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今天比世界上任何国家历史的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于取得消灭贫困的最终胜利,贫民院正在烟消云散,我们尚未达到目的,但只要我们继续执行过去八年的政策,借助上帝之力,贫困从美国消失将指日可待。
——克拉克·胡佛
1928年,美国总统卡尔文·柯立芝任期结束,他宣布不再连任,柯立芝的政绩是他的任期内美国经济取得了梦幻般的发展,他的施政理念是:总统最好多睡觉,少去干预市场。
也许是认为当总统耽误睡觉,柯立芝决定不再寻求连任,并将接力棒交到了昔日合作伙伴胡佛手中。
由于柯立芝时代美国经济成就太过耀眼,拥有柯立芝背书的共和党候选人胡佛以444对87票的悬殊战绩击败民主党候选人成为美国地31任总统。
刚刚担任总统的胡佛信心满满,承诺在他的任期内大多数美国人车库里都会多出两辆车。
然而历史就是喜欢跟人开玩笑,雄心勃勃的胡佛从昏昏欲睡的柯立芝手中接过的却不是大繁荣,而是大萧条。
这场席卷全球的可怕经济危机直接摧毁了美国和世界多数国家的经济基础,罗斯福上台后通过一系列暴力调控手段才稳住了美国经济。
然而,一时的救济和调控似乎并不能彻底解决美国社会所面临的经济问题,1937年,新的经济危机再次席卷美国,美国工业产值一度下降近3成。
但是,此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目光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同一时刻,日本少壮派军官已经急不可耐地策划着全面侵华,纳粹德国已经公开撕毁《凡尔赛合约》,准备在欧洲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种种迹象已经表明,日本、德国等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对于国家所面临的经济问题更加一筹莫展,只能寄希望豪赌一场战争。
此时的罗斯福总统应该已经感觉到,罗斯福新政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但是没关系,只要新政还能调控美国的社会矛盾而让美国不至于不得不选择战争这条道路,那些经济实力比美国更弱的国家就会率先支撑不住而发动战争。只要美国后介入战争,就能在别人的战争中获利,在资本主义世界的这场吃与被吃的游戏中,美国大概率会是刀俎,而非鱼肉,并且在最后时刻吃下最多的份额。
帝国雄心1919年1月,来自27个一战战胜国的代表齐聚巴黎,他们准备展开一场瓜分战败国的盛宴。
在谈到德国赔偿问题时,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建议:法国获得德国赔款的50%,英国获得30%。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愤怒咆哮:不行,绝对不行,我们法国在战争中损失最大,我们要58%。
劳合·乔治也拍桌大喊:不行,太过分了,我们英国绝对不同意。
一旁冷眼旁观的美国总统威尔逊看着两个垂老帝国的领导者卖力表演,轻蔑地表示:我们美国一分钱也不要。
劳合·乔治和克里孟梭错愕之际,威尔逊图穷匕见,他抛出了解决战后问题的《十四点原则》,并公开提议民族自决。
威尔逊的话讲得漂亮:为了避免灾难再次发生,未来世界应该是公理战胜强权。
但这些话却让英法两国领导人听得胆战心惊,民族自决原则的目标直指世界殖民体系,美国已经展现出了取代英法领导世界的野心,作为老牌霸主和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殖民国家,英法两国又岂能让威尔逊得逞。
三方你来我往,相互扯皮,威尔逊大多关于重建社会秩序的构想都胎死腹中。
然而,世界自有其运行规律,即便英法两国的领导人以高超的政治外交手段避免了世界霸权立刻落入新崛起的美国手中,但此时早已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的美国的影响力仍不可避免扩散到世界各地。
以美国为核心的金融、工业、贸易大网正缓缓铺开,世界各国,甚至包括英法在内都不可避免被这张大网网络其中。
作为这张大网的中心,美国经济运行良好时,一战后的世界格局虽然扭曲,但总还能过得下去,一旦美国经济出现重大问题,世界形势便将出现重大变故。
纳粹的毒瘤1923年1月11日,法国悍然出兵占领德国鲁尔工业区,鲁尔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有着德国心脏之称,如果鲁尔工业区被法国占领,相当于要了德国半条命。
但法国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什么问题,他们给出的理由很简单:欠债还钱。
巴黎和会令德国背负了沉重的战争赔款,但战后的德国经济一蹶不振,马克疯狂贬值,一根面包要卖到50万马克,这样的德国根本无力偿还协约国战争赔款,作为德国的最大“债主”法国表示如果没钱就割地。
虽然法国割德国鲁尔工业区抵债的闹剧最终以法军撤出鲁尔而告终,但德国的经济问题依旧没有解决,德国的经济问题主要概括为两个方面:没钱,没订单。
而这两样恰好美国都有,此时的美国正值“咆哮的二十年代”,在睡神总统柯立芝的“正确领导”下,美国资本市场空前发达,消费欲望空前旺盛。
于是华尔街大佬们将目光对准了正在战后重建的德国,认为这里有利可图,大量资金涌入德国,德国工业得以重新启动,德国生产的产品再卖往美国,德国获得利润偿还美国借的钱,一切看起来还挺美好,如果这套逻辑能够一直玩下去,假以时日,德国早晚会走出战后的阴霾。
但1929年,美国大萧条爆发,为了保护美国企业,胡佛总统不得不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德国工厂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大量企业倒闭,工人失业,面对这一切德国共和政府一筹莫展。
在这样天下大乱的背景下,小胡子从幕后走向前台,他以煽动人心的口号登上权力之巅,但是拥有最高权力的希特勒同样必须面对这样的问题:德国怎么办?
