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稷之臣汲黯:汉朝最后的卫道者

平民历史 2024-05-05 07:50:42

“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自古以来便有社稷之臣的说法,汲黯很贴近了。汉武帝高度评价汲黯,在他所敬重的臣子中汲黯居首。

司马迁通过日常琐事来证明:

大将军卫青觐见时,汉武帝“倨厕而视之”——双腿张开歪坐着面对卫青。“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公孙弘私下谒见,汉武帝有时不戴帽子。“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如果是汲黯谒见,汉武帝衣冠不整不敢接见。

“倨厕”是很不礼貌的坐姿,而“不冠”又意味着穿着随意,对比之下体现了武帝对汲黯的敬重。

“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有一次汉武帝闲坐在武帐中,汲黯前来汇报工作,当时汉武帝没有戴冠,远远地看到汲黯来了,汉武帝连忙躲藏起来,并派近侍许可了汲黯的奏章。答应汲黯的奏请,赶紧打发走人。

为充分证明对汲黯的敬重,司马迁讲述了汉武帝的小故事。“武帐”是置有兵器的帷帐。“可”是许可的意思。“不冠”在当时来讲是失敬行为。

所以,司马迁感慨“其见敬礼如此”!

汲黯备受敬重却不被重用,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信息呢?

01备受敬重却不被重用

汲黯字长孺,“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汉景帝时汲黯便是太子洗马,因为端庄严肃、不苟言笑而让人忌惮。

“太子洗马”为太子宫中的属官,太子出行,乘马先驱。汉景帝在位时,太子是汉武帝刘彻,说明汲黯跟刘彻交情深厚。

“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修洁”——汲黯爱好学习,又重义气、好交游,注重气节,品行端正美好。

汲黯这些优良品质,为进一步提升奠定了基础。但是,汲黯并未因此获得高官。根据《汲郑列传》记述,汲黯先后做过太子洗马、谒者、东海太守、主爵都尉、右内史、淮阳太守……最高官职“列于九卿”——名义上与九卿同位而已。

究其原因,一是汲黯为人太正直。“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性格高傲,缺少礼节,当面直言,不能容忍他人过错;“数犯主之颜色”——多次怒怼汉武帝。

二是“黯学黄老之言”。这是汲黯不受重用的主要原因,毕竟汉武帝崇儒绌道。司马迁在《武帝本纪》、《平津侯主父列传》、《汲郑列传》等多次提及“上方向儒术”——汉武帝正倾心于儒家学说。

其实,汉武帝也曾希望汲黯能够与时俱进,学习儒学。“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汲黯对公孙弘、张汤接连跃升超越自己而牢骚满腹。

上默然。有间黯罢,上曰:“人果不可以无学,观黯之言也日益甚。”——《史记·汲郑列传》

对于汲黯的牢骚,汉武帝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汲黯退下,汉武帝转头说道:“人不能不多读一些儒家的书,听听汲黯说话越来越离谱了。

在《汲郑列传》中,汲黯是一个正直敢言的斗士,“列席九卿”的主爵都尉竟敢于怒怼上司——丞相公孙弘和御史大夫张汤;“好学”却不喜欢读儒家之说,多次“直谏”、“切谏”让汉武帝“默然”无语。

02建元改革与儒道博弈

那么,司马迁在汲黯的经历中透露了什么信息呢?

孝惠、吕后时,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孝文时颇征用,然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史记·儒林列传》

司马迁交代的时代背景,汉惠帝、吕后时崇尚军功;汉文帝时主张刑名之学;景帝时清静无为的黄老学说颇受重视,儒学之士未受重用。

建元元年(前140年),汉武帝即位,丞相卫绾、御史大夫直不疑“以过免”。这标志着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遭到排挤。

