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门里面好修行

西归老人 2024-04-12 20:52:52

胡向山太守的父亲胡封翁,在江苏金山县担任法院审判官。

胡封翁为人忠厚,像袒护作弊、贪赃受贿等事,平生不屑为。

当时,金山县发生了一桩盗窃案,打斗推搡过程中,事主受重伤,不治而亡。

县令大人签发拘捕令,抓获贼匪三十余人。

时值朝廷严打,凡抢劫、盗窃致人伤亡者,不论主犯从犯,一律问斩。

胡封翁详查此桩盗窃案,发现抓获的三十余名贼匪皆为失业贫民,不忍其骈首就戮,于是将起意盗窃、下手伤人致死者定为主犯,拟将二人斩首,余者充军发配。

县令大人觉得如此判案,定罪过轻,而胡封翁力辩:此案虽属盗窃行劫,但我已阅犯者供词,这三十多名罪犯不是惯犯积贼。

至于事主之死,此乃暗夜仓猝推搡时,事主跌倒,因故受伤,不治身亡。

详查供词,三十余名罪犯当中,未有一人手执利刃或器械伤主,事主之死,有偶然凑巧之嫌,故宜从轻发落。

县令闻言,认为目前时值严打,此案上官定会过问,倘若上官追究下来,该如何应对?

胡封翁言道:若巡抚大人追究问责,可将我带去省部,治我失出之罪。

县令听罢,敛容曰:你尚肯为民请命,我堂堂县官,难道就没有仁心吗?

县令听从胡封翁之言,将结案卷宗上报省部。

省部将结案卷宗驳回,着令县衙重新审理再报。

胡封翁另拟结案卷宗,上报一次驳回一次,如此三报三驳,惹得巡抚大人动怒,呵斥县官胆大妄为,不尊法度,欲亲自提案审理。

巡抚签发批文,着令县官带上大印,火速入省,必上奏朝廷,弹劾县官。

县令阅完巡抚批文,心中大惧,埋怨胡封翁不该固执己见,若稍能变通,也不至于落到如此田地。

胡封翁见县令心慌意乱,表示愿意随他入省,并说:若见到巡抚大人,请将一切罪责推到我身上。若巡抚释放我,此乃公之福;若巡抚不释放我,我一人承担罪责,与公无关。

县令不得已,收行囊,带县印,与胡封翁入省参谒抚宪大人。

来至省部,胡封翁位卑职小,不得入内,便在巡抚大人府邸门外候着,由县令入内禀报。

巡抚斥责县令,声色俱厉,县令战战兢兢,大气不敢出,伏拜于地,等候巡抚发落。

巡抚大人言道:你刚上任不久,是谁教你如此审案结案?快说!

县令冷汗涔涔,直言手下有一名办案专员胡某,他教授我如此审理较为妥当。

巡抚复言:胡某可曾与你同道入省?

县令对曰:现在门外等候!

巡抚大人笑曰:我就说嘛,你刚上任,哪里懂其中门道,衙内必有奸滑之辈收人贿赂蛊惑于你。若你所言不谬,我当亲讯胡某,为你开脱罪责。

说完,巡抚命人宣胡封翁入府。

待胡封翁来至府邸正堂,巡抚迎面斥之曰:你属刑房官吏,本应精于断案,为何不知抢劫偷盗伤人致死者,无论主犯从犯,皆应斩首的道理?

胡封翁闻言,顿首而拜,言道:法律条文,固我所知,然法律虽如此,其中有轻有重,当有权衡。

巡抚大怒,言道:同一伙盗贼伤主致死,何分轻重?

对曰:律有明文,惯犯巨盗,明火持械,杀死事主者判死。本案中,三十余人皆失业贫民,为饥寒所迫,致遭法网。事主之死,乃暗夜跌扑所致,似宜从宽。

巡抚闻言,厉声曰:你是不是收受盗贼贿赂,敢巧言为其开脱?不说实话,我命掌刑官用夹棍夹你,看你招不招。

胡封翁复叩首,曰:若说我有意为盗贼开脱,下官不敢辞罪。若说我收受贿赂、舞文乱法,下官素不屑为。莫说此案重大,即使乡民斗殴骂詈细案,下官亦不敢昧此良心。

巡抚强笑曰:既不曾收受盗贼贿赂,为何定案如此之轻且为之力辩耶?

对曰:下官不敢说!

巡抚笑曰:姑且恕你无罪,但讲无妨。

胡封翁言道:无他原因,公门里面好修行耳!大人不闻欧阳文忠(欧阳修,谥号文忠)有言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无憾乎?

巡抚听罢,大感惊异,遂令胡封翁上前。

胡封翁跨步至几案前,巡抚凑近了一看:此翁善气迎人,相貌慈祥而忠厚,知其为长者。

巡抚顿敛怒容,开言道:你有几个儿子?

对曰:有四子。

巡抚追问:四子学哪门技艺?

