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丹字孙卿,冯翊栎阳人也。少学长安。
译文:景丹字孙卿,冯翊郡栎阳县人。年轻时曾在长安求学。
王莽时举四科,丹以言语为固德侯相,有干事称,迁朔调连率副贰。
译文:王莽执政时期推行四科取士期间,景丹凭借能言善辩的才能被举荐,担任了固德侯国的国相,景丹在任上以有办事能力而著称,后来升任为朔调郡连率的副职。
更始立,遣使者徇上谷,丹与连率耿况降,复为上谷长史。
译文:更始政权建立后,更始帝派使者巡行上谷郡,景丹与上谷郡连率耿况一起归降了更始朝廷,之后景丹又担任了更始朝廷的上谷郡长史。
王郎起,丹与况共谋拒之。
译文:王郎在邯郸起兵称帝后,景丹与耿况共同谋划抵御王郎的策略。
况使丹与子弇及寇恂等将兵南归世祖,世祖引见丹等;
译文:耿况派景丹与自己的儿子耿弇以及寇恂等人率兵南下归附了光武帝刘秀,光武帝刘秀接见了景丹等人。
笑曰:“邯郸将帅数言我发渔阳、上谷兵,吾卿应言然,何意二郡良为吾来!方与士大夫共此功名耳。”
译文:光武帝刘秀笑着说:“邯郸方面的那些将帅常常扬言我征发了渔阳、上谷的兵马,我本来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两郡的兵马真的为我而来!我正要与各位士大夫一起成就这番功名呢。”
拜丹为偏将军,号奉义侯。
译文:光武帝刘秀任命景丹为偏将军,赐予奉义侯的称号。
从击王郎将皃宏等于南栾,郎兵迎战,汉军退却,丹等纵突骑击,大破之,追奔十余里,死伤者从横。
译文:景丹跟随刘秀在南栾攻打王郎的将领儿宏等人。王郎的军队前来迎战,汉军开始向后退却,景丹等人指挥下属精锐突骑对王郎大军发起冲击,冲散王郎军,随手汉军追击逃窜的敌军十多里,敌军死伤遍野。
丹还,世祖谓曰:“吾闻突骑天下精兵,今乃见其战,乐可言邪?”遂从征河北。
译文:景丹率军凯旋后,光武帝刘秀对景丹说:“我早就听说渔阳、上谷的突骑是天下最精锐的部队之一,如今亲眼见所见,那兴奋之情简直难以言表啊!” 于是景丹继续跟随刘秀征战河北。
世祖即位,以谶文用平狄将军孙咸行大司马,众威不悦。
译文:光武帝刘秀称帝后,准备依据谶文任命平狄将军孙咸为代理大司马,对于一人事安排,光武帝下属群臣都表现的很不满。
诏举可为大司马者,群臣所推惟吴汉及丹。帝曰:“景将军北州大将,是其人也。
译文:光武帝迫于压力,便下诏让群臣举荐有资格担任大司马的人,群臣所推举的只有吴汉和景丹。光武帝说:“景将军是镇守北方州郡的重要将领,是合适的人选。
然吴将军有建大策之勋,又诛苗幽州、谢尚书,其功大。
译文:然而吴将军有献重大计策的功勋,还率军诛灭苗曾(曾任幽州牧)、谢躬(曾任尚书令)等势力,所以对比下来吴汉的功劳更大一些。
旧制骠骑将军官与大司马相兼也。”乃以吴汉为大司马,而拜丹为骠骑大将军。
译文:按照旧制,骠骑将军这一官职是可以与大司马之职相互兼任,是平级。” 于是刘秀任命吴汉为大司马,同时任命景丹为骠骑大将军 。
建武二年,定封丹栎阳侯。
译文:建武二年(公元26年),朝廷正式册封景丹为栎阳侯。
帝谓丹曰:“今关东故王国,虽数县,不过栎阳万户邑。
译文:光武帝刘秀对景丹说:“如今函谷关以东地区,过去分封过的郡国,虽然辖有几个县,但论富庶程度都比不上栎阳这样一万户规模的城邑。
夫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故以封卿耳。”丹顿首谢。
译文:富贵了却不回故乡,就如同穿着锦绣衣服在夜里行走无人知晓,所以朕把栎阳封给你。” 景丹听后,磕头致谢。
秋,与吴汉、建威大将军耿弇、建义大将军朱祐、执金吾贾复、偏将军冯异、强弩将军陈俊、左曹王常、骑都尉臧宫等从击破五校于羛(xī)阳,降其众五万人。
译文:这年秋天,景丹与吴汉、建威大将军耿弇、建义大将军朱祐、执金吾贾复、偏将军冯异、强弩将军陈俊、左曹王常、骑都尉臧宫等人一起率军,光武帝刘秀在羛阳击败了五校军,迫使五校军五万余人归降。
会陕贼苏况攻破弘农,生获郡守。丹时病,帝以其旧将,欲令强起领郡事,乃夜召入;
译文:恰逢陕地贼人苏况攻破弘农郡,活捉了当地郡守。景丹当时正卧病在床,光武帝因他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想让他勉强支撑病体去兼任弘农郡守的事务,于是在夜里将景丹召入宫中。
谓曰:“贼迫近京师,但得将军威重,卧以镇之足矣。”丹不敢辞,乃力疾拜命,将营到郡,十余日薨。
译文:刘秀对他说:“贼人已经逼近京城,只有将军这样有威望的人才能镇得住局面,即便将军现在卧病在床也足以震慑敌军。” 景丹不敢推辞,于是勉强支撑着病体领命,率军抵达弘农郡,十多天后景丹在军中去世。
子尚嗣,徙封余吾侯。尚卒,子苞嗣。苞卒,子临嗣,无子,国绝。
译文:景丹之子景尚继承了爵位,后被改封为余吾侯。景尚去世后,其子景苞承袭爵位。景苞去世后,儿子景临承袭爵位,景临没有子嗣,封国便因此废除。
永初七年,邓太后绍封苞弟遽为监亭侯。
译文:汉安帝刘祜永初七年(公元 113 年),邓太后又封景苞的弟弟景遽为监亭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