“乃以魏其侯为丞相,武安侯为太尉”,“魏其、武安俱好儒术”——窦婴、田蚡都喜好儒家学说。两人联手推荐儒生王臧为郎中令,赵绾为御史大夫。

儒家思想逐渐占据上风。

“魏其、武安、赵绾、王臧等务隆推儒术,贬道家之言”——朝廷主要官员积极推崇儒术而贬斥道家。“迎鲁申公,欲设明堂”,“申公”是齐国重要儒学大家,“明堂”为古代帝王宣扬政教的地方。

从任用官员到推崇儒术,汉武帝系列举措意味着意欲变革——崇儒绌道。

而变革无非为强化君权。儒家主张君权至上,这便成了汉武帝的选择。“请无奏事东宫”——御史大夫赵绾甚至建议武帝不必事事向窦太后汇报。此举触怒了窦太后。

窦太后本来“好黄老之言”,“是以滋不悦魏其等”——对窦婴、田蚡等推崇儒学极度不满。当得知他们竟然还要剥夺听政的权力,所以建元二年(前139年)窦太后罢逐王臧、赵绾等,免去了窦婴、田蚡的职务。

窦太后罢官宣告建元变革流产,儒家思想再遭打压。建元六年(前135年),窦太后去世,丞相许昌、御史大夫庄青翟被免职,“以武安侯蚡为丞相,以大司农韩安国为御史大夫”,儒家势力再度重新崛起。

03儒学之士再进权力圈

而真正使儒学走上政治舞台的是汉武帝,他曾多次召集各地贤良方正文学之士。在《平津侯主父列传》中记录,“建元元年(前140年),太子初即位,招贤良文学之士”,但是随着建元改革失败而未能有所作为。在《汲郑列传》中,田蚡任丞相期间(建元六年~元光四年)又一次招贤,而“元光五年(前130年),有诏征文学”,公孙弘在列。

儒家学说再度崛起离不开田蚡的推动,以及公孙弘的榜样示范。

“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丞相田蚡推动贬低黄老、刑名学说,而广泛聘用儒学人才。公孙弘精通《春秋》,从平民百姓摇身一变位居三公,并被封为平津侯。

所以,“天下之学士靡然向风矣”。

但是,儒家学说仍受挑战或者说阻力。

“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汉武帝广招饱读诗书的儒学之士,还规划了自己的设想。

岂料,汲黯竟站出来强烈反对。

“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陛下您内心私欲太重而又声称广施仁义,却想效法尧舜之治,怎能做得到呢!

“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汉武帝给气绿了脸,气歪了嘴,站起来甩手走了。

汲黯当面驳斥汉武帝的虚伪,既是正直敢言的表现,也是遏制儒学上升势头。

为此,“公卿皆为黯惧”——众朝臣为汲黯担心不已,“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汉武帝对汲黯所说耿耿于怀,对身边人说这个憨憨的汲黯太过分了。

司马迁还特意用了倒装句,以强调汉武帝之气愤。然而,汉武帝并未惩治汲黯的“逆鳞”冒犯,毕竟交情颇深且汲黯“多病”,更关键因素是武帝认为汲黯是社稷之臣。

04以儒饰法者颇受倚重

在《酷吏列传》中,司马迁讲述了张汤为何深受汉武帝尊宠。

“张汤方以更定律令为廷尉”——张汤因重新制定律法而从太中大夫提拔为廷尉。廷尉属于九卿之一,比汲黯的主爵都尉(列于九卿)地位高出半级。“黯数质责汤于上前”——汲黯多次在汉武帝面前质问责难张汤。

一个下级敢于质问上级,这是汲黯的正直表现,也是道家对法家的宣战。

“汤尝病,天子至自视病,其隆贵如此”——张汤患病,汉武帝亲自探视,可见张汤深受尊宠。所以,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所谓“独尊儒术”名不副实。

“是时上方向文学,汤决大狱,欲傅古义,乃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补廷尉史”——当时汉武帝正倾心于儒家学说,张汤判决大案件,想要附会文学经义,于是延请研究《尚书》、《春秋》比较出色的博士弟子为廷尉属官。

