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万万没想到1):久违的赚钱效应,“好基金”开始扎堆出
随着近期权益市场的回暖,主动权益型基金的赚钱效应显现,一批优质基金开始脱颖而出,为投资者带来了久违的收益体验。牛市是否已经到来,我们不得而知,但“好基金”的出现,绝非偶然。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收益超50%的主动权益型基金有175只,主要集中在科技行业基金中。当前市场和投资者还处在怀疑的阶段,犹豫不决。这不禁让人想起约翰·邓普顿的箴言:“牛市在悲观中诞生,在怀疑中成长,在乐观中成熟,在狂欢中死亡”。

02
万万没想到2):占比达4.15%,或是主动权益型基金收益放量的奇点
“好基金”的扎堆出现有一定的历史经验,当过去1年主动权益型基金收益超50%的数量占比突破4.15%,往往是市场从Beta行情,逐渐走向alpha行情的标志。此时,市场已经历过估值修复的补涨行情,开始寻找行情的主线,并逐渐走向分化。2013年以来,“首次突破”的现象共出现过四次,分别是2013年9月、2014年12月,以及2020年4月,每一次都对应着市场赚钱效应的提升,以及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持续创新高。

03
万万没想到3):买beta的同时,更要重视alpha,布局时刻或已来
今年以来,过去1年主动权益型基金收益超50%的数量占比突破4.15%。以史为鉴,当“首次突破”现象出现时,主动权益型基金在未来一年创下历史新高的占比能达到85%以上。当然,2013年9月主动权益型基金未来1年创历史新高的占比较低,但后视镜视角下,把时间拉长到2015年,布局时刻依然是成立的。事实上,2025年以来,主动权益基金的alpha已经在显现,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收益,已经高于万得全A和指数型基金的平均收益。

04
万万没想到4):当50%成为可能时,主动权益型强势基金或是可以追的
“冠军基金魔咒”是资本市场的一个奇特现象,也导致很多投资者有不能买强势基金的固有观念。但事实上, 在市场赚钱效应初现的阶段,强势基金确实可能延续其优异表现。这种现象源于市场趋势的惯性和基金经理的能力延续。在上涨行情初期,强势基金往往已经建立了优质持仓,能够充分受益于市场回暖。
数据显示,在过去四次“首次突破”中,主动权益型基金,在未来一年创下过去1年新高的占比均超87%。且普通股票型基金,未来一年创下过去1年新高的比例达到100%。但仍然需要关注的是:无论在何时,都要坚持"买得好"比"买得早"更重要。

05
万万没想到5):久违的赚钱效应下,增量资金或许已经在路上了!
历史数据揭示了赚钱效应与增量资金入场的密切关系,往往呈现出良性循环的特征。当主动权益型基金过去1年收益超50%的数量占比突破4.15%时,无论是新发基金规模还是老基金的净申购都会出现显著的上升。这种正反馈在2014年、2019年、2020年均出现过。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会押着相似的韵脚,资金入场的正反馈还远么?

06
三年熊市铸就了坚实的底部,“9·18”以来个股也在创新高
经过2021-2023年的充分调整,A股市场已经构筑了坚实的底部。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宏大叙事推动A股重估,这些因素共同为新一轮行情奠定基础。
数据上看,2024年9月以来,很多股票不断在创新高,即使没创新高,也很少有个股跌回到原处的。仅有4%的个股相对于9月低点出现了下跌,96%的个股实现上涨,且有36%的个股涨幅超过50%。而在行业层面,开年以来A股“创新高”数量前三大行业分别为机械设备、计算机、电子;“创新高”数量占比前三大行业分别为商贸零售、传媒、纺织服装。

07
股票市场向来不缺“波折”,但投资的核心是顺势而为
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是其固有特征,但上升趋势中的短期波动往往让投资者望而生畏,如果过度关注短期波动可能错失长期收益。历史数据显示,市场赚钱效应显现后的调整,往往孕育着新的投资机遇,这种"牛回头"行情为投资者提供了难得的布局良机,也是优质标的的“黄金买点”。正如投资大师彼得·林奇所言:“股市的波动不是风险,而是机会”。

08
春节以来的认知变迁中,中国权益资产上演重估的宏大叙事
中国权益资产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认知重构,主要围绕科技资产重估、外资回流和企业信心三大逻辑展开。一是,DeepSeek等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的崛起,标志着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资本市场对科技板块的估值逻辑发生根本性变化,从单纯的概念炒作转向对技术落地和商业化能力的重估。二是,外资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意愿增强,2025年以来港股相对于A股,表现更强劲;三是,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召开释放出积极政策信号。这一系列积极变化,推动中国权益资产迎来价值重估的历史性机遇。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富国基金不保证基金投顾组合策略一定盈利及最低收益,也不作保本承诺,投资者参与基金投顾组合策略存在无法获得收益甚至本金亏损的风险。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基金投资顾问机构存在因试点资格被取消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