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痴呆与认知障碍患病率逐年增高。患者晚期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疾病及经济负担。心血管疾病的一些可调控危险因素同样会增加认知障碍的发病风险,而老年认知障碍患者常同时合并心血管疾病,因此,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管理对预防认知障碍和减缓轻度认知障碍(MCI)向痴呆转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针对《心血管疾病与认知障碍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相关内容进行分享。
认知障碍分为主观认知功能下降(SCD)、MCI和痴呆3种类型。
SCD是指个体主观上感觉、记忆和认知功能下降,而客观的神经心理测试结果在正常范围内的状态。主动对SCD进行早期干预,对于延缓病程、预防痴呆发生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MCI是指记忆力或其他认知功能损害,但日常生活能力并未受到明显影响,且未达到痴呆诊断标准。
痴呆是指以获得性认知功能障碍为核心,并引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和精神行为异常的综合征。
主要心血管疾病与认知障碍
1.高血压
高血压与MCI、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aD)等认知功能损害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合理有效地控制血压可预防和延缓认知功能损害。
高血压合并认知障碍患者通常会有执行功能、记忆、语言、注意力和处理速度等多方面认知功能减退。高血压对认知功能的损害不受性别、教育程度以及是否合并糖尿病和抑郁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血压患者可出现记忆力减退,且注意力、执行功能和视空间能力明显受影响,女性或随着年龄增长处理速度损害更加明显。高血压包括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均与语言表达能力减退明确相关。高血压患者还可表现出信息处理速度减慢。
2.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增加痴呆患病风险。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其与认知障碍风险增加呈正相关。
冠心病患者在神经心理测试中精神运动速度、注意力和执行功能方面的表现较差;听觉词语学习能力受损最为明显,其次为执行功能及运动灵活性;推理能力、词汇学习能力及总体认知功能明显下降,女性冠心病患者还表现出语音及语义流畅性受损。
3.心房颤动(简称“房颤”)
不同年龄段的房颤患者认知功能下降速度均显著快于正常老龄化引起的认知功能减退速度。无论是否发生卒中,房颤均与远期痴呆风险相关。注意力和执行功能下降是房颤合并认知障碍的突出表现。房颤患者注意力较差,且执行功能下降速度较非房颤人群快;但语言能力无显著下降。
4.心衰、心肌病
心衰合并认知障碍主要表现为记忆力、注意力、思维灵活性和整体认知功能下降。不同类型的心衰患者在视觉空间、执行功能、注意力、抽象化或延迟回忆等认知域的损害不一样。在心衰患者中焦虑和抑郁情绪与认知障碍常常合并存在并且相互加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5.心脏外科手术及器械治疗
此外还有心脏外科手术及其他侵入性治疗手段,如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和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植入等。
认知障碍的诊断与评估
共识推荐:
1. 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轻度认知障碍进行筛查,使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痴呆进行筛查。(适合)
2. 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患者的躯体自理能力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适合)
3. MRI等相关影像学技术可以作为认知障碍相关疾病诊断和鉴别的常规检查。(适合)
一、神经心理评估方法
神经心理学检查需包括总体认知功能评估、单认知域评估(记忆、语言、执行功能、注意力、加工速度、视空间加工等)、情绪状态评估(焦虑、抑郁)及日常生活功能评估,见表1。
表1 神经心理评估
二、影像学检查
神经影像学检查是辅助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各类痴呆亚型的重要手段(表2)。脑灰质改变、纤维连接重塑、脑区激活程度与脑代谢改变是认知障碍的常见影像学改变。
表2 影像学检查
三、实验室辅助检查
见表3。
表3 实验室辅助检查
心血管疾病合并认知障碍的治疗
一、认知障碍的治疗
见表4。
表4 认知障碍的治疗
共识推荐:
认知训练和运动干预可用于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适合)
二、心血管疾病合并认知障碍的治疗
(一)改善生活方式
认知障碍与心血管疾病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通过对共同危险因素的干预,有助于降低痴呆发生风险。约35%的痴呆可归因于9个可调控因素,包括早期教育程度低、中年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吸烟、缺乏身体活动、抑郁、社会孤立和听力丧失。见表5。
表5 改善生活方式
共识推荐:
1.生活方式干预可改善认知功能下降。(适合)
2.低盐和合理的膳食习惯可以降低认知功能损害。(适合)
3.有氧运动可改善认知功能。(适合)
(二)高血压合并认知障碍的治疗
高血压患病率的降低是改善认知功能下降的关键措施。有效筛查和管理高血压对于减少认知障碍和痴呆的过早发生至关重要,合理降压治疗可以延缓认知功能减低、血管性痴呆和AD。
降低高血压患者痴呆或认知障碍风险的最佳降压目标尚存在争议。不同年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和认知功能可能存在U形曲线关系,血压过高或降压过度均会引起脑血流灌注不足,导致认知功能损害。老年人过度降压治疗可能造成潜在认知功能损害,临床治疗中应认识到个体化血压管理对预防认知障碍的重要性。
一线降压药物: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均可通过降低血压或特定的神经保护作用降低痴呆或认知障碍风险,不同种类降压药物在降低痴呆或认知障碍风险方面均有获益,差异不明确。
共识推荐:
1.建议有认知能力下降临床表现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适合)
2.降压治疗可能降低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适合)
3.预防痴呆的最佳降压目标不明确。(适合)
(三)冠心病合并认知障碍的治疗
冠心病合并认知障碍患者自我疾病管理能力明显下降,疾病及死亡风险增加。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和治疗冠心病及认知障碍可以改善预后。建议使用MoCA量表对60岁以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认知功能的筛查,对筛查出的MCI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行为症状的评估,动态监测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
共识推荐:
1. 建议有认知能力下降临床表现的冠心病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适合)
2. 血运重建术类型对认知功能影响无差异。(不适合)
(四)房颤合并认知障碍的治疗
共识推荐:
1. 合并卒中危险因素的心房颤动患者接受抗凝治疗可以降低认知障碍风险。(不确定)
2. 导管消融治疗可降低心房颤动患者痴呆风险。(不确定)
(五)心衰合并认知障碍的治疗
共识推荐:
1.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规进行认知功能评估。(适合)
2. 对慢性心力衰竭认知障碍的患者进行焦虑、抑郁筛查。(适合)
3. 治疗心力衰竭相关治疗措施可以降低认知障碍的风险。(不确定)
(六)心脏外科手术及器械治疗后认知障碍的治疗
共识推荐:
1. 心脏外科手术(年龄≥60 岁)、TAVR 以及 LVAD植入与认知障碍相关,术前应进行认知障碍影响因素评估。(适合)
2. 基于视频游戏的认知功能训练、迷走神经刺激、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电刺激等可改善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的认知障碍。(不确定)
心血管领域数字化认知训练
数字化认知训练又称为认知数字疗法,即综合考虑全面脑功能测评、疾病诊断及患者特征,为患者生成个性化的数字干预训练方案,并根据患者干预训练数据进行实时自适应调整。依据已发表的专家共识及临床指南要求,关于数字化认知训练的剂量应保证每周3次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不短于30 min,总训练时间在20 h以上。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进步,人工智能和数字疗法等新兴技术也极可能成为认知障碍治疗新手段。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心血管疾病与认知障碍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3,51(5):455-468.
编辑 | 澹台依然
审校 | 董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