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胡全志
东湖凌波门游泳池的栈桥成为网红,是历史的必然,因为,历史上它就“红”过,只是那时没有网,不是“网红”而是“干红”。“干”在武汉话里表示“光”“净”的意思。
东湖凌波门天然游泳池,在我记忆中只去下水游过一次。20世纪70年代,读中学时跟同学一起从汉口骑自行车经汉水桥、长江大桥去东湖游过泳,当年走的是哪条线路现在已然忘淡。70年代武汉市的人口还不到现在的一半,街上的汽车也极少,只是道路有些颠簸不平。到东湖的有些路段种的是柳树,穿过时要低头弓腰,不然像鞭子刷脸。
从一元路出发骑到东湖凌波门,弯弯绕绕约15公里,骑的是长途。印象中,栈桥有些破旧,水泥斑驳,露出粗砂,被太阳晒得发烫。偶尔去东湖游泳,是就近找个野泳位置,水底很清澈,一两米深的地方可以看见水底的水草飘摇。以前的水草到处可见,人们把它放在金鱼缸里做水景。湖里、塘里有细碎的浮萍和群游的红虫,人们捞起来喂鸭子、鹅、养金鱼。到80年代后,湖水变浑浊了。
如果现在的夏天,在1米深的地方能看见湖里的水草,那说明东湖的水体已经恢复到60年代的水平了,然而,现今一大半的武汉人都没见过60年代东湖水质的清澈程度。
我住在汉口,离江边不远,到东湖去游泳,那只是打个野食,尝个鲜,远没有在江里游泳刺激。说起游泳就很来劲,有说不完的话题和故事。相信读者也是。
若问武汉市第一个人工游泳池和第一个天然游泳池在哪里,估计全今天的武汉人都集体“蹙(武汉话读cóu,语塞)”住了,答不上来。
武汉市第一座人工游泳池和天然游泳池的地理坐标,大家都去过,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可惜原来的设施早就没有了,不晓得也情有可原。
武汉人应当记住两位与游泳相关的名人,一位是首倡在武汉开展横渡长江比赛活动的张学良,另一位是推动横渡长江活动的毛泽东,这两位名人不仅格局大,而且对武汉有感情。
武汉市第一座人工游泳池在中山公园
武汉市第一个人工游泳池在中山公园。据《武汉市志·体育志》:“1923年,汉口刘歆生在他的私人花园(现汉口中山公园内)中,修建了一个近25米长的游泳池,这是武汉最早的游泳池。”据柯昌伟等园史专家提供的资料,1927年,北伐胜利,国民政府北迁武汉,汉口市政府将西园收归公有。
1928年夏初,汉口市政府提议:“大多数城市都有许多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公园,汉口气候干燥,山林不多,尚无公园,可将西园扩充为市中唯一大公园”。经湖北省政府主席张知本批准,在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李宗仁、汉口特别市市长刘文岛、第十九军军长胡宗铎等的支持下,成立“汉口市第一公园办事处”,委派从英国留学归来的建筑专家吴国柄负责。1928年10月12日,扩建工程开工。经李宗仁先生等认可,“汉口第一公园”被正式命名“汉口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内的武汉第一座露天游泳池紧邻中山公园网球场,上世纪70年代还对外开放,不知啥时候拆除了?
