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蒋介石获悉叶挺被捕,自是按捺不住内心狂喜,以为此举可一举歼灭新四军。17日,悍然下令,诬指新四军为叛军,宣布取消该军番号,将叶挺交付军法审判,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
针对国民党的倒行逆施,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命令,任命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委。同时发表谈话,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战阴谋,提出取消17日反动命令,惩办事变祸首,释放叶挺等12个条件。
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在国民党统治区的重庆,也展开了猛烈的反击。17日周恩来在电话中痛斥何应钦:“你们的行为是亲者痛,仇者快。你们做了日寇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你何应钦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当晚,他以沉痛的心情,挥毫写下“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和“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刊登在18日《新华日 报》上,由《新华日 报》报童,冒着生命危险,提前几小时直接送达千家万户,使新四军惨被围歼的真象大白于天下。
早在北伐战争时期,叶挺就以指挥灵活、骁勇善战而闻名。蒋介石非常欣赏叶挺的军事才干,长期以来总想拉拢叶挺为他带兵,但都遭到拒绝。此次叶挺落入他的手中,便想借此机会来征服叶挺。
叶挺一行10人被押到宁国时,上官云相衔蒋之命,为叶挺设宴洗尘。席上,上官提出只要叶挺发表声明,诬指新四军首先袭击友军,就可让他当副总司令,看到这些屠杀抗日战士的刽子手叶挺不禁怒火中烧,他一言不发,拂袖而去。上官碰了一鼻子灰于是又将叶挺解送江西上饶三战区长官部,单独囚于李村监狱。
李村监狱筑有高墙,墙内为三间平房。除叶挺单囚一室外,邻室关有新四军组织部长李子芳、敌工部长林植夫、秘书长黄诚等人。另一间为担任看守的宪兵住房。平日,叶挺的活动天地限于墙内狭小院坝。
上官云相劝降失败,蒋介石并不就此甘心,又令顾祝同以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之职诱劝叶挺归顺。叶挺与顾祝同、上官云相本为保定军校同学。因志不同,道不合而分道扬镳。顾祝同、上官因“剿 共”有力,深得蒋之青睐。叶挺一到上饶,顾便以同窗好友名义宴请叶挺,此外,罗卓英、上官云相、黄伯韬等,也相继以老同学、老同事名义轮流作东,为叶挺“洗尘”。宴席上,阵觥筹交错之后,面热耳酣之际,顾一干人马总忘不了主子意图,企图达劝降之功,然都遭拒绝。
一日,顾又邀上上官云相、罗卓英等人把盏相劝,吃得兴起,顾又向叶提出:“只要老弟发一声明,说明事变之起,都源于项英违抗军令政令。一旦责任分清,老弟即可留此屈就三战区副长官之职。甚而弟为主官,某作辅,亦无不可。”叶挺知敌人分化瓦解之图谋,起而辩驳:“如果事变之起,起于我军抗令,身为军长,责任在我,与他人无干。”顾又接着劝道:“老弟聪明一世,又何苦代人受过呢?”
叶挺接过话头说“要说有过,过在贵军。你们背信弃义,悍然围歼我军。我要求组织军事法庭,澄清事变真相,公诸国人。”黄伯韬力图从中转圜:“希夷兄如果碍难措辞,可否由我们代为起草声明,由您署名发表?”面对如此下流之辈,叶挺不禁拍桌而起:“不想你身为高级将领,这样下作,我叶挺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屈,此生如尚有出头之日,我定将这些事实告白天下。至于我个人去留,我原提出,此次事变与部属无关,应即无条件释放我军被捕官兵。如法庭判决,责任在我,我甘愿坐穿牢底,著书写作,以渡余年。这就是我要发表的声明。”
开初,叶挺出于礼貌,与这些人斡旋,后干脆闭门不出,在斗室内著书写作。1996年4月9日,《光明日 报》发表了原中央档案馆的保藏的叶挺1941年1月21日狱中所作《囚语》。叶挺在《囚语》中回顾了早年思想性格的形成和参加革命以来历经的危难,特别是表达了对皖南事变中死难者的悲痛之情和自己被囚禁后宁死不屈的决心。现将该文全录于后,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