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变动与利润大跌,万科要倒在黎明前?

商业小车 2025-02-11 04:56:46

作为房地产行业的标杆,“跨时代的辉煌企业”——过去十年,万科是唯一未掉出过前三的房企。

之前大家都说,如果全行业只剩一家房企是安全的,那一定是万科。

2018年,万科率先发出警示,预见性提出“活下去”的口号,重视现金流管理;2021年11月,又一次喊出了“节衣缩食,筹备过冬”的口号。

因为前瞻性,且背靠深圳国资委,万科比恒大、碧桂园等房企走得更远。

小巴也觉得即便是在行业下行的大环境下,万科会慢慢走出困境,但从最近的情况来看,似乎又没有那么乐观。

前面磕磕绊绊的房企,风险出清后反而慢慢上岸,而先知先觉的万科,正面临生死存亡的困境。

1月27日,万科集团发布两则重磅公告:

60岁的郁亮因工作调整,辞去董事会主席职务,继续担任公司董事,并留任执行副总裁。

万科大股东深圳地铁集团董事长辛杰,当选万科董事会主席。

万科总裁祝九胜因身体原因辞去所有职务,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万科董秘朱旭亦因工作调整,辞去公司董事会秘书、公司秘书、授权代表等职务,她仍留在万科长租公寓事业部工作。

(来源:万科公告)

1月27日下午,万科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2024年万科的归母净利润预损450亿元,同比降幅达470%。

2024年是万科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属于“一鸣惊人”。

(来源:万科公告)

消息一出,大家都在担心,房地产最后的希望也要倒下吗?

仿佛早有准备,同一天,官媒《深圳特区报》在公众号上发表《多方积极支持 万科发展迎来重大转机 深圳国资:有足够“子弹”支持万科》一文,对万科目前的状况做出说明。

明确表示“深圳市、广东省和国家有关部门高度关注、积极支持万科稳定生产经营”,释放了清晰的信号,给市场信心。(原文链接放在文末“阅读原文”处,感兴趣的小伙伴可自行查看)

文章里提到的2点,也值得我们关注:

1、“自出现流动性风险以来,万科在各方支持下积极开展自救,但仍未能彻底化解风险。”

也就是说,债务压力的阴影始终存在。

2025年全年,万科共有16笔到期或行权的境内公开债,存续本金规模合计326.4亿元;同期,该公司还有两笔境外债到期,存续本金规模约为36亿元。

2025年一季度是万科偿债的高峰,将有98.9亿元的境内公开债需要兑付,境外兑付高峰在今年5月,将有4.55亿美元需要兑付。

除此之外,万科还有2000多亿的银行贷款需要偿还。

(来源:万科2024年半年报)

面对偿债高峰,销售端和资产端的情况都不是很理想。

2024年,万科合同销售面积同比下降约26.6%,合同销售金额同比下降约34.6%,当然其中也有大环境的影响。

资产端这项,能够处置的优质资产越来越少,因为市场低迷,资产贬值,抵押也会折价。

据说,万科希望抵质押万物云和泊寓中持有的股权,争取银行支持,但银行给出的抵押率不超过70%,还要求增量贷款的50%要用于置换存量债务,获取资金的难度很大。

2、“万科出现大额亏损有市场原因,更有管理因素。”

前面,我们也提到过,郁亮、祝九胜是很有洞察力和战略眼光的职业经理人,郁亮很早就为万科向多元化业务转型布局,涉及长租公寓、物业服务等领域。

但从去年开始,万科管理层就深陷各种负面舆论,郁亮被举报、祝九胜被边控...

(来源:网络)

各种传言满天飞,分不清是子虚乌有、空穴来风,还是事出有因。

早年,深圳地铁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态,不会干预或参与万科具体经营,支持万科管理团队。

当下,不仅董事长直接换人,根据2月5日下午万科发布内部公示,拟任命十名新的经营管理人员,大多数来自深圳地铁集团或相关联公司,也有来自深圳国资委相关公司。

深圳国资委对万科的掌控正在加码。

我们不说原班管理层的决策毫无问题,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还是房地产下行出清的周期滚滚洪流下,个人的作用显得微不足道。

有人可能会觉得说,国资委下场,万科的债务危机或将迎来转机,这把稳了。

看似有大股东做靠山,实际上深圳地铁也有点自顾不暇,日子不好过,去年上半年正式步入亏损,是十余年后的首亏。

(来源:中国新闻网)

地铁造价高,票价又相对较低,所以客运收入很难覆盖运营成本,必须做一些房地产相关的业务,才能把收入提上来,说白了,也是搞地产的。

各地地铁,借鉴港铁“轨道+物业”的模式,在轨道交通站点上方开发房地产和物业,也就是站城一体化开发。

近三年,站城一体化占深圳营收占比超过58%,但受房地产下行影响,营收和毛利润占比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前几年大规模拿地导致负债率上升,偿债压力变大。

投资万科成为股东,前几年还能拿到分红,但2023年万科取消分红,2024年亏这么多,估计也没钱分红,这笔买卖至少亏了330亿,现在更是被绑在船上。

虽然文中说“商品房交付工作可圈可点,全年实现高品质交付超过18万套房子”,但现实中反馈的消息是,深圳万科某楼盘去年交付的房子,业主至今还在维权,要求整改。

不管怎么说,国资委家大业大,有能力也有实力,万科的化险之路会更加平稳,至于说最终结局如何,只能说房地产行业下行的大趋势下,一众房企可能更像尘埃在洪流中,身不由己。

0 阅读:0

商业小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