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送心]
【前言】
20世纪40年代末,一场轰动中外的审判在上海展开,坐在被告席上的,是臭名昭著的日本战犯冈村宁次,更令人震惊的是,为他辩护的竟是一位中国律师,名叫江一平。
江一平曾是远近闻名的法律精英,曾经是上海滩最聪明的嘴,抗战时也曾慷慨激昂地抨击日本侵略,他出身名门,学富五车,在五卅运动中挺身而出,为学生辩护。
那么,他为什么会选择为侵华日军的元凶辩护?民族存亡之际,究竟是什么令他背弃了良知,站到了整个民族的对立面?
【罪行累累的日本战犯】
1948年8月,上海法庭内人头攒动,一场备受瞩目的审判即将开始,被告席上坐着一个身穿军装的日本人,他就是臭名昭著的日本侵华战犯冈村宁次。
冈村宁次的罪行令人发指,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参与破坏了“五三惨案”和沙基惨案,制造了大量无辜平民伤亡。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冈村宁次更是为虎作伥,在中国犯下累累罪行,他指挥日军在占领区实施残暴的“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无数手无寸铁的平民惨遭屠戮。
据不完全统计,在冈村宁次的直接指挥下,至少有数十万中国军民丧生,面对如此滔天罪行,中国民众无不悲愤填膺,要求严惩冈村宁次以告慰亡灵。
但是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十恶不赦的战犯,竟然在审判中逃脱了制裁。
究竟是谁,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为冈村宁次提供了庇护?而这个人又是出于什么目的,要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为一个十恶不赦的战犯辩护呢?
【江一平】
当人们看到为冈村宁次辩护的律师是江一平时,无不感到震惊和愤怒,因为在很多人心中,江一平曾经是一个爱国者的化身。
江一平1903年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著名的爱国诗人江梦花,自幼就给予江一平良好的教育。
江一平非常刻苦好学,1925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后又获得了复旦大学文学士学位,凭借过人的才华和见识,他很快成为了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堂的律师。
1925年的五卅运动,成为江一平一生中最闪光的一笔,当时,英国巡捕在上海滥杀学生,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抗议活动。
许多学生因参与游行示威而被捕入狱,面对英国当局的淫威,许多律师畏缩不前,但江一平挺身而出,自告奋勇地为学生们做无罪辩护。
此后数年间,江一平的名气越来越大,他本可以继续在法律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但却逐渐迷失在了名利的诱惑中。
他与上海滩的有钱人走得越来越近,尤其是在迎娶了大他十岁的豪门虞洽卿之女后,江一平的人生发生了重大转折。
在岳父的扶持下,江一平很快获得了复旦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并被聘为东吴大学的教授,他在上海名利场上如鱼得水,似乎拥有了一切。
然而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这样一个颇有正义感、又极具同情心的名律师,会在国难当头之际,突然变节,去为千夫所指的日本战犯辩护?他这么做,究竟是被人胁迫,还是另有隐情?
【蒋介石与冈村宁次的交易】
事实上,江一平之所以为冈村宁次辩护,并非偶然,而是有着复杂的政治因素,这一切,都与当时的国民党领袖蒋介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抗战胜利后,作为战犯的冈村宁次理应受到审判和惩处,中国共产党将其列为首要战犯,要求国民政府将其绳之以法。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蒋介石非但没有严惩冈村宁次,反而秘密地保护了他,原来,冈村宁次在中国人民心中虽然是个十恶不赦的战犯,但在蒋介石眼里,却是一个值得利用的“人才”。
冈村宁次曾长期统帅日军关东军,对于如何打击共产党可谓心得颇多,蒋介石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秘密下令将其从战犯名单中除名,并软禁在南京。
表面上是监视,实际上却供他享受优渥的生活条件,还让他担任国民党政府的军事顾问,为国共内战出谋划策。
但是蒋介石的做法终究还是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所知,在盟国的压力下,蒋介石被迫同意对冈村宁次进行审判。
但与此同时,他暗中却在为冈村宁次寻找一个合适的辩护律师,江一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选中的。
庭审现场,江一平为冈村宁次做了一番令人瞠目结舌的辩护,他不仅没有谴责冈村宁次在华犯下的累累罪行,反而对其大加歌颂。
江一平声称,在冈村宁次统治下的华北地区,他曾采取多项措施稳定民心,包括打击投机奸商、向农民提供棉布等。
江一平甚至厚颜无耻地宣称,冈村宁次的所作所为都是在“协助中国社会稳定”,不仅没有罪,反而还立下了汗马功劳,简直就是“爱民模范”。
江一平的这番辩词,无异于是在为日本侵略者涂脂抹粉,与在场的中国民众对簿公堂,愤怒的民众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冲进法庭,要求法官严惩冈村宁次,并把江一平视为民族的罪人。
面对如此强烈的民意,江一平是否意识到了自己行为的后果?他真的天真到相信,自己的几句花言巧语,就能掩盖冈村宁次的滔天罪行吗?
【晚年凄凉】
冈村宁次案的审判,成为了江一平人生的转折点,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回到从前那个意气风发、追求正义的自己,相反,他愈发贪恋起钱财与地位,开始追随蒋介石为虎作伥,彻底迷失在权力的漩涡中。
在抗战时期,当日军占领上海,江一平选择了留在租界,表面上,他以租界律师的身份,协助当局维护华人的利益。
私底下他却频繁地出入于各方权贵之间,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赚取大量财富,在重庆期间,他更是充当起国民党的说客,为他们的一些倒行逆施辩护,对日本的侵略行径也逐渐噤声。
但是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江一平的所作所为,终究还是遭到了报应,冈村宁次案后,他在上海滩就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不少学生和民众公开声讨他,称他是民族的败类、法律的罪人,连他的家人也无法接受他的堕落,父亲江梦花对他失望透顶,最终导致父子决裂,而他的妻子也无法忍受他的所作所为,选择与他离婚。
1949年,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蒋介石败退台湾,江一平随着蒋介石踏上了逃亡的道路。
在台湾,蒋介石虽然给了他一个不痛不痒的闲职,但江一平再也无法找回往日的荣光,他的晚年在孤独与凄凉中度过,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为继。
1962年,当年那个被江一平全力辩护的冈村宁次,竟然还死皮赖脸地到台湾来看望他,然而这次会面除了换来江一平新一轮的舆论抨击外,再无其他意义。
1971年,江一平在台北一间简陋的出租屋中去世,享年73岁。
讽刺的是,为他送终的,竟然只有房东一家,没有亲人,没有朋友,这个一度叱咤风云的名律师,就这样在莫大的悲哀和遗憾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结语】
个人的才华和成就,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操守作为支撑,终将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作为一个律师,正义和良知永远是最宝贵的品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违背。
一个人若是丢失了做人的根本,即便拥有再高的才能,也难逃迷失方向的悲剧命运。
个人的命运固然重要,但民族的尊严和公理的秩序,更是任何人都不能违背的原则,唯有坚守良知,秉持正义,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也无愧于内心。
【参考信源】
复旦大学 2017-12-08 《江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