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赵玉兰,今年63岁,初中文化,婚姻状况是丧偶,丈夫十年前因病去世。
我生活在一个小县城的老街区,原来是我们本地的一处老厂房宿舍楼,后来厂子倒闭了,我们这一片人家也就各自谋生。
多年来,我靠着在菜市场摆摊卖菜维持生计,日子虽然辛苦,但也一步步把儿子和女儿拉扯大了。
我有一儿一女,儿子叫赵磊,比女儿大三岁,现在已经40岁了;女儿赵婷,今年37岁,嫁得不远,就在县城西边。
赵磊初中没毕业就出去打工,后来在外面娶了个媳妇,生了两个孩子,生活过得紧巴巴。
赵婷大学毕业后,在县城一个小学做老师,虽然工资不高,但工作稳定,日子也算过得去。
我年轻的时候就吃尽了婆家的苦,丈夫脾气暴躁,最宠的就是赵磊,觉得“儿子才是传宗接代的根”,对我和女儿很冷淡。
丈夫走后,赵磊一家也没怎么回来照顾我,反倒是赵婷每周都来看我,还常常塞点菜钱给我。
我原本以为,自己这辈子就这样过下去了,没想到,去年政府下达通知,我们这片老旧小区要拆迁了。等了大半年,拆迁款终于到账,一共是200万,比我预想的还多一些。
可正当我打算把这笔钱好好安排的时候,一场家庭风波却悄然展开……
02
拆迁的消息一传出来,整个小区都沸腾了。邻居们家家户户都在盘算着怎么用这笔钱,有的要买新房,有的要给孩子带婚房,还有的准备养老。
我也不例外。
拆迁款到账的那天,我整整一晚上没合眼。
想着这笔钱怎么分,怎么用。
我不是没想过给儿子分点,但我心里明白得很:这些年要不是赵婷,我早就倒下了。
赵磊在外面从来不问我死活,春节都不回来,老婆孩子也从没给我打过一个电话。
反而赵婷每个月都给我买药、买衣服,连我前些年住院,都是她在医院守着。
第二天,我把赵婷叫回来,跟她说:“婷儿,这房子拆迁了,钱到账了,我准备给你留150万,剩下的50万我自己留着以后养老。”
赵婷一听,眼圈红了:“妈,我不要那么多,您留着自己用,至少留100万。”
我却摆摆手:“你听妈的。这些年你为我做得够多了,妈不能寒了你的心。你先赶紧搬出去,趁现在买套新房,以后也轻松点。”
赵婷犹豫了一会儿,还是点了头:“那我就听您的安排。”
她走后,我心里也安定了不少。我知道这样做可能会得罪赵磊,可我不想再一味地妥协了。赵婷是女儿,但她比儿子更像亲人。
事情并没有我想得那么简单。
第三天一早,我的邻居老王头打来电话:“赵姐,你儿子一家刚刚来了,开了一辆大车,把你家东西全搬了,说是你叫他们来的。”
我一听,立马心里咯噔一下。匆匆赶回家,果然看到赵磊一家四口正在我家翻箱倒柜,两个孩子在客厅上蹿下跳,儿媳妇坐在沙发上,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你们干嘛呢?”我压着火气问。
赵磊回头看我:“妈,你不是说房子拆了吗?我们这不先回来住几天,帮你把东西清点清点?”
我冷笑一声:“你几年不回来,现在突然知道我妈了?你是来清点东西,还是想分钱?”
赵磊脸一下就拉下来了:“妈,咱是一家人,拆迁的钱你总不能全给我妹吧?我可是你儿子,是赵家的人。”
儿媳妇也在一旁添油加醋:“是啊妈,这钱你要是不给我们一半,外面人还以为你偏心呢。”
我心里一阵发寒。这些年我对赵婷愧疚太多,如今好不容易有机会补偿她,他们却打起了这笔钱的主意。
我没再多说什么,回到房间把门一关,给赵婷打了电话。
“婷儿,妈这边出事了。”
赵婷听完后,火速赶来,一进门就对赵磊说:“哥,你们什么意思?妈的拆迁款她自己做主,你们凭什么来抢?”
赵磊脸色一沉:“你少在这装好人。从小你就会装,爸都被你气死的!”
赵婷气得浑身发抖:“我装?这些年是谁照顾妈的?你一年回来几次?”
母女俩争执下去只会更糟,我硬着头皮把赵磊叫到一边,把自己留了50万养老的决定告诉他。
“这50万你一分不能动,剩下的我给婷儿了。你要是不服,咱就去法院解决。”
赵磊没想到我态度这么坚决,一时间也没敢发作,但那天晚上就带着家人离开了。
我以为这事就算过去了,没想到第二天我去银行取钱时,账户已经被冻结。银行工作人员告诉我,是我儿子申请了财产保全,说我患有老年痴呆,要求法院介入。
我当场差点晕过去。
赵婷得知后,立刻联系了律师,还带我去医院做了全面的身体检查,证明我一切正常。
接下来的几个月,我和赵磊对簿公堂。一边是亲生儿子,一边是多年冷漠的现实,我的心如刀绞。
开庭那天,赵磊站在被告席上,满脸理直气壮:“我妈老了,容易被骗,我是为她好。”
律师把我过去五年的银行流水、赵婷的转账记录、我的病历资料一一呈上。法官看了许久,最终驳回了赵磊的申请。
官司赢了,我却高兴不起来。
我看着赵磊的背影,心里只剩下沉甸甸的痛。
03
现在,赵婷已经搬进了新房,我也住到了她家附近的小区,一切都安顿好了。那50万我放进了养老账户,每个月都有专人打理,也算是给自己留条后路。
赵磊从那以后再没联系我,听邻居说他欠了不少债,官司输了以后更是日子难过。
有时候我一个人坐在阳台上晒太阳,会想起小时候抱着赵磊哄他睡觉的情景,心底泛起些许不舍。但也只是那么一瞬。
亲情不是用血缘来维系的,而是用陪伴和真心灌溉出来的。
这200万,让我看清了人心,也让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谁暖你心,你就向谁靠近”。
日子还得继续,未来我不敢多想,但至少现在,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