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总能勾起温馨的回忆。
就像冬天里妈妈总是把棉被晒得暖烘烘的,晚上盖着感觉就像阳光的味道;
夏天,爸爸会在冰箱里冻上自制的冰棍,放学回家来一根,那叫一个爽;
还有那些节日里,家里总是堆满了各种好吃的,每个角落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这些日常的小事,就是记忆里家的味道。
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让家变得有滋有味。
在这个忙忙碌碌的时代,还是喜欢找些小方法,让日子过得更舒心。
比如怎么让家里的植物长得更好,衣服洗得更干净,这些小技巧总能带来小小的成就感。
而说到保存,这可是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挑战。
从食物的保鲜到季节性衣物的收纳,每一样都需要细心打理。
最近,就有茶友提出了一个关于保存的问题:“我买的白茶饼可以放在密封袋里保存吗?”
这个问题,其实得看具体情况来定。
《2》
白茶饼能不能用密封袋保存,这问题得看具体情况。
不是说你住哪儿,而是看你打算存多久。
如果手里就一饼白茶,打算近期喝完,那密封袋可以作为一个临时的“小窝”。
挑那种质量靠谱、密封性好的,比如市面上那种外层牛皮纸、内层铝膜的密封袋。
确实能满足存白茶的基本要求,密封和避光。
但记住,密封袋只适合短期存茶。
想尝到白茶饼的最好味道,就得赶紧喝,别拖太久。
最好别超过两三个月,特别是在湿度大的地方,密封袋能保护白茶的时间可能更短。
长期存茶,想让白茶饼越陈越香,用密封袋基本没戏。
这是因为密封袋防潮能力有限,你每次开开合合,拉链部分都会老化、损坏。
想想看,如果天天喝,一个月得开合个六十次,两个月就上百次了。
频繁的取茶、喝茶,拉链部分会变硬,失去弹性。
而且,每次取完茶,还得用力捏紧密封袋口。
有些茶友可能没注意,或者粗心,没把拉链全部拉紧,留了小缝。
这就等于给湿气开了个后门。
时间一长,茶叶吸湿变潮,味道就变了,最后可能变成劣质茶。
不管是北方的干燥,还是南方的潮湿,密封袋都不是长期存白茶的最佳选择。
干燥不等于没湿气,潮湿就更要注意防潮。
所以,密封袋只适合短期存茶,这才是它真正能做好的。
《3》
想要长期存白茶饼,还得是三层包装法。
这个方法,简单来说,就是用三层不同的材料来包装茶叶,从外到内依次是标准厚度的瓦楞纸箱、食品级塑料袋和食品级铝袋。
这种层层密封的方法,既经济又实用,无论是散茶还是饼茶,都能用得上。
具体怎么操作呢?
首先,要准备一个全新的纸箱,底部封好后,先套上一层厚厚的塑料袋,再套上一个铝箔袋。
准备工作做完,就可以往里放茶叶了。
如果是白茶饼,连同它的纸包装和牛皮纸袋一起放进去。
然后,从最里面的袋子开始,一层一层地封口。
记得用绳子把内层的两个袋子扎紧,防止空气跑进去。
最后,用胶带把纸箱封好,四周的缝隙也不要漏掉。
包装好后,把装有茶叶的箱子放在一个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最好是离墙离地存放,避免受潮。
存放茶叶的房间里,不要放那些气味重的东西,比如腊肉、熏鱼之类的,以免茶叶串味。
如果购买时,收到的就是这么包装好的白茶饼,那么在检查的时候,就别随手把那些塑料袋、铝袋给扔了。
要是外箱在运输过程中沾了灰尘或者有点小损伤,可以换个纸箱,但里面的包装最好别动。
保持原样密封,这样对白茶饼的长期保存和陈化更有利。
《4》
平时常喝的茶饼,如果想临时放一放,密封袋是个不错的选择。
三层包装法存白茶,经过时间的考验,确实在密封、防潮、防串味上做得没话说。
但美中不足的是,每次取茶都得费一番功夫。
得用小刀划开胶带,解开塑料袋和铝箔袋的束口绳,才能一睹好茶的真容。
喝完茶,还得一步步复原,重新绑绳、封胶带,确实有点麻烦。
而且,为了白茶的陈化效果,也不推荐经常开箱。
毕竟,频繁开箱会打扰白茶的自然陈化,影响茶香的聚集和转化。
哪怕真要检查,也最好是半年一次,挑个干燥晴朗的日子。
为了方便,我们常喝的白茶饼,可以找个简单点的存放方法。
最常见的就是用那种带拉链的密封袋。
把茶饼放进去,然后捏紧袋口的拉链,确保密封。
为了保险起见,捏紧后最好再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没捏紧的地方。
这样的茶,放在家里的抽屉或者置物柜里,阴凉干燥就行。
但记得,要尽快喝完。
密封袋存茶,最好二、三个月就喝完,别放太久。
虽然密封袋取茶方便,但别反复用同一个袋子。
因为袋口的密封条,用多了会老化,弹性会变差,到最后,哪怕你使劲捏,也可能合不拢。
所以,一旦发现密封袋口磨损了,就换个新的吧。
这样,既能保证茶叶的新鲜,也能保证存茶的方便。
《5》
白茶的储存是个技术活,既要考虑到长远的陈化,也要顾及日常的便捷。
对于常喝的白茶饼,密封袋提供了一个简单又实用的短期存储方案。
但别忘了,再好的密封袋也比不上传统的三层包装法。
后者才是白茶长期陈化的好伙伴。
所以,不妨将密封袋作为日常喝茶的临时驿站。
而将三层包装法作为白茶沉睡和转化的家。
这样,既能享受每一杯茶的鲜爽,也能期待时间给予白茶的醇厚。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