国,而齐国与徐国的关系又很不一般!比如齐桓公有一位夫人来自徐国,齐、徐也是盟友关系,齐桓公曾率领诸侯之师支持徐国以抵抗楚国人的侵犯。

所以,“淮夷病杞”这件事,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徐国对齐国霸权的不尊重,也是对北方诸侯联盟的无视,更是对鲁国利益的严重侵犯。

当然,让杞国人伤心,也让鲁国人遗憾的是,鲁僖公十三年的“咸之会”,在明知杞国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齐桓公率领的诸侯之师并没有去救援杞国,也没有出兵讨伐莒国,更遑论徐国!这样的情形,从鲁僖公的角度看,是无法给杞国人交代的!而这也埋下了杞、鲁关系恶化的诱因。

特别让鲁国人无语的是,杞国人最终等来的不是诸侯之师,而是一场等于亡国的迁徙之旅!杞国人这次迁徙的目的地,是齐国的缘陵。这就意味着两个结果,第一,说明莒国人占领了杞国人的前一个都城,即鲁国人所筑之“诸”,第二,杞国从此摆脱了鲁国,到成为了齐国人的附庸。

而这,当然是对鲁国国家战略利益的严重削弱!同时,也反映出晚年的齐桓公十分昏聩,昏招不断。

作为总结,套用现今流行的一句话:做齐国的敌人是危险的,但做齐国的盟友却是十分致命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