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修六经,《易经》是其中之一。《易经》,八八六十四卦象,卜卦、算卦、解卦。孔子一方面说:“未知生,焉知死?”“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一方面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既然不信鬼神,为什么又推崇《易经》呢?

关于如何看待鬼神,看待《易经》,与孔子的本意是否相符,可以从《论语》中获得一些线索。关于鬼神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孔子的“祭”更多的是遵循人的情感,而不是真的认为鬼神的存在。所以,当他生病,子路为他祈祷的时候,他说自己早就祈祷过了——我们可以理解为,祭先祖,祭神,在孔子而言,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需求;要真正解决问题,鬼神,是起不了作用的。关于《易经》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做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 而已矣。”

为什么孔子说,如果五十以前,学《易经》,可以无过?这个“恒”和“不占”,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占卦并不是迷信的以卦来预测未来,更多的是,结合自己的经验、方法,对当下事物做一个发展的分析,而“卦”的意义,一方面是做出一个抉择,同时,就像产品的“品牌”的意义,同样意见衣服,代工厂,没有LOGO的产品,只能赚取少量的溢价。但是,打了LOGO ,进入品牌店以后,身价就飙升。————卦的意义之一,就是增加算卦者“威信”,而把本来未来预测的不准确的风险,借助,“鬼神”之力,有了一个缓冲。算卦,卦象不是最重要的,解卦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孔子自己对于研究《易经》阐述
孔子说:“对于(周易》,我是把祝卜的功能放在次要地位上,我者重观察它其中的德、义呀!暗求鬼神佐助,而达于蓍策之数;明了蓍策之数,而达于道德,守仁行义。隐求鬼神佐助,而不能达到数占,这是巫的筮占;达到数占,而不能达到德、义的层面,这是史的筮占。对史之筮和巫之筮,我也向往、喜好,但他们运用《周易》的旨趣,我是反对的。后人责怪我孔丘的,或许因为《周易》吧?我求索《周易》中的德、义而已,我与史、巫等人在学习《周易》的筮占方面是一样的,但学习《周易》的最终归趋是不同的。君子修养德行乃求福故很少祭祀;践履仁义乃求吉,故很少卜意。对于《周易》,我们应该把祝巫卜意等行为放在次要地位了吧?
(以上最后一段落,摘自《从帛书《要》篇看孔子“好《易》”的实质和内在理路》《孔子文化》第14期 作者:刘彬)
孔子的蓬累而行,可谓尽矣。他不是史却已经越俎代庖作了春秋,不是巫却传承了易。晚年韦编三绝编辑了周易,原因只有一个:易传记录了上古文明起源。是文化的根基。伏羲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在距今九千多近一万年前的伏羲创造了八卦,是一个原始符号组合的信息系统,用于作结绳记事,开创了数千年上古结绳而治的盛德大业。说卦序卦杂卦中保留了原始符号组合的八卦其基本含义,这是作结绳的规则,没有它是无法记事的。 易传的原创应是在结绳而治与书契而治的并用期过渡期时的黄帝尧舜氏指导史巫所作的,以书契记录下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书契也是源自易的创造,是易穷则变,则之洛书而来的,结绳与书契同属易系统,不知道易八卦起源则书契无根矣。此事关系重大,如何能公之于众并继续传承下去,从统治者和史巫的核心机密转成天下皆知的知识,而不会中途被灭失?孔子当然要煞费苦心,并附上了他整付身家性命一世英名,宁可做了半个史巫。事实上也因此躲过了秦皇焚书,基本保持了原貌。
吾与史巫同归而殊途,这话在系辞里也有近似的~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大概万宗归一的意思。孔子为何晚而才喜易?他作春秋,应该对史巫为诸侯作占的事很清楚,鲁国也保留了一部分易象,为何直到近七十岁返鲁,才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假我数年的意思很明确,是叹息没能在五十岁之前得到易。 这种情况的正确解释需要重新定义周易,历来均视周易为筮书,八卦是用来作筮占的一套符号,也都只在占卦里打转转。被掩盖了真相的是易传近似史书,重点在于记载了史前结绳而治的历史,及八卦的起源和构成。这是远早于卜筮的,是易的根脉。所以孔子自责的话其实是指他有意编辑润色易传,令后人迷失在筮书里。而且易的象很可能是老子与孔子所隐匿不传的。时至今日仍没有人知道到底易的象是什么,如何能以制器者尚其象。孔子不是史巫,已有的证据指向是他最后一次适周问礼于老子时,由老子所传并告诫他~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天地人都是变化不均匀的电磁场,只是大小而异。 万有力与电磁力的统一是:物体(粒子、星球)之间不但有引力还有斥力,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换,都是电磁力,质量也跟随变化。中子、原子是带电的,物体是带电的。物体内外都有变化的电参数,还有变化的机械参数。能解释太多的现象,包括人类社会现象。宇宙、地球、动植物是个大化工厂。 黑洞是一台非常大的水泵(风机) 真空有电流 时间是事物变化过程! 光内外同样有引斥力及转作用 宇宙有平衡法则 从黑洞到量子,再到人都会纠缠,规律
孔骗子自己就是制造教条迷信PUA这些东西的能手
我精通所有的易经玄学[得瑟][得瑟]
所以如说卦里乾为天,乾为首等等,如序卦里受之以需,饮食必起纷争所以受之讼之类的,莫名其妙的部分,却是孔子真正要处心积虑保存下来的极其古老珍贵的上古结绳而治的史料。这部分的命运如果不是依附于周易与孔子,即便未遭秦火,大概率也会被后人当成糟粕所摒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