这座游泳池是个什么样子呢?2024年06月29日人文武汉公众号发布了孙庆力老师根据国外历史录像整理的一段视频“1938年沦陷前的汉口中山公园”。视频由陈纳德的中方译员舒先生(P.Y.Shu)拍摄,陈纳德受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聘用,组建航空志愿队(AVG)初期时在武汉的一些片段。视频中反映了1937年抗战开始后到武汉沦陷前汉口的一些景象,主要是汉口中山公园的一些市民生活景象。其中,“惊奇”地出现了游泳池的影像。
1937年或1938年夏中山公园游泳池视频截图之一。
1937年或1938年夏中山公园游泳池视频截图之二。
汉口北湖游泳池
北湖是古襄河故道,因位于黄孝河以北,故称北湖。20世纪60年代,北湖曾一度辟为有围墙、有售票处、有更衣室的天然游泳池。比起中山公园游泳池、武汉体育馆游泳池、海员游泳池这些人工游泳池:水的来源不一样,前者为自来水,后者为湖水;设施也简陋些,游泳池水底是天然的,既没有水泥更没有瓷砖;但面积大得多。
大约是1971年或1972年,有一天,我和在武汉八中读初一(或初二)的几位高我一届的爱好武术的校友相约从公安路步踱(徒步)去北湖游泳。可能听说北湖改成了游泳池,对外开放,我们就去尝个鲜。那时,就像听说哪家电影院放映新片子一样,无远八远都要赶过去看看。
一投身北湖,感觉就像是一口锅,湖中央是深水区,像锅底。湖底全是烂泥,踩在脚趾缝里塞得满满的,跟在江里游是两码事,江底是沙。水质可想而知。在这里游泳完全是“下饺子”。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学生在滨江游泳池包场也只两分钱,所以,北湖游泳池的门票大概只三分钱。
从北湖回来时,又饥又渴,同伴中的连又忠和他弟弟连又权在经过天声菜场时用几分钱买了几个番茄,分给我们当水果吃,这件事让我记了一辈子。
游泳池是季节性的,经济效益低,还要承担一定风险,所以这么大的城市,尽管市场需求大,但却极少有投资建设。90年代,北湖成为汉口渔场水产养殖基地。这就是武汉市的一大矛盾,坐拥长江、汉水天然资源,号称“百湖之市”,然而,天然游泳场所却寥寥无几。历任武汉的高层公务员,大约都是些“旱鸭子”“土蛤蟆”,历届横渡长江的健儿中,从来没见过他们的身影。武汉的游泳活动没个首领。
现在的北湖成了一道都市风光。在汉口,像北湖这样的实体湖已经稀有难得,而绝大多数的湖名存实亡,比如后湖、塔子湖、淌湖、黑泥湖、范湖等,只剩下地名。武汉填湖,全国第一。
外地来汉游客拍摄的北湖风光
东湖凌波门游泳池是武汉天然游泳池的“老二”
东湖凌波门游泳池是武汉市迄今为止一座老牌天然游泳池。可以说是武汉市唯一一座合法的天然游泳池。它的历史并不长,还不能称“老大”。
今年1月19日,长江日报一位资深记者打来电话,就武大凌波门栈桥维修改造的情况咨询我的看法。作为东湖绿道三期建设配套工程,即将对凌波门栈桥进行提升改造,但有人反映,改造会破坏“文物”,而且工程中拟对桥面进行适当加宽,以提高安全性,有人认为这不是“原貌修复”。对此,征求我的意见。
我告诉记者朋友,东湖凌波门游泳池具有文物属性,但尚未申报评定为文物,也没挂牌保护,所以,不存在“破坏文物”和“保持原貌”一说。至于加宽栈桥,我十分认同,以前的太窄,泳者相向而行颇有不便,加宽加固无可厚非。
我对记者朋友表明了观点:虽说不是文物,但它特定的人文地理以及观赏价值和地标意义,不可替代。应进行精心设计,使其材料、安全、景观在原基础上全面提升,使用寿命应立足于百年之上,成为东湖永久的地标。
武大的年轻人喜欢在凌波门栈桥上看日出
重建后的凌波门游泳池美丽又大方
今年5月28日,本地知名公众号“HANS汉声”推出一篇新闻:“刚刚,凌波门归来!”,该公众号的文案向来优美,十分清新,朝气蓬勃。现摘录其中一段供读者欣赏:
没有凌波门的武汉夏天,是无法想象的。
它不仅是武大人的青春图腾,更是全民乐园。来凌波门就是来肆意挥霍青春与时间的,清晨五点的日出要看,傍晚的斜阳也不想错过。气温升得越高,腿子往湖里泡得越深。
经常在夏夜去凌波门,明月高悬,扎猛子入水的声音“咚咚咚”在耳边响个不停。更多人习惯张开双臂,以“平沙落雁”的姿势跳入东湖。在清凉的湖水里,人不愿上岸,一路结伴乘兴游到对岸,水中逍遥。
文尾说:“上世纪六零年代,凌波门天然泳场建成,从此成了武大人和武汉人共同的亲水乐园。”是60年代吗?