从《儒林列传》来看,儿宽“以试第次,补廷尉史”——考试名列前茅,做了廷尉史。廷尉史相当于张汤的秘书,负责起草奏书。“而刻深吏多为爪牙用者,依于文学之士”——多数替张汤出力的苛刻阴毒的官吏,大多藉助于儒学之士。

张汤受器重因为在法家严苛之外饰以儒家仁德,所以不断提升直到位居御史大夫。“丞相弘数称其美”——时任丞相公孙弘多次赞美张汤之举。

根据《平津侯主父列传》记录,公孙弘与张汤同出一辙。

“少时为薛狱吏”,年轻时任监狱管理狱卒,熟悉法律条例。“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四十多岁,学习《春秋》杂家之说。公孙弘从法家转至儒家,估计是预测到儒家将会崛起。

“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悦之”——公孙弘因既熟悉文书法令和官场事务,又能用儒学观点加以文饰,因此获得了汉武帝认可。

05儒家学说崛起与推广

公孙弘是内里法家,外饰儒家的典型代表。

“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平津侯主父列传》)——公孙弘于元光五年七十多岁再次受征召,从平民百姓跨越到百官之首,仅仅用了十年。

公孙弘受汉武帝重用主要原因是:“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公孙弘受重用意味着儒家学说的崛起,而以汲黯为代表道家学说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对披着儒家外衣,干着法家勾当的公孙弘、张汤毫不留情痛斥怒怼。

黯常毁儒,面触弘等徒怀诈饰智以阿人主取容,而刀笔吏专深文巧诋,陷人于罪,使不得反其真,以胜为功。——《史记·汲郑列传》

汲黯经常诋毁儒学,当面抨击公孙弘之流内怀奸诈而外逞智巧,以此阿谀主上取得欢心;刀笔吏专门苛究深抠法律条文,巧言加以诋毁,构陷他人有罪,使事实真相不得昭示,并把胜狱作为邀功的资本。

岂料,“上愈益贵弘、汤”——汲黯越怼,公孙弘、张汤反而越受倚重。

因为儒法并重有利于汉武帝中央集权,而“清静无为”则广受排挤。“弘、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悦也,欲诛之以事”——公孙弘、张汤内心痛恨汲黯,就连汉武帝也不喜欢,想借故杀死他。

“右内史界部(管辖范围)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在公孙弘的建议下,汲黯平调为右内史,负责京畿行政管理。让汲黯去对付皇亲国戚,就没有精力再烦扰他们了。

公孙弘大力推广儒家。根据《儒林列传》记录,“公孙弘为学官”,曾向汉武帝上书,请求将儒学与仕途结合起来;设立学校培养;一年招考一次;选精通经学的小官吏做地方官府卒吏,用经义装饰政事等等。

“则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学之士矣”——如此武帝朝堂上儒学之士才逐渐增多了。

结束语:

前121年秋(即元狩二年),匈奴浑邪王率众归降,汲黯正义直言两次顶撞汉武帝。“后数月,黯坐小法,会赦免官”——事后数月,汲黯犯小法被判罪,恰逢皇帝大赦天下,他仅仅被免官。“于是黯隐于田园”——于是汲黯归因于田园。

“居数年,会更五铢钱(前118年),民多盗铸钱,楚地尤甚”——又过了几年,遇上国家更铸五铢钱,民间很多私自盗铸,楚地尤其严重。“上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汉武帝认为淮阳是楚地交通要道,于是召回汲黯任命为淮阳太守。

汲黯拒绝出任淮阳太守,而希望任中郎参与朝政。汉武帝“诏数强予,然后奉诏”,并“令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七岁而卒”。

汲黯在淮阳太守任上“居郡如故治”,一如既往清静无为,选择优秀的下属,把事务交给他们处理,自己则在闺阁养病,如此“淮阳政清”。

其实,从汲黯的官场经历来看,汉武帝并不只是一味地推崇儒家人才,而是对儒、法、道各种人才兼收并蓄,只不过在崇儒绌道过程中尤其重视儒法并重之才罢了。

0 阅读:1

平民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