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纸相关的另一些话题(五)

五色石文斋 2022-11-04 10:24:35

蔡伦邮票“错票”

邮票是写着诗句的乡愁,也是满载着思念的船票。

乡愁

蔡洁女士讲,她已有快40年的邮龄。

集邮是她从上中学时就开始的。几十年来,她收集的邮品,包括邮票、首日封、明信片、航空信封、纪念封、邮资封、原图卡、小全张、小型张、小本票、纪念邮戳、邮柬、邮折等不下十万枚、套。她还订阅了《邮花》《邮讯》《邮声》《邮谭》等邮刊,并自名自己的邮品为“南岳邮苑”。

这些年,她也多次参加了“集邮之乡”华夏第一邮邑,中国唯一因“邮”得名的城市江苏高邮举行的集邮博览。

即便这样,蔡洁笑着说,她仍算不上是集邮家,只能叫集邮爱好者、邮迷。

邮票自1840年英国印发世界首枚“黑便士”起,邮票这一小精灵就产生着双重价值,是“国家名片”,是“微型百科全书”。

蔡洁说,一号邮品类,像1878年清政府发行的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一整版拍出561万元,全套大龙、小龙、蟠龙邮票高达2000万元。中国最贵邮票排行榜前十,只要拥有一枚就是土豪。

集邮是一种自发的国际性娱乐活动。通过收集、整理、鉴赏、研究各种邮品,蔡女士不仅掌握了中外很多历史、地理、花草鱼虫以及人文等相关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禅静的情趣和修养。与其说是集邮,不如说是收集艺术、收集文化、收集生活、收集心絮。

在她收集的邮品中,最具价值的还算蔡伦邮票“错票”。

她说,1955年,邮电部发行了第一组《中国古代科学家》纪念邮票,志号为纪33,全套4枚,介绍了天文学家张衡、数学家祖冲之、天文学家僧一行和医学与药物学家李时珍。设计孙传哲。

1962年,邮电部又发行第二组《中国古代科学家》纪念邮票,志号为纪92,全套8枚,设计还是孙传哲。分别推出了另4位古代科学家:东汉造纸术发明家蔡伦、唐医药学家孙思邈、北宋地质专家沈括、元天文学家郭守敬。其中,蔡伦邮票面值4分。

蔡伦邮票错票

蔡伦出生年份无以考证,著名邮票设计大师孙传哲在设计蔡伦头像邮票图稿时,又必须在邮票上注明,只能在“公元”两字后注上“?”,以示不可考之意。不想,一时疏忽,将“公元?”笔误为“公元前?”,写成了“公元前?~121年”。

一字之差,蔡伦成了公元前生人。即便是公元前1年出生,到公元121年去世,这位随着在公元1世纪门口诞生的伟大王朝做出伟大贡献的蔡伦也是“花甲重开”的老者。一万个不可能!

历史给了蔡伦又一次错误,也给了蔡伦又一个高度。

邮票图稿经层层审查却一路畅通,直到北京邮票厂工人在打样时才发觉。糟糕的是,在左边50枚中第16号票位的印版,补救时竟漏修了一个“前”字,造成每一印刷全张,即两版100枚中,依然有一枚带“前”字的蔡伦错票。

这些错票在1962年12月1日正式发售时,才又被细心的集邮者发现,邮政部门当即喊停,收回销毁了一部分。

这就很有意思了。这枚有“前”字的蔡伦错票最终还是流入社会,将成为经典的错版邮票而价值连城,被幸运的集邮者第一时间收藏。天上掉馅饼,是要稳赚了。

财富是怎么产生的,就是这样产生的!

但如果设想,一时穷困潦倒的齐白石大师,要是用一幅大白菜的写意画换你架子车上的几棵大白菜,恐怕,你怎么也不会成交。

有时,错误不见得都是坏事,坏事才是坏事!

文革后,天津某集邮公司恢复业务,接到当地邮局移交的一批清理库存的邮票,被作为集邮邮票整理出售。由于工作人员业务生疏,将含有这枚“公元前”蔡伦错体邮票公开出售10余天。共售出纪92《中国古代科学家》1300多套,也就是蔡伦“前”字错票又流出26枚,造成中国集邮史上一件重大新闻事件。

这26枚,即就人手一枚,二十年后就是26个大红包。倘若是人手两枚或者多枚呢?因为当初只是几分钱购买的一张小小的邮票啊!这些人,注定是上天要报答他们。

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

蔡伦错票只占正确邮票印数的1%,集邮界简称“公元前”。存世量数千枚,整版票存世几十枚。王元儿、余继明编著的《中外珍奇邮品目录》(1993年版)定等级为七级,参考价1500~3000元。1988年2月,香港鉴珍有限公司举行拍卖会,1件“公元前”新横双连,包括1枚正常票,以4500元港币拍出。1993年11月北京邮品拍卖会,1枚“前”字旧票底价1200元,以3450元成交。

财富是怎么积累的,就是这样积累的!

多年,股市、房地产一直是“第一财经频道”和“天字一号”资金池。集邮业也不甘落伍,跻身其中,玩得风生水起,一路飙升。以致使持有者钵满盆满,仍不收手。

但谁也不曾想到,“错票”也能炒!就像炒期货,买涨也能买跌。原来,它博取的就是溢价,玩的是“期”而非“现”。

1995年9月北京邮品拍卖会,1枚“前”字蔡伦错票以2.1万元成交。1997年春季集邮报社邮品通讯拍卖时,1枚“前”字蔡伦错票底价2万元。1997年11月,上海邮品拍卖会,一个新方连,含1枚错体“公元前”,以6.1万元卖出。

更为吊诡的是,1998年5月,中邮大地安徽拍卖会,1枚“前”字错票底价3万元;同年同月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1个含“前”字蔡伦错票纪92整版票底价8万元;同年6月中邮大地第4期月末拍卖会,1枚“前”字蔡伦错票,最后以8.9万元成交。

财富是怎么疯狂的,就是这样疯狂的!

这一切,似乎来得如此不真实。邮票还是邮票吗?这小精怪,谁见了都会被拨动心弦。

转瞬,两个10年过去了,1枚纪92“公元前”蔡伦错票和该张50枚整版蔡伦邮票,它的拍卖价不知道又蹿升到了多少?当然,不排除冲高回落。

引领文明前行的造纸术,冥冥之中,一个“前”字又放出卫星。这是不是蔡伦拉动的又一波文化产业浪潮?是不是蔡伦在20与21两个世纪之交创造的又一个神话?

如果蔡伦在岁月深处有知,当他知道我们用画着他的肖像作为寄托乡愁的信物时,他一定很感动。可是,当他知道文化因一种形式走向另一种形式,却因一个错误走向另一个错误,他一定又很尴尬!——他会说,这一定是个误会。

世界第一枚“黑便士”—— 英国女王头像邮票

常常怀揣着乡愁的蔡洁女士也深深感到,文化也有误区。

世界需要多元,文化需要正能量。精彩处,自有掌声!

(《蔡伦纸话》选编九十九)

(文/沙鹭)

欢迎走进“五色石文斋”。如果您喜欢,请点击关注,也欢迎您分享、评论。在这里随时有精彩的文章发布。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