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1983年12月的一天,太原迎泽公园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大朵大朵的雪花从天而降,公园里的湖面结起了厚厚的冰层。
孩子们在冰面上奔跑嬉戏,15岁的池越忠恰巧路过,看到两个稚气的身影意外落入冰窟,奋不顾身地跳入刺骨的湖水中。
谁能想到,这个平凡但善良的女孩,会因此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20年后,获救的孩子之一竟然成为了死刑犯,在行刑前提出了一个让人心酸的请求。
【生死抉择的瞬间】
1983年12月9日,山西太原迎泽公园,寒冷的冬日,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层,两个调皮的小男孩余斌和王锐在冰面上嬉戏打闹,玩得不亦乐乎,天真无邪的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在悄悄逼近。
突然,“咔嚓”一声巨响,余斌脚下的冰面裂开了一个大口子,他瞬间失去平衡,坠入了冰冷刺骨的湖水中。
正在一旁的王锐见状,想都没想就冲了过去,试图拉住余斌,却不料自己也踏上了薄冰,和余斌一起掉进了湖里。
两个孩子在冰冷的湖水中拼命挣扎,他们大声呼救,但周围空无一人,湖水灌进他们的口鼻,寒冷让他们的四肢渐渐失去知觉,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身影出现在湖边。
原来是一位扎着双马尾的女孩恰好路过,听到了呼救声,她三步并作两步冲到湖边,看到两个小男孩在冰窟窿里挣扎,顿时明白了事情的紧急,她没有丝毫犹豫,迅速趴到冰面上,一手抓住岸边,一手奋力去够两个男孩。
就在她快要抓住男孩的手时,脆弱的冰面再也承受不住三个人的重量,“咔嚓”一声,女孩也跌入了湖中,刺骨的湖水瞬间淹没了她,她用尽全身力气把两个男孩往岸边推。
这个勇敢的女孩叫池越忠,当年年仅15岁,是个品学兼优的初中生,面对生死抉择,她没有丝毫犹豫,挺身而出,奋不顾身地救人。
【英雄少女】
池越忠,一个土生土长的太原女孩,出生在再普通不过的工人家庭,父亲是个工厂的电工,母亲是个家庭主妇。
尽管家境并不富裕,但父母对女儿的养育却十分用心,他们常常教导池越忠要做一个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将来要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在父母的悉心教导下,池越忠从小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品质,她不仅天资聪颖,而且异常勤奋,在学校里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老师和同学们都交口称赞她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尽管家里并不宽裕,但池越忠从不向父母要零花钱,她珍惜母亲亲手为她缝制的书包,即使书包补了又补,她也舍不得换新的。
同时,她常常把自己仅有的一点零花钱施舍给街头的乞丐,或者资助比自己更加贫困的同学。
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池越忠在初中毕业后,没有选择继续读高中,而是报考了一所学制较短的职业高中,她希望能尽快学到一技之长,早日工作挣钱,为家里分担压力。
就是这样一个懂得感恩、善良正直、嫉恶如仇的女孩,在那个寒冷的冬日里,做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举动。
当她看到两个男孩落水时,她二话不说直接跳入了冰冷刺骨的湖水,这一跳竟是她人生的最后一跳,就这样永远地定格在了15岁。
【一正一邪】
终于,救生员赶到了现场,他们迅速将三个人从湖中拉上了岸,但令人心痛的是,池越忠的身体已经冰冷僵硬,毫无生气,救护车呼啸而来,将三人快速送往医院。
尽管医生竭尽全力进行抢救,池越忠的生命还是永远地停止了跳动,年仅15岁的她,就这样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池越忠的事迹很快传遍了全城,举国上下无不为之动容,人们称赞她是“最美少女”、“时代楷模”,太原市政府追认池越忠为革命烈士,并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在追悼会上,池越忠的母亲泣不成声,她紧紧地抱着女儿的遗像,她的泪水浸湿了相框。
池越忠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她的名字也被永远地铭刻在了人们的心中,在太原迎泽公园,人们为池越忠建立了一座纪念碑。
纪念碑上,少女的雕像屹立在蓝天白云下,她的眼神坚定而温柔,似乎在诉说着她那颗无私奉献的心。
然而池越忠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20年后,两个被她救起的男孩,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悔悟】
时光荏苒,20年悄然而逝,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救援,改写了三个家庭的命运,两个被池越忠救起的男孩,也从稚嫩的孩童成长为了青年,冥冥之中,命运却为他们安排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
其中一个男孩叫王锐,他铭记着池越忠的救命之恩,时刻告诫自己要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他勤奋学习,品行端正,成绩优异。
高中毕业后,他毅然决然地参军入伍,立志要像池越忠一样,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部队里,王锐始终秉承着池越忠的精神,无私奉献,勇于担当,他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多次受到嘉奖。
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重大救援行动中,他都冲锋在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舍己为人”的崇高品格。
而另一个男孩余斌,却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在获救后,余斌的父母对他更加溺爱,几乎到了百依百顺的地步。
渐渐地,余斌养成了骄纵任性的性格,他在学校里欺负同学,在社会上惹是生非,初中还没毕业,余斌就辍学了,他整日游手好闲,泡在网吧和街头,结识了一帮社会闲散人员。
在这些人的影响下,余斌开始染上了各种恶习,抽烟、喝酒、打架斗殴样样不落,为了寻求刺激,他甚至铤而走险,做起了违法的勾当。
余斌的父母虽然看到儿子变坏,但仍然不忍心管教,他们给予余斌大量的金钱,希望能满足他的各种需求,但这反而助长了余斌的歪风邪气,他变本加厉地作恶,终于酿成了大祸。
在一次黑社会火并中,余斌持刀伤人,致一人死亡,面对铁证如山的罪行,法庭最终判处余斌死刑。
从被告席上走下来的那一刻,余斌整个人都恍惚了,仿佛做了一场大梦,梦醒时分,才发现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
在狱中的日日夜夜,余斌无数次想起池越忠,他无比懊悔,悔恨自己没有好好活下去,悔恨自己辜负了池越忠的一片苦心。
临刑前,余斌托母亲去池越忠墓前忏悔,希望能得到她的宽恕,然而这一切都已经太迟太迟。
【结语】
两个男孩,两种人生,池越忠用生命托起的,本该是两个阳光灿烂的未来,但命运却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当英雄献出生命救人时,她无法预知获救者未来的人生走向,但无论他们成为善良正直的好公民,还是堕落为十恶不赦的罪犯,都不应该掩盖英雄救人的伟大和崇高。
【参考信源】
黄河新闻网 2014-12-09 《池越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