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还是往下,A股为啥走成这样?

商业小车 2025-01-14 05:17:10

新年以来的行情,大家依然没啥惊喜,甚至觉得更加扎心。

对下跌一头雾水,各种找原因,偏偏这时候对岸的川普又跑出来发表其MAGA言论与施政想法,又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但老实讲,市场不就是这样的吗,就是会有很多影响市场波动的因素。

一般来讲,决定市场走势是往上还是往下,主要有3个因素:

1、经济周期

咱们都知道,股市与实体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

虽然一个国家的GDP每年都在增长,但增长情况是有差别的,经济活动会有扩张和收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经济周期”,这就会影响到股市。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有4个阶段:繁荣期、衰退期、萧条期、复苏期。

繁荣期内,大家对经济很有信心,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企业有不错的效益,市场一片欣欣向荣;

繁荣过后就会出现衰退,市场逐渐失去活力,产能过剩,商品整体上供大于求,企业的盈利受到影响,不过衰退并不代表经济发展退步,只是经济发展的脚步放缓,依然在发展;

经历过衰退以后,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都下降了,经济特别缺乏活力,在这个阶段失业率增加,大量厂商倒闭,这就到了萧条期;

然而,经济萧条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政府也会出手干预和刺激,一旦投资需求开始增长,经济开始进入复苏期,随着经济复苏,企业的效益也会逐渐好转,直到随着经济恢复的不断完善,经济上升速度加快,又进入下一个繁荣期。

一般来说,经济复苏了,向好了,股市就会是牛市,经济衰退萧条了,自然就是熊市,经济周期也是影响股市走势最重要和核心的因素。

但这并不代表,股市短期走势会和经济同步,甚至说股市的走势会“更快”一些。经济还处于繁荣的时候,股市可能已经走熊,或者复苏还没啥戏,股市就已经先起来了。

顺便给大家分享一下,小巴最近翻到的一个关于美国经济周期的研究,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写的。

里面谈到美国经济扩张的时间在趋势性变长,而收缩的时间变短。

(来源:【杨盼盼】美国经济周期百年观察)

背后的原因,除了宏观政策之外,还有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转型。

服务业占GDP比重上升,相比工业,服务业对周期的敏感程度相对低一些,所以产出冲击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负面影响下降,美国经济周期被拉长且更平滑。

或者这也是一个角度,去解释美股为啥这么牛的原因吧......

2、资金松紧

资金这个很容易理解,货币宽松,市场上钱多,流动性充裕,股市自然有更多的钱能托起来,反之,资金紧缩,钱少,就走熊。

而且货币宽松的时候,企业借贷成本低,就有意愿扩张,那么也可以预期未来企业盈利增加,股价上涨。

不过大家也都知道,虽然现在货币已经在走宽松,不过基于经济下行期的预期,企业不太愿意借钱,不敢扩张,所以现在只能由政府去扩大负债规模,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3、情绪冷热

这个也很直观,大家热热闹闹,兴致勃勃往里冲抢的时候,自然就是牛市,大家冷漠躺平,不愿多提只想“拿球回家”的时候,自然就是熊市了。

当然,情绪这个东西是最容易翻脸不认的,也是最容易会因为各种事件和外力干预而改变的,非常极端,所以会造成股市短期的大幅波动,使得“涨也涨过头,跌也跌过头”。

以上这些主要影响因素,互相交错叠加,就造就了所谓的牛市和熊市,也使得股市短期走势难以精准预测。

所以大家根本没必要为涨跌费心,因为费了也是白费。

所以想要在A股投资,更好应对波动,坚持下来的话,可以用一些方法让自己“好过”一些。

最重要的,首先肯定还是那两个字:仓位。

正所谓,仓位决定心态,如果你满仓持有一只股票,一个股票指数,那么无论这只股票或指数是上涨还是下跌,都很难让你无动于衷,甚至会朝思暮想。

如果这只股票或指数,来个10cm大跌,20cm跌停,绝对的关灯吃面,波动越大就越心塞,如果同时其他股票或者指数还涨了,那更是让人崩溃。

直到有一天忍受不了,只能割肉自认倒霉。

而当你进行资产配置,比如加入债,进行股债配比构建组合,把股的仓位降下来之后,波动率和回撤会大幅降低,投资体验更好,而收益却不一定会少,反而可能更高。

(来源:且慢)

如果在中国股票+中国债券的组合里,加入一定比例的成熟市场股票和美国债券,那么还能进一步降低波动,并稍微提高一点年化回报率,就如上次咱们分享的那张摩根大通“破防图”那样。

(来源:摩根资产管理)

所以,仓位控制和资产配置,是很必要的,也是我们可以闲庭信步面对市场的重要原因。

其他还有一些减少波动的方法,比如,在低估的时候买入,就算下跌,向下的跌幅空间也会比在高估值买入的时候小很多,高估买入,腰斩的概率要比低估买入高很多;

再比如,下跌的时候,通过定投买入,可以减少浮亏幅度,拉低成本,这样当市场上涨的时候,也更早回本盈利。

总的来说,市场总是在不断上下波动的,应对波动也是投资的必修课,或者说是做权益投资无可避免的话题。

虽然价值投资大佬告诉我们,波动从来不是风险,只需要关注股息和企业经营成果就好。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从容应对波动,并且利用波动做出理智决策的,更多时候是任其摆布,来回打脸,损失亏钱。

0 阅读:20

商业小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