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动物的奇妙世界里,猎豹凭借风驰电掣般的速度称霸,成为速度的代名词。它能在草原上以每小时超100公里的速度狂奔,身姿矫健,捕猎时快如闪电,令猎物防不胜防。但你有没有想过,跑得最慢的猫科动物会是谁呢?
答案是兔狲。
这毛茸茸的小家伙,长着一张憨态可掬的扁平脸,脸上仿佛永远写满了 “我超凶,别惹我” 的傲娇神态,再配上那短小的四肢,模样别提多呆萌了,简直就是动物界的 “不高兴” 表情包担当。

它的毛又厚又密,让它看起来圆滚滚的,像个毛茸茸的团子,走路时一扭一扭,短腿倒腾得飞快,却怎么也快不起来,那模样十分滑稽。
可千万别被它软萌的外表迷惑,这小小的身躯里,藏着一颗无比狂野且暴躁的心。兔狲性格高冷,脾气上来时,可是谁都不怕,堪称猫科中的 “小霸王”。
兔狲名字源于突厥方言 “站住”。传说突厥人在草原看到一只圆滚滚的猫跑过,下意识喊了声 “站住”,神奇的是,这只猫竟真停下回望,从此 “兔狲” 这个独特的名字就诞生了。

兔狲和家猫是近亲,在620万年前它们曾拥有共同祖先 ,体型也相差无几。但比起家猫的温顺,兔狲可要凶残多了。
当面对威胁时,它会瞬间炸毛,咧嘴露出尖锐且锋利的牙齿,发出低沉的嘶吼。它的犬齿比家猫更长更尖,咬合力高达155牛顿,是家猫的两倍多。要是被它盯上,那威慑力可不容小觑。

兔狲堪称 “表情帝”,表情包里大多是呲牙咧嘴的样子,就连刚出生还没睁眼的幼崽,就已经会呲牙吓唬人了。而且,兔狲的眼睛也很特别,瞳孔是圆形的,不像其他小型猫科动物是竖直瞳孔。
通常,小型猫科动物如猫、豹猫,瞳孔竖直,多为伏击型猎手;大型猫科动物如老虎、狮子,瞳孔圆形,捕猎时多追击。
竖直瞳孔在伏击时有调节光线和精确定位的优势,光线不足时能扩大125倍,且沿 y 轴方向视觉敏锐,能精准定位猎物距离。但兔狲虽也是伏击捕猎,却长着圆形瞳孔。

生物学家推测,一是因为兔狲多在早晚光线柔和时捕猎,避开了过强或过暗光线;二是它活动范围广,从沙漠到草原、高山都有它的踪迹,圆形瞳孔能提供更广阔视野,帮它及时发现老鹰等天敌。
兔狲生活区域很广,从西伯利亚南部到蒙古草原,再到喜马拉雅山脉,甚至海拔4800米的高山都能见到它。它有一身厚实毛发,能抵御零下50度的严寒。别看它胖,其实最重也就5公斤,和家猫差不多,只是毛发太浓密,每平方厘米有9000根,是人类头发密度的45倍。
而且它会随季节换毛,冬天是灰色长毛,和石头颜色相近;夏天是橘黄色短毛,和杂草融为一体,便于伪装。兔狲耳朵也很特别,长在脑袋侧边,还藏在毛里,躲进草丛不易被发现,伪装可是它的 “看家本领”。
兔狲腿短,跑不快,遇到天敌藏狐时,它不逃跑,而是找个缝隙或草丛,躺下装 “背景”。有纪录片拍到俄罗斯科学家抓兔狲,短腿兔狲根本跑不过,只能无奈被抓。

兔狲性格高冷,繁殖期在初春,雌性发情期一年只有26-42小时。在这短暂时间里,雌性才会接受雄性,过后就不理不睬。
为了繁衍后代,雄性兔狲在繁殖期拼命追求雌性,甚至顾不上捕猎吃饭。有雄性14天体重就下降22%,还有的长途跋涉找 “对象”,体重减轻19% 。好在有它们的努力,兔狲家族得以延续。
繁殖期一过,兔狲又恢复独居生活。它性格孤僻,不喜欢和同类共享地盘,宁愿去寒冷贫瘠地区 “开疆拓土”。小兔狲被妈妈照顾5个月后就独自生活,成年兔狲也常离开故土找新家,一走就是50公里。有只兔狲花两个月,走了170公里环形路线,还两次渡河才找到新家。

在蒙古,每100平方公里只有8只兔狲,是小型猫科动物中占地最大的。
兔狲适应不了圈养生活,容易生病,家猫能抵抗的弓形虫,对兔狲来说可能致命。所以没几家动物园愿意养它,在我国,只有西宁动物园能看到兔狲。这个外表呆萌,内心向往自由的小家伙,注定无法像家猫一样成为宠物 。
文本来源@法兰西is培根 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