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春末夏初湿正盛,助阳排湿三步走

徐徐柳 2025-04-21 03:21:20
今日谷雨

谷雨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在二十四节气中,有八个节气都与自然界水有关,通过水的温度和形态变化,来描述自然界阴与阳的变化,谷雨就是其中之一。

春雨绵绵是谷雨节气最主要的特点。谷雨节气后,天气较暖,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非常适合谷类作物的生长,因此得名。

但与此同时,自然界地气尚不够温暖,不足以对抗湿度的增长。因此,谷雨节气,需防“湿邪”侵袭伤身。

春末湿困

最近的门诊上,明显有很多人在反映:身上酸懒乏力,头昏昏沉沉的,肚子胀,排气多,口中粘腻,大便粘池子、关节沉重、肌肉酸痛……这其实正是谷雨节气“湿邪”侵袭的表现。

自清明节气之后,自然界的湿度就开始明显增多,到了谷雨节前后,自然界湿度逐渐增长,但阳气尚不够强壮。此时人体若是阳气不足,或饮食不节,过食用生冷、滋润的食物,就会导致人体代谢动力受损,湿邪停留体内,出现了上述的症状。

因此,春日里合理饮食,避免贪凉,多晒太阳,适当运动。顺应春夏季节“养阳”的需求,保护自身的代谢动力,是减轻人体不适,减少湿邪影响的重要方法。

合理饮食

谷雨饮食最忌贪凉。生冷寒凉的食物,进入人体,直接进入脾胃,寒凉最先损伤的也是脾胃的阳气。因此,避免生冷饮食在谷雨之后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总有患者和徐大夫说,不知道哪里来的湿气,其实很大一部分就是在贪凉这件事上。

春日里阳气要求生长舒展,尤其是气血不够通畅的人,这个拓展开发的过程就会碰撞出一些火花,导致人体感到燥热。加上气候的多变,多风和阳光都会带来升温,就容易导致人喜欢亲近寒凉。但此时我们需要做的是帮人体打通道路、疏通气血,而不是一盆冰水把火灭掉,把道路堵住。因此,饮食生冷不可取。

谷雨前后,适宜适当的食用香椿、胡椒、花椒、山药等具有健脾行气作用的食物;以及赤小豆、鲫鱼、薏米、冬瓜等具有温阳除湿功能的食材,为入夏打好基础。

常晒太阳

太阳光的温煦作用可以补充人体阳气的不足。

阳气不足,人体气血不活跃、不通畅,自然感觉诸多不适,且情绪容易低沉。夜间人体阳气也“懒得”挪窝,不肯让出人体主宰的地位,导致了睡眠也不安稳。

春季阳光虽不充足,但中午的阳光晒上半个小时,对温煦人体,补充阳气还是有一定益处的。

有人说,补阳气不一定非要晒太阳啊,运动不是也能产生阳气吗?确实,“动则阳气生”,但晒太阳也不能被忽略。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运动是激发自身的气血活跃而生阳,晒太阳是由外而来的最好的补充。两者若能结合,也就是在适当的时间,在户外阳光下做做运动,是再好不过的了。也因为阳光不容忽视的作用,徐大夫通常会比较反对室内的“健身房运动”。

谷雨前后选择中午阳光明媚温暖的时候,多出门走走,晒晒太阳,给自己补补阳气,充充电,是很好的温阳祛湿的方法。

四法除湿

人体对水湿的代谢,需要充足的阳气作为动力,还需要各个脏腑通力协作:脾主消化吸收,肝主分拣指挥,肺主呼吸布散,肾主管行水排泄。都对人体津液代谢有着重要的作用。

春季,肾气经过一冬的损伤最为薄弱,肝阳接管了身体的主导权正在努力的工作,脾胃受到肝气的制约正在小心翼翼。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展臂、托天、振翅、摩腰府等方法,帮助肝气的阳气运作起来,将湿邪排出体外。

展臂:两臂从胸前逐渐向两侧推开,如同要将两堵墙壁推开一般,向外用力。注意手掌立起。

托天:两臂从身前向上托起,如同要将天托起来一般,向上用力。注意之间相对,手掌朝天。

振翅:两臂屈肘,手轻握拳,放在锁骨前,用肘关节带动上臂上下煽动,如蝴蝶振翅。

摩腰府:双手搓热,掌心向前,拇指向下,放于腰背部,上下摩擦。

这套动作可以很好的舒展人体气机,养肾气,疏肝气,健脾气,帮助人体将湿邪排出。

谷雨节气,春末夏初湿气正盛,让我们一起来合理饮食,晒晒太阳,伸展肢体,帮助我们的身体健康舒适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