希特勒的办法是反正还不上钱,索性杀了债主,对国内他大肆屠杀犹太人,靠政府公开洗劫犹太人换来的钱,希特勒以国家干预的方式疯狂发展军工产业,大量的军工订单意外让德国人的就业问题得到极大缓解,一些德国人竟高兴地认为希特勒会魔法。
但是,以国家手段给企业军工订单解决失业问题,这是一个不符合市场规律而又十分低效的方式,注定不会长久,期间纳粹政府还向世界各大金融机构(当然,美国的为主)申请了大量贷款,但以希特勒那个花钱的节奏,德国一百辈子也不可能还清借的钱,当然,希特勒也没打算要还。
当1937年,美国再次被经济危机困扰时,德国经济却因为希特勒不计代价的扩充军工而取得了表面上的繁荣,尽管这种繁荣不可持续,一旦没有外部输血整个系统立刻崩掉。
当罗斯福还有办法通过国家调控的方式解决美国经济问题的时候,希特勒已经在面临一个发动战争,或者国家崩溃的选择了。
饥不择食1931年9月18日,石原莞尔等日本关东军中下级军官准备策动“干一票大的”。
针对石原等人的计划,日本高层嗤之以鼻,深刻研究中国历史的日本高层早已认定:日本侵略中国只能靠蚕食,不能玩鲸吞,面对激进的军部人士,日本文官集团十分瞧不起:就凭他们那几个人,也想打败东北军?
但尴尬的是,石原等人赌赢了,张学良指挥的20万东北军不战而撤,日本几乎兵不血刃拿下东北大部分地区。
石原等人的举动让日本沸腾了,他们似乎看到了日本打破”困局“的希望。
日本被困在了一个什么样的局里呢?
日本是一战战胜国,但是一战后,日本经济却面临衰退,因为一战期间,英法德等主要欧洲国家都在忙于打仗,生产受到巨大影响,而远离欧洲主战场的国家,却可以凭借稳定生产的优势获得订单,美国吃得满嘴冒油,日本也能跟着喝点汤。
但是,一战结束了,欧洲各国的生产也跟着恢复,日本这个帝国主义中的“薄弱环节”处境尴尬。
日本绝望地发现,虽然发展了几十年,但是自己仍是列强中食物链中最低级的那一环,日本的绝望是有道理的,美国作为列强食物链顶端,要科技有科技,要工业有工业,要能源有能源,英法科技尚可,工业差那么点意思,靠着殖民地维持,能源也不缺,而日本除了工业能力还行之外,要啥没啥。
人在绝望是可能会发疯,日本就是,因为没资源,日本决定去抢,抢谁呢?当然是中国。
怎么抢?其实日本人很清楚,一口吃下整个中国不现实,得吃一口消化一段时间,再吃一口,慢慢蚕食。
将东三省抢到手后,策划九一八事变的石原莞尔竟跳出来大声疾呼:别继续刺激中国,先“消化”东北。
但是,轻松拿下东北给日本带来的狂喜还没持续多久,日本人就惊讶地发现,那条套在自己脖子上的绳索并未放松。
日本的计划是以战养战,但当时的东北尚未发现大油田,侵略东北确实让日本获得了大量粮食,但是对于发动战争所需要的石油、钢铁等,日本还得依赖外部进口,最主要的卖主毫无疑问是美国。
而美国通过掌控钢铁石油的价格,把日本死死勒住,抢劫中国得来的利益,很多被美国以出售钢铁石油的方式赚走了,日本以极端残忍的方式攫取了侵略利益,结果是美国吃肉,日本喝汤,而拿大头的美国不用去侵略,不用死人。
用从美国买来的钢铁石油制造武器继续侵略,似乎可以攫取更多侵略利益,但是这些利益又会被美国以钢铁石油的方式赚走,这是个死局,但是已经赌红了眼的日本明知是死也要往里闯。
日本早晚会向把他们牢牢捆住的美国发起死亡冲锋,这一点,美国知道,日本也知道美国知道,美国也知道日本知道美国知道,但魔幻的是,他们依旧在做着生意。
日落帝国1921年11月21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英方代表与阿方代表签订协议,英国正式承认阿富汗独立。
这场打了大半个世纪的不义之战,终于以“大英帝国”撤出而告终。
在败走阿富汗前,维系大英帝国的世界殖民体系早已开始动摇,大英帝国因殖民地而生,也正在因殖民地而死。
世界殖民体系建立以后,英国就在本土与殖民地之间建立起一道贸易壁垒,凭借关税壁垒,英国商品在英属殖民地横着走。
关税保护了英国企业的利润,但是也让英国企业失去了参与市场竞争的动力,与其费劲巴拉更新技术,提升效率,不如拿些钱去疏通与殖民地总督的关系,这样钱来得又快又轻松。
但命运的一切馈赠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码,在英属殖民地关税壁垒下沉醉的大英帝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被美德两国超越。
一战后,被保护的太久的英国商品在与美国商品的竞争中全面落败,这才是美国总统威尔逊敢于在巴黎和会上告诉英法两国领导人,德国的战争赔款,美国一分也不要的原因。
巴黎和会上,威尔逊总统提出的民族自决的主张固然被英法两国从中作梗而否决,但是为了安抚威尔逊,英法两国同意给予美国商品更低的关税,美国商品得以在一战后横扫全球,美国的资金得以在一战后流向世界。