对曰:长子令仪,侥幸考中上科举人,次三子皆为县学生。季子今年刚刚入贡,提学大人将其拔取为贡生第一。

巡抚闻言,肃然曰:这都是你公门里面好修行所得的善报!本案我依从你的建议,只斩主犯二人,保全从犯性命,只此一桩善事,便是你儿子明年进士及第的先兆。

从巡抚大人府出,县令和胡封翁松了口气,老虎嘴里拔牙,冥王手中夺魂,总算把三十条从犯性命救了下来。

次年,胡封翁长子胡向山金榜题名中进士,次三子俱贡入太学,走入仕途,至今仍为书香门第,方兴未艾。

西归老人评曰:

《三字经》中讲,人之初,性本善。

对于性本善中的(善)字,有两种解释:

有人认为此(善)字应解作善良,即:人生之初,本性善良;也有人认为,此(善)字应解作美好,类似内典中常讲的善哉,即:人生之初,本性美好。

这两种解释都能讲通,但若细细分辨,差别实有天渊。

善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五伦八德十善业,以此为因,感召人天之果,如是而已。

美好,这是赞叹自性德能,所该者广,一切世出世间法,莫不从自性生。自性广大,浩渺无涯。

《三字经》的作者叫王应麟,南宋人,是个儒生。

儒生专攻四书五经,对儒家经典很熟悉,对内典不免轻忽。

何以为证?

《三字经》中有一句:苟不教,性乃迁。

迁者,迁移之意,而据内典所说,自性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巍巍不动,既无垢净增减,如何能迁?

所以,性本善中的(善)字解作善良,符合作者本意,若解作美好,不免拔高,因为王应麟是儒家学者,不是释门大德。

人生之初,本性善良,由两种原因,使得人渐改初衷,昧了良心。

哪两种原因?

内有私欲蒙蔽,外有恶境胁迫。

前两天,我网购二两川贝母,到货之后,发现不是川贝,浙贝都算不上,是东北地区种植的平贝母次品。

商家为何发售假货、以次充好?

很简单,因为卖假货挣钱快,以次充好利润多。

商家也想卖真货发优品,可发售真货优品挣不到钱啊!

贪财逐利,人之私欲,商家被私欲蒙心,于是昧着良心发售假货次品,做起恶人来。

但你要说商家昧良心是恶人,他断断不肯承认,反而会气愤骂詈:你才是恶人!

你看,商家虽恶,但他知道作恶不好,也想当好人让人夸赞,只此一点廉耻心,就是他性本善的有力证明。

商家为何改变初衷不做好人了?

因为私欲蒙蔽良心,在利益驱使下,他把良心遮盖起来。

儒家讲:存天理,灭人欲,商家贪财逐利私欲不除,就会永远昧着良心做事,发售假货、以次充好、缺斤短两等乱象自然会发生。

除私欲蒙蔽外,人变坏的另一个原因是恶境胁迫。

故事中,胡封翁乃一介小吏,他要面对位高权重、盛气凌人的巡抚大人,让一位县里的法官去对抗省委书记,诸位想想难度有多大?

很多人不是不想行善,可遇到威逼利诱,遇到逆境,他缺少定力,无有见识,稍微一恐吓,立刻变成墙头草违背初衷,把作人底线丢了。

孟子讲,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大丈夫不一定身强力壮技艺超群,但能富贵不淫、威武不屈、勇猛为善、立志行道,即使你弱不禁风,也配享大丈夫尊号。

丈夫以德行为大,不以力量为胜。人力不如野象牦牛,若以力量为胜,是尊畜生。

本段故事,对一切官员都有借鉴意义,尤其对法官、律师等法律工作者,意义重大。

故事中,胡封翁若想救护从犯性命,首先得精研律法,他对法律条文很熟悉,当县令、巡抚问辩时,他能依照律法讲出审判依据,即:惯犯持械伤人适用死刑,若不属惯犯,又无持械,不能判死。

若不深入律法,胡封翁即使想救从犯,也有心无力。

有心为善,这是德,光有德还不够,还须有能,德能兼备,此桩善事才可能做成。

为什么叫可能做成?

因为上官干预此案,以权势逼迫胡封翁变节,甚至巡抚要以夹棍对其用刑。严刑之下,还能据理力争、坚守善心救人么?

此时胡封翁已经豁出去,生死不顾。这件事对,无论如何也要做,人不能背理昧天良,至于能否救下,全凭天意,而救不救却在自己。

有德行,有能力,有恒心,百折不挠,一往无前,不顾生死,这是胡封翁展现出的人性之美。

法律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你是法律工作者,该如何利用法律为自己培福?当学胡封翁!

我举个例子。

有农民在自家院中打了一口井,作生活用水使用,他违法吗?

当然违法,因为水是矿产资源,私自开采盗挖国家矿产,罪过很大,要负刑事责任。

可你是活人,能不能在浩如烟海的法律条文中找到一条法规,给他免罪?

能给他免罪,就是培福,若把盗挖矿产罪加在他身上,判他数年有期徒刑,就是作恶。切莫用依法办事为自己开脱,法律是用来为百姓服务的,而不是加害百姓。

先要发善心,才能钻法律漏洞,这样漏洞就是你的培福工具。如若不然,拿法律漏洞谋财害命,虽钻法律漏洞,敢保你钻入的是地狱。

4 阅读:107
评论列表
  • 2024-06-22 11:27

    善哉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