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现军:新能源商用车进入醇氢时代将是必然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4-10 17:30:56

第一商用车网 张显

“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时代底色。而甲醇作为潜能巨大的清洁能源之一,已被众多业内人士视为能源转型的重要战略方向。

近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的通知,加快报废高耗能高排放老旧货车,对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给予资金补贴。值得注意的是,相比2024版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政策,2025版政策对报废更新的货车范围删除“柴油”二字,意味着报废及新购补贴都涵盖醇氢商用车。可以预见,在新版以旧换新政策助推下,对于醇氢商用车的市场推广,无疑是巨大利好。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商用车是甲醇应用最佳载体

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不断加速,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化,汽车行业的新能源化、智能化成为中外车企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同时,发展新能源商用车已成为促进我国社会能源结构转型、降低对外石油依赖、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

在商用车新能源化的大背景下,甲醇燃料在商用车领域的广泛应用已是大势所趋。甲醇燃料具有燃烧高效、排放清洁、可再生等特点,是众多新能源、清洁能源中唯一常温常压下为液态的能源,使用安全便捷。可以说,甲醇商用车可以解决目前商用车新能源化过程中面临的大部分问题。

甲醇规模化应用于商用车,既能解决国家能源安全问题,也可以快速解决商用车减碳难的问题。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在吉利二十余年甲醇技术积淀的基础上,探索出了极具品牌特色的醇氢电动技术路线。醇氢电动技术被认为是商用车新能源化发展的最优解,是甲醇和电驱各自优点相结合的成果。其在纯电动架构的基础上,把甲醇作为能量来源,高效率增程器随时在线补电,完美解决新能源商用车的续航和效率问题。

作为醇氢电动领域的先行者,远程在该领域已有丰硕成果。目前,远程打造了极具品牌特色的醇氢动力技术路线,实现了从1.8L-15L醇氢发动机排量和100-600马力的工况全覆盖,并先后推出了醇氢电动动力链和面向未来的醇氢电一体动力链等多种动力类型,解决了新能源商用车的全场景适应性问题,覆盖从漠河到吐鲁番,从平原到高原的国内所有使用场景,以实践证明商用车是甲醇应用的最佳载体。

在商业化方面,远程已经推出了醇氢电动重卡、轻卡、客车等产品,全面覆盖干线物流、短途运输、城市配送、工程用车、城市公交等场景,满足用户多场景、多工况、多地域的需求,技术成熟度及投放规模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多重优势 助力远程打造醇氢电动技术路线

受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醇氢电动产品的商业化之路一直鲜有大的开拓。作为国内率先聚焦新能源领域的商用车集团,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不同于其他商用车企,没有定位于传统燃油车,而是专注布局醇氢领域,背后有何原因?

对此,范现军在电动百人会论坛(2025)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商用车新能源从纯电动、氢燃料到混动,到现在远程主导的醇氢电动技术路线,目前已有其他主机厂逐渐进入醇氢电动领域。其实,这是一个必然趋势。”

商用车新能源化已成必然趋势。首先,从国家层面和能源的角度,范现军认为,甲醇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能源形式;其次,从物流行业本身,随着物流的规模化运行趋势,未来对车辆、智能化和技术路线的需求,就要从整个成本的维度去思考。从行业维度来说,最关注的就是满足场景和工况需求。而混动产品购置成本要增加50%-60%,能耗降低也就是5%-8%,导致TCO优势无法在车辆全生命周期实现;氢能虽然相对理想,但是制氢-运氢-储氢-加氢全环节的高昂成本,让氢燃料汽车的推广困难重重;纯电冬季电池衰减严重,续航制约了长途运输。“只有醇氢电动的独特优势,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些痛点,加快商用车新能源化的进程。”

范现军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醇氢电动的突出优势:第一,当前中国甲醇占全球产能60%,是全球最大的甲醇生产国和使用国。不仅能够自给自足,还有自主定价权,具有资源禀赋优势。

第二,醇氢电动是能够满足商用车全场景、全工况需求,尤其是低温环境下续航稳定性,同时兼顾环保和安全性的新能源商用车技术路线。“醇氢电动对比国六柴油车,大幅度降低排放,PM污染物降低98%,一氧化碳下降88%,氮氧化物下降82%。同时,醇氢电动技术路线,不管是短途还是长途,不管是高温还是高寒,不管是平原还是山区,所有的工况都能满足,续航可以超过1500公里。并且它的燃料特性里面有氧原子,在高原地区能够解决动力不足的问题。”

第三,醇氢电动是能够为客户带来综合解决方案价值最大化,带来更好收益、更优TCO的新能源商用车技术路线。“用户最关注的就是成本,综合成本来说,甲醇的成本最低,比如柴油和汽油价格都在7元上下,综合电价每度大概要1.2元,但甲醇燃料价格比较平稳。整体计算下来,这几种能源形式甲醇经济性最好,能给用户带来最高收益。”

范现军还详细列出了经济账:搭载醇氢电动的49吨重卡,百公里醇耗72升,按照每升甲醇2元计算,百公里运营成本是144元;同样49吨氢燃料重卡,百公里消耗氢气8公斤,氢气按每公斤35元来算,百公里燃料成本是280元;49吨的纯电重卡,百公里至少用120度电,即便按每度电1.2元计算,百公里运营成本也是144元。而醇氢电动重卡购车成本不超过55万元,纯电重卡购置成本约65万元,是醇氢电动重卡的1.2倍,氢燃料重卡购置成本120万元,是醇氢电动购车的2.2倍。

醇氢电动的优势固然明显,可对于远程来说,让用户能切实体会到利好才是最重要的。范现军介绍道当前我国有超过12万座的汽柴油加注站,甲醇加注可以在此基础上改造利用,每座改造费用约10万元。远程与中石化、中石油合作改造的甲醇加注站已经在多地运营,截至目前,全国重点区域和重点路线已经建设600座甲醇加注站。范现军预计,到2027年底将建成4000座甲醇加注站。“按照产品续驶里程,重卡1500公里、轻卡1100公里,4000座加注站能够覆盖全国运营区域,实现加甲醇和加油一样便捷。”

结语

专注布局醇氢领域,也预示着其将成为助推远程领先发展的动能。相信随着技术的突破,绿色甲醇与电动技术通过醇氢动力系统高效驱动商用车绿色转型,开辟氢燃料更高价值商业化应用路径。远程打造的醇氢零碳动力解决方案,将成为中国特色的绿色运力解决方案。

0 阅读:38

第一商用车网

简介:提供商用车、卡车、客车、新能源及零部件咨询和行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