尽管美国没能借助巴黎和会一举取代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但世界各国的主要经济活动就是在围着美国转,英国的国力早已支撑不起它的地位,英美两国间只剩一个交接仪式。
饥饿盛世1932年,苏联加盟国之一的乌克兰境内正在发生一场罕见的大饥荒,事后统计,在这场大饥荒中被饿死的人可能达到300万。
但饥荒只是苏联这个庞大国家的一面,如果前往苏联的大城市,你会发现这里的机器正在高声轰鸣,这种机器轰鸣,工厂高速运转的景象在彼时的欧美各国都并不常见。
后世的人这样总结这段时期内苏联境内的工业化奇迹:斯大林模式让苏联在10年内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近百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人类历史上罕见工业奇迹。
人人都喜欢奇迹这个词,但理性又会告诉人们,奇迹并不那么容易出现,每次奇迹出现都必定都巨大的历史机遇。
这段时间,苏联在疯狂的出口粮食,购买机械,但直觉告诉我们,仅凭出口粮食的钱绝不足以购买到如此之多的机械。
苏联在全国各地都发生不同程度的饥荒的背景下,仍要出口粮食赚取外汇,是因为此时的苏联正赶上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窗口:大萧条。
资本主义国家的大萧条,对于苏联来说确实莫大的机会,大萧条导致欧美国家的工业设备和生产线明显过剩,巨额亏损让欧美企业主们急于将多余的设备出手变现,而在全世界都过剩的背景下,只有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原因承接这些设备和生产线。
《资本论》告诉人们资本主义无法避免经济危机,但是如此烈度和规模的经济危机确实闻所未闻,面对这才危机,世界最大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都处于一种应激状态。
美国企业主怕危机迟迟不结束,所以近乎不计代价地出售自己的设备,苏联则害怕这次危机短期内结束,所以近乎不计代价地接收这些设备,最疯狂的时刻,美国资本把钱借给苏联这个发誓要埋葬资本主义的国家,等到苏联完成工业化,有钱了再把钱还给美国。
美国的大萧条让苏联的工业化走上快车道,美国不但在影响资本主义国家,也在影响社会主义国家。
战争悖论《战争论》作者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政治又是经济活动的具体体现,沿着这条理论推导,大致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国家之间的竞争,经济领域打不过的国家,在战争领域大概率更打不过。
让我们再把视线移回二战前,彼时,美国经济实力最强,面对经济危机,尚能通过调控手段让国内经济不走向全面崩溃,英法靠着殖民地输血,勉强维持不崩,空有工业能力,资源和金融都被美国拿捏的德国则决定放手一搏,而那个资源、工业、金融都不怎么样的日本,是资本主义世界中的最薄弱环节,只能寄希望于不怕死和赌国运。
然而,一个残酷的真相却是:工业时代的战争,打的就是经济实力和工业实力,在拼经济的时代比拼的东西,到了战争年代比拼的还是这些东西,当然,日本人和德国人认为战争年代自己有个额外的优势:自己更不怕死。
但是现实有时就是这样残酷:绝对实力差距的鸿沟,是用自己国人的命也填不平的。
当美国西海岸的造船厂开始轰鸣时,日本就不会再有任何机会,没能第一时间拿下莫斯科,又没能占领斯大林格勒抢下巴库油田,纳粹德国就只有死路一条。
二战前夕,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出现巨大问题,可悲的是连最强的美国也难以完全靠自己走出经济危机,更可悲的是,美国不用真正解决经济危机,因为一定会有其他国家先挺不住,然后发动战争,然后被美国打败,以这样的方式帮助美国解决经济危机。
政治需围绕经济活动展开,而战争又是极端的政治,战争是经济问题无法调和后所采取的极端手段。经济是综合国力的最主要体现,而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双方综合国力对比。
如果一定要问造成几千万人死伤的两次世界大战告诉了人们怎样的道理,那么这个道理应该就是:如果经济领域出现问题,就要老老实实在经济领域解决,在经济竞争中落败的一方如果指望靠战争翻盘,结果往往是输得更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