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特点:主要挖掘中生代以及新锐绩优基金经理,整体为均衡偏成长风格,力求涨时超越大盘,跌时不比大盘跌得多。
一、业绩情况
2024年11月,市场震荡微涨,沪深300指数全月涨0.66%,上证指数涨1.42%,创业板指数涨2.75%,中证2000指数涨3.96%。
精选中生代11月涨1.27%,同期沪深300指数涨0.66%,偏股混合基金指数涨0.11%,组合单月跑赢沪深300指数、偏股混合基金指数。

成立以来最大回撤为34.85%,同期沪深300指数最大回撤为33.6%,偏股混合基金指数最大回撤为37.32%,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略好于偏股混合基金指数。
二、组合持仓与业绩归因

组合在2月进行大幅调仓后,目前组合收益风险水平完全回归均衡偏成长,超额比较稳定,但成立以来距离偏股混合基金指数仍然有一定差距。

组合由于2月遭遇大幅回撤,在前一次调仓的时候,配置上采取了更加谨慎的措施,意图是不激进,慢慢做超额。组合配置思路上,仍然是求稳为主。从最近半年看,效果还是不错,我相信中生代的韧性,也相信投顾机构不会轻易放弃。
三、反思与展望
由于没什么调仓,我的观点继续没什么变化。做组合,一定不要和市场的偏离度太大,要找有确定性的超额,而不是集中投资(集中风格也不行),要在拿住贝塔的同时去寻找健康的阿尔法,并逐往绝对收益的风格上靠。我相信下一次调仓,组合也会沿着均衡偏成长的思路,寻找相对确定性的收益。
仍然还有很多朋友在这个组合里面亏损,成立以来组合的净值尚未回到0.9,离1的差距更大,但自2月调仓起,组合的波动率就有所下降,在保持低回撤的同时也基本上跟上了市场的上涨,跑赢基准的概率提升较多。
当前持仓10.66万,总亏损11%左右。中生代今年整体让大家比较失望,出现了一些失误,但也要看到积极的变化,有再多的难关,希望陪大家一起扛过。我的想法是逢低继续加仓,拉低成本;对于想要回本的朋友也可以参考,在加仓拉低成本后,待上涨再赎回。

如果你充分理解了这个组合此前的风险,并了解了当下的应对措施和配置,才能继续考虑是否继续投资。如果我有加仓,也会和大家讲。
大家近期讨论得比较多的,一个是小微盘(本组合在微盘股上吃过大亏),一个是内需方向,可能是对于12月的会议以及美联储的降息有所期待。我不太建议参与此类行情的炒作,赌方向是有一定的概率扩大自己的风险敞口的,均衡才是长期不败之道。市场总体比较强,大家不要担心,可以不大胆,但必须得耐心。
绝望的时候等等,乐观的时候缓缓。独立思考,沉着冷静。
我在考虑降低跟投报告的频次,其实没有那么多东西可以每个月出来讲的。
祝大家投资顺利。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不作为投资依据。投顾机构不保证以上基金投顾组合策略一定盈利以及最低收益,也不做保本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