“武汉发布”公众号6月24日也推出一篇长江日报记者采写的新闻“凌波门归来”。文中说:“早在20世纪30年代,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东湖半侧山选址建设游泳场,众多名人大家曾在此留下印记、诗篇。此处的凌波门栈桥始建于1956年,原为武汉大学体育教学游泳池。”
看到吗?是1956年。
6月28日,“山湖有你”公众号推出一篇署名向东撰写的文章“凌波门之武大与东湖的静谧港湾”,文中介绍了栈桥的修建历史:“在2012年,由于野泳安全隐患,凌波门栈桥部分拆除。”“2015年,经过修复和改造,凌波门栈桥重新对公众开放。武汉大学在湖畔立了一块石碑,上边刻有‘凌波门游泳池’字样,石碑的背面详细介绍了凌波门的‘前世今生’。”
“前世今生”是怎么说的,还是上图片看吧。
武汉大学凌波门游泳池简介石刻 胡全志摄
陈隆田1956油画作品《东湖游泳场》
1957年发行的《美丽的东湖》一套12枚明信片中的游泳池。余业刚摄影
7月9日,我实地鉴赏了焕然一新的凌波门游泳池,觉得最大的遗憾是没有配备更衣室,这绝对不是因为经济紧张,而是思路的“紧张”。我觉得李四光当年在半侧山选址是颇有世纪眼光的,简直就是风水宝地。现在,半侧山下的湖边,营造出汉版“天涯海角”。
武汉本来首创汉江天然游泳池的奇迹
武汉人天生喜欢在天然水域游泳,俗称“野泳”。当然,到长江、汉江游泳,也确实存在安全隐患。几十年来,几乎每年都有人魂归江流。为此,我从2002年起,持续通过媒体等渠道建议政府利用长江和汉水开辟有安全保障的天然游泳场,满足江城人民既能到天然江河体验游泳又能保障人身安全的愿望。
2009年,市政府根据市民反应强烈的呼声,好不容易决定在集家嘴江边开辟了一座天然游泳池,结果刚开业就发生了一起因泳者触电引起的人身安全事故,武汉市有始以来首次建立的汉江段天然游泳池就此夭折。直到今天,武汉市唯一天然水域公共游泳池还是东湖凌波门这一处。自那以后,热心市民再也不敢轻言修建天然游泳池了。不过,这支为民进言的火炬还是得有人接力下去。天然浴场也不能总是建在国外吧。
我市最早天然游泳池是东湖半侧山游泳池
据《武昌区志》记载:“大革命失败后,南京国民政府决定改建武昌中山大学,1928年7月组建国立武汉大学,1932年迁至珞珈山,1949年改为武汉大学至今。”
《武汉市志·体育志》记载:“1924年旧中国第三届全国运动运动会在武昌举行,始在武昌体育场内赶修一个25米的游泳池。”“武汉地方的正式游泳竞赛始于1931年。”“1934年汉口市在东湖举行游泳选拔比赛。”
“武汉的竞技跳水是从30年代初旧中国全国运动会开始设男子入水(跳水)表演后,逐步开展起来的。开始只在汉口中山公园的游泳池设有简单跳板,武昌东湖珞珈山旁设有水中平台,供入水爱好者活动。1932年汉口曾进行过少数人参加的选拔活动,当时设备、技术动作都极简单,也没有明确的竞赛规则。1934年在武昌举行的第五届华中运动会,设有男子‘入水’比赛。”
