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死局(一),回到西楚可能会死,留在关中肯定会死

小龙评历史 2023-08-29 08:14:00

各位其他平台的搬运着们,别再搬运我的文章了,头条平台现在开启了自动维权,一旦你搬运我的文章,不是我找你维权,是头条平台自动找你维权,我想放过你都不行,别干费力不讨好的事,去搬运些流量水文,那赚钱更多。

2015年,美国共和党党内竞选辩论环节上演了一出“好戏”,之前几乎被所有人嘲讽的房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火力全开,狂怼另一位共和党党内候选人杰布·布什。

杰布·布什,前佛罗里达州州长,美国第41任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老布什)之子,第43任总统乔治·沃克·布什(小布什)之弟,布什家族是美国妥妥的政治世家,且相比于略显愚钝的兄长,杰布·布什的能力更为美国政界所接受,而他的对手唐纳德·特朗普不过是一个粗鄙的地产商,在政治领域,双方掌握的政治资源是严重不对等的。

但是特朗普却另辟蹊径,从杰布·布什的父兄执政的失误之处入手,猛烈批评布什家族,杰布·布什猝不及防,屡屡被特朗普怼得哑口无言,那场辩论后,特朗普在共和党内的支持率暴涨,并一路过关斩将入主白宫。

直到特朗普堂而皇之地坐上美国总统宝座,很多人依旧没想明白,出身名门的杰布·布什为何会如此轻而易举被政治素人特朗普击败。百年政治世家所积累的政治能量在竟然在特朗普的大嘴巴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国会山”事件后,特朗普消沉了一阵,布什兄弟也站出来批评了特朗普一波,但好景不长,随着特朗普展示出在选民中的旺盛号召力,布什兄弟再次被踩在脚下。

权力是个有趣而复杂的事物,在某些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某些重要因素能够在权力游戏中起到逆风翻盘的巨大作用,但是当特定的历史背景结束,权力的运行也得回到它以往的轨迹,风中飞起来的猪,得回到地面。

当然,有一种情况例外:风中飞舞的猪,本身就拥有一定的造风能力。只要风不停,我就依旧是最靓的仔,风中造风是个玩命的活,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但是权力的诱惑实在太大,很少有人能够甘愿让使自己起舞的风停下,自己回到地面,很多事情,一旦开始,就再难回头。

项羽,这个破釜沉舟,一举打断秦国脊梁的西楚霸王,正在面临着一个更复杂的局,当初帮他灭亡秦帝国的那种古老的力量现在挡在了他的面前,他要使出浑身解数与这股力量较量,只要理解了这股力量,项羽在之后做的一切几乎不可理喻的事就都能解释得通了。

汉二年(前206年),项羽已经压服了想当关中王的刘邦,时间不等人,新的大戏已经开场了,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项王只能入局。

关键的人

关于项羽,后世给出的结论大多是军事能力千古无二,政治能力宛若孩童,他们给出的结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第一,项羽在灭秦后没有自立为帝,反而恢复了腐朽的分封制,是政治上的短视。

第二,就算项羽不称帝,至少也应该在关中之地称王,秦帝国的历史已经证明了得关中者得天下,项羽无视客观规律,为了虚无缥缈的所谓荣耀坚持回到楚地,错失将来问鼎天下的机会。

第三,项羽过于残暴,在秦地杀人放火,还杀掉了义帝,让自己失去道德高地,最终招致失败的结局。

第四,将关中之地一分为三,分散了力量,让刘邦能够更加容易地还定三秦。

站在上帝视角评价历史人物往往会认为大家都是蠢货,但如果把自己代入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往往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在那场灭秦后的“分封大会”中,大家的目光往往都集中在项羽和刘邦身上,但是人们往往会忽略一个同样重要的人物:楚怀王熊心,那个后来被项羽封为义帝的人,某种程度上讲,项羽的一切反常举动,都是因为他的存在,理清了项羽与楚怀王之间的权力斗争,便明白了项羽所作所为的全部用意。

怀王之约

从法理的角度上讲,项羽在灭秦后分封诸侯是一种僭越,因为本该主持分封的是楚怀王,项羽是夺了楚怀王熊心的分封主位,但是项羽在夺楚怀王的分封主位的过程却很有意思,我们来看一看:

项羽灭秦后,请楚怀王主持分封诸侯,楚怀王同意了。

项王使人致命怀王,怀王曰:"如约。"

——《史记项羽本纪》

见怀王竟然同意了,项羽却立刻改变主意,与众将商量:当初为了灭秦,恢复了旧六国王室当吉祥物,但真正战场上杀敌灭秦却是咱们这帮弟兄,凭什么让他楚怀王来主封?不但不能让他主封,我们还得把他的地给分了,楚地可是好地方,我和弟兄们把他分了,其他在灭秦战争中出力的兄弟也有份,众将都说好极了。

乃尊怀王为义帝。项王欲自王,先王诸将相,谓曰:"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诸将皆曰:"善!"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

——《史记项羽本纪》

于是项羽将楚怀王熊心封为义帝,自己则占据了原楚国最重要的地区,称西楚霸王,包括刘邦等人在内的另外十八路诸侯都得以封王。

所有人各自回到封国后,项羽还以帝王得居住在上游为借口,强行将义帝迁到了长沙郴县。

项王出之国,使人徙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

——《史记项羽本纪》

发现没有,项羽与楚怀王在关于分封的问题上的表现很奇怪,大体是这样的,项羽请楚怀王主封,本来就是做个样子,他预估的结果是怀王说你项羽功劳最大,理应你主封,但是没想到,楚怀王竟然同意主封了。

