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丈人包巽权,年少时为儒生,打算考取功名入仕途。
后,包巽权辍学,弃举子业,开始学法律。
包巽权精研律法,在江西游行多年,至于乡试会试等儒业,早已置之度外。
道光辛亥年,包巽权在江西赣县作幕宾。
当时,有数人犯盗窃罪,被前县令拘捕,当堂判死。
包巽权拿着卷宗审读,总觉得本案疑点重重,于是告诉县令,此案不能草草结案,还须重审。
县令升堂复审,一讯之下大惊,数名盗窃犯皆是良民,之所以被拘捕,是因衙役诬陷所致。
县令想为盗窃犯开罪,设法营救,但被审判官所阻。
审判官对法律条文甚熟悉,旁征博引,并说:依律而言,数名囚犯判处死刑,毋庸置疑。
县令被审判官所惑,想维持原判,拟欲斩首。
包巽权闻言怒,详列律法条文,据理力争,与审判官展开辩论。
审判官不能胜,数名盗窃嫌疑人无罪释放,竟昭雪。
次年戊子年正月初,包巽权梦观天榜,天榜之上,自己大名赫然在列。
梦醒后,包巽权不以为意,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释之,世人偶有春梦,再寻常不过,遂不作理会。
两月后,包巽权复梦观天榜,旁边有人劝曰:天榜已定,宜速归赴考。
包巽权醒来后,仍置之不理,总以荒唐梦释之。
几天后,县令大人找到包巽权,催促他速去赶考应试。
包巽权惊讶,言道:君与我相交多年,应该知道,我早已弃举子业,无意仕途,何故忽出此言?
县令大人笑曰:我并非不知先生高尚,只是昨夜我梦入文昌宫进香,有一吏引我到宫殿廊下,我见墙上挂着天榜,榜上人名甚多,各分省会。
某吏告我曰:此是本次科举金榜。
我端详天榜,天榜上大书:浙江省第一名为马姓,而先生大名,在三十名。
我也考虑到先生久不习举子业,安能上金榜?
某吏曰:去年先生释放数名被诬盗窃犯,上天嘉奖先生善行,特报以一科。
我读到此处,从梦中惊醒,是故急急赶来,劝先生收拾行囊,回籍赴考。
包巽权听完县令所说,与自己两次梦境相合,心中有所动,只是仍存狐疑。
县令精于六壬,为之起卦,占得大吉兆。
县令曰:此占必中,先生只管前去应试,往返行资以及俸禄,我一人任之,如何?
包巽权不得已,收拾行李,回浙江赴考。
学业荒废已久,包巽权早已忘记八股文,写不出来,于是考场三艺,皆用散行,答完便交卷了。
判卷官一见散行,黜之不录,忽主审官前来,告之曰:诸学子答卷,我已阅过,而皆为八股行文,未见有散行。似此,如何向学政大人交代?必得一散行文,方可备格。
于是,一众判卷官在学子答卷中苦寻,终于找到了包巽权试卷。
主审官拿着包巽权答卷,开言曰:行文散而不乱,音节入古韵,可录,可录啊!
包巽权以散行应试秋闱三艺,别具一格,竟得中,名数与梦境同。
本次科考,浙江解元为马昱中,第三十名为包巽权。
后,包巽权入仕途,为福建省某县县令。
西归老人评曰:
学业荒疏久,八股不复作,散行勉为文,不期上金榜。
人言:冥冥中自有定数。
定数,定其先天之数,不能定后天之数,是故一心善举,先天固定,后天有变,则冥冥之中,数亦不定。
何故数不定?
只因心不定,故此命数不能拘,此是改变命运之由。
改者,变也;变者,变其后天也;后天者,今生断恶修善也;断恶修善者,一心所发也。
故曰:从心而觅,感无不通;又曰:一切福田,不离方寸。经言:善用其心,正是此意。
包巽权辍学多年,早已忘记八股行文格式,连他自己都不信能考中,老天爷赶鸭子上架,降下一顶县令乌纱帽,不偏不倚,正砸在包巽权头上。
若用现代科学解释,包巽权金榜题名实属巧合,因为其他学子都用八股文,惟他用散行,物以稀为贵,散行特立独行,别具一格,所以能得主审官青睐。
若如此强加解释,作善得福就打破了,巧合嘛,侥幸而已,岂能认真?
可问题在于,巧合之事发生在拯救盗窃嫌疑犯的包巽权身上,其他人不会发生。
就像车祸现场,一车人死伤无数,独有一人安然无恙,不曾受半点擦伤,你说他巧合,我不跟你辩驳,只是若换成你,坐他同样位置,丢的却是性命。
巧合吗?
哪里有什么巧合,不过是善德加持、恶行受报而已。
以前,我看某女站在台上演讲,她开办四家企业,属于女强人,讲述她如何创业如何经营,才取得如此成就。
我看后,给她留言:成功不可复制,他人按你教授的方法重新创业,必败无疑。
有人说,为何有专家指导,有过来人现场教学,还会失败?
答曰:世人分析成功,由经验而得,经验有片面性,很少有人能指出实质。
很多哈佛、剑桥、麻省理工毕业的MBA、金融学博士,放到国内来,常常失败,亏得一塌糊涂。
原因就在于,这些学生套用模式,不讲变化,拿着固有模式以为放之四海而皆准,他不懂得成功是限于当时环境、人力、资源等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举个例子。
比如房地产,教材上会告诉你喝酒应酬吗?会告诉买地盖楼要盖108个章吗?
这些教材上没有,拿西方模式生搬硬套,结果只能失败,因为成功是在固有条件下取得的,局限性极大,不能复制。
很多名校经济学博士、金融学硕士,回本土创业,常常被一个镇长搞得团团转,甚至连村长都应付不来,焦头烂额。
所以,人要学会放下,别再看着抽屉里的学历证书洋洋自得,放不下那些荣誉证书,你会受挫的。
我读者当中有律师,你问哪个律师读书时学过捞人?
捞人不是课本上教的,而从事司法行业的人,实际工作必会遇到捞人。学没学过,现实又有,到哪里寻个妥善方?
课本教材,教人技艺而已,知识有片面性,知识不是真理,知识由经验而得。
知识不能改变命运,因为知识认命不实,道不破命运实质。
什么才是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布施得财富、作善得福是真理,古今通用,不因时节环境而变化。
你在国外乐善好施能成,在国内善行义举能成,你作你成,他作他成,浙江作浙江成,陕西作陕西成,不拘场所、人员、时节,一切不拘,谁作谁成,这叫真理。
学习二十年的名校金融博士,比不过奉行《了凡四训》三年的初中生,不是博士无知识,而是博士无福德。
故事中,包巽权辍学多年,经异梦启示前去赴考,考试成绩全省三十名,诸位能想见其难度吗?
这相当于让一名辍学学生参加高考,成绩入围全省前三十,清华北大送来录取通知,就这么难。
有人说,会不会考题过于简单,包巽权侥幸得中?
我看过清代秋闱三艺,共有三场,每一场考题有三五道论述题,每一题写一篇文章。
这样算来,三场考试共有十几道大型论述题,考生要写十几篇文章,数万字不止。
一场考试,用时数个时辰,秋闱三艺耗时,是当今高考耗时的三倍。
如此难度,如何侥幸?谁能侥幸?
定要说侥幸,我觉得不妨将作善得福视作侥幸之法,似能融通。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金榜题名功夫不在考场,而在包巽权与审判官据理力争、救人命于危难之时。
十年功,善功也,唯有善功方能得此侥幸,否则名落孙山可预判!
随喜赞叹![作揖][作揖][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