从上述文献分析,武大是1932年迁至珞珈山的,那么,很可能建校初期的1934年就有游泳池了。郭沫若写的《洪波曲》记的是1938年时的事:“宏敞的校舍在珞珈山上,全部是西式建筑的白垩宫殿。山上有葱茏的林木,遍地有畅茂的花草,山下更有一个浩渺的东湖。湖水清深,山气凉爽,而临湖又还有浴场的设备。离城也不远,坐汽车只消二十分钟左右。太平时分在这里读书,尤其教书的人,是有福了。”
“这宿舍在大学区的深处,背山面湖,汽车可以直达。一共是三层,底层是地下室,那儿有用人室和厨房。其上的两层都有客厅,有书房,有寝室,有浴室,有可以眺望湖山的月楼。假如你要游水,再下一个坡,你便达到那细沙平铺的湖岸了。假如你要登山,再上一个坡,你便达到了珞珈山的山顶。”“我们在东湖里游过水,划过船,在那岸上的菜馆里吃过鲜鱼。”郭沫若笔下的浪漫,至今犹在。
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日本人发行了一套军事邮便明信片,名为《武汉三镇名所(胜)》,共16张填色照片加一个封套。其中第9枚是“武昌东湖武汉大学海水浴场”。人文武汉收藏家袁厚翔老师藏有这套明信片。日本人称湖水为“海水”是夸大其词了。据袁老师分析,这套明信片发行的时间可能在1938年到1941年之间,但是照片拍摄时间则在此之前。我估计东湖游泳池是1934年拍的。张学良1934年到1936年在武汉生活过,据说,他和夫人就在东湖游过泳,想必当时也只有这一处。他倡导的横渡长江比赛活动,也是1934年。
东湖疑海沙滩浴池场是2005年建的。
日本人发行的“武昌东湖武汉大学海水浴场”填彩明信片
“武大海水浴场”全景原版明信片。袁厚翔供图
明信片中,东湖边,有一些巨大的石头,用木板搭起简易的栈桥围成一个小小的泳池,栈桥外缘还搭有一个跳水台,游泳池内有几个人在玩水,附近还有两条小船,可能是救生船或游船。岸边有一间用芦席搭的公共厕所和一间用芦秆或竹片搭成的无顶遮棚,看上去像是临时更衣间。
根据历史照片和武大文献介绍,此游泳池的地理位置,就在湖边的半侧山下,拍照取景点就在半侧山上。在半侧山(今称半边山)两边,各有两方书法家黄德琳题字的“半侧山”石刻,也是一个微型景观。另外,湖边还特意从外地弄来一些大的石头,像是巨石阵,中间铺成一条小道,这里成了一个绝佳的观湖景点。
1973年,东湖听涛天然游泳池。关耳供图
1978年,东湖听涛天然游泳池
既然知道这个地方就是武汉市第一个天然湖泊游泳池,为何不就地复建一个原版游泳池呢?那样,不就把90年历史的东湖文脉给链接起来了么?湖还是原来的湖,山还是原来的山,只是把木栈桥恢复起来,重新设计,不还是有历史有故事的“文物”吗?再说,东湖如此优厚的天然条件,容纳一个“武汉半侧山第一天然游泳池旧址”又有何不可?
21年前,我曾写过一篇网文——“开发风光 再造风光”:如果没有历史,可以创造历史;如果没有文化,可以创造文化;如果没有风光,可以创造风光。武汉市并非没有历史、文化和风光,而是缺少发现和利用这些历史文化和风光的理念。
东湖天然游泳池,不仅是武大的,也是武汉的,更是全国的。这是一条容易被忽视的人文定理。
夕照下的凌波门游泳池。史伟摄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汉口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