项羽看给你点脸你还当真了,立刻反悔,不但夺了怀王主封之位,还把理应属于怀王的楚地给分了,这吃相确实是难看至极,但是项羽也没办法。

项羽在说服众将支持他夺了怀王的主封之位时反复强调一点:军功。

新旧贵族

军功是项羽最大的筹码,他是灭秦第一功臣,如果军功在战后价值体系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那么天下这块大蛋糕中最大的那一块毫无疑问要归属于他。

但价值的评判标准有很多,每个人都会试图让对自己有利的价值评判标准成为通用标准,屁股决定脑袋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在楚怀王那里一定有另一套标准:秦亡是因为无道,什么是无道,设立皇帝,不保留六国王位,如今你们能灭秦,是因为顺应天道,什么是天道,恢复六国王室才是天道,你们虽然有功,但也不能僭越到六国王位之上。

价值评判标准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如何让更多人接受你的价值评判标准呢?宣传只能作用一时,更加持久而有效的方法只有一个:分利益。

项羽关于六国王室与军功集团的论述其实就是他与这些手握重兵的将领的一种誓约:让楚怀王代表的以王室身份为主导的旧模式滚蛋,咱们弟兄们安排上以军功为主导的新模式,不白支持我,弟兄们人人有份。

项羽选择在此时向诸侯联军的首领们抛出这个建议很能勾起他们心中的欲望,因为此时秦虽灭,但是六国军队尚在这些将领手中,也就是说,此时他们手中还有巨大的筹码,此时跟着项羽干,他们成功的几率也最大。

后来项羽的分封也基本秉持着军功导向的分封方式,包括他自己在内的19路诸侯王中主要包括反秦军功集团和旧六国王族两个群体,这两个群体相比,军功集团拿了大头,原六国都被瓜分,且其中不好的那一部分分给了原六国王族,好的部分则分给了军功集团,可以说,项羽分封从本质上讲是以灭秦军功集团为核心的新贵族对旧六国王室为核心的旧贵族的一次权力清洗,但是由于此时军功集团掌握着最重要的筹码:军队,六国旧贵族们纵然心中不忿,也只能接受现实。

前文提到了项羽在亲自主持分封前,曾假惺惺地要请怀王来主封,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如果这次分封真的由怀王来主持,他又将如何分封这个天下呢?

事实上,怀王在之前已经给出过答案了。

怀王之约

项梁死后,怀王曾与众将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

这只是方案的一部分,完整的计划是:灭秦后,六国王族各自拥有自己的原来的国土,秦地作为战利品分给先入关中灭秦的那个人。

至于那些在战场上立下大功的战将,由于出身问题,除了先入关中灭秦的那个,都没有资格封王,他们只能等到分封完毕,回到自己的属国,让自己的王给自己封侯。

刚才已经说了,在价值体系选择这个问题上,所有人都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那个,除了楚国王族身份一无所有的楚怀王一定会将出身拔高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上。

在价值体系选择的这个问题上,很难说谁对谁错,大家都不过在强调对自己有利的方面罢了。

如果按照怀王的分封方式,毫无疑问,获益者是六国旧贵族,再加上一个先入关中灭秦的刘邦。

项羽的分封方式获益的是灭六国过程中的军功集团,此时,六国最精锐的部队都在各国军官集团手中,项羽为首的六国军功集团掌握着更大的筹码。反观六国旧王那个集团,除了一个刘邦,手里都没什么军队,只要项羽能够保证如今的六国军功集团与自己共进退,让自己的分封方案成为最终方案就十拿九稳,好,现在是核心问题:如何争取六国军功集团,答案还是利益。

项羽的分封也大体上符合这一观点,项羽分封的具体内容我们下一篇文章详细讲,这里拿赵国一例讲项羽的分封原则:

如果让怀王来封,那么所有赵地都是赵王歇的,但是在项羽的分封方案中,赵王歇只能滚到代郡当一个代王,赵国的国相张耳确实立有大功,封一个常山王可以理解,但问题是张耳的部下申阳也因为积极协助项羽作战而被封了个河南王。

在项羽的分封下,赵王歇与自己的部下以及部下的部下是平级了。

项羽大量拿走旧六国王族的土地分给灭秦军功集团,他这种分封方案有没有问题?当然有,旧六国王族的不满姑且不论,这些军功集团成员之间关于地盘划分这个问题上也一定会存在分歧,这些分歧也最终让项羽的分封方案在不到一年内就崩溃,但是这些都是后话了,在军功集团瓜分王族集团的这一整体问题上,军功集团是支持项羽的。

好,关于项羽分封,我们必须知道一个最最基本的事实,它是以取代怀王分封为前提的,且这种取代,是项羽与军功集团们私自定下的盟约,无论项羽说的是否有理,从礼法上讲,它都是一种僭越,所以对于项羽来说,最重要的事除了满足追随自己入关的军功集团的利益外,还有一点:得时刻注意压住怀王。

能量野心

压制住怀王这一方案要怎么实现呢?当然是拿走他手中的筹码,什么是一个人手中最重要的筹码呢?一个是军队,一个是土地,这两样是构成能量的最主要因素,一个人的野心大小,取决于他手上拥有的筹码的多少,拿走他的筹码也就同时抽走他的野心。

军队与土地,一样一样说:

先说土地,项羽与诸侯军将领密谋时明确说了,楚怀王无功,不但不能让他主持分封,还得把他的地也给分了,项羽自己所分的西楚之地,就是楚国领土中最大的一块,请注意一下项羽此举背后的用意:

第一,压住楚怀王(义帝),楚地中最大的一块蛋糕已经在我手中了,你就别有什么非分之想了。

第二,安抚其他诸侯军将领,各位兄弟请放心,我项羽要瓜分的是楚怀王那一块蛋糕,不会打各位的主意。

好,以上是项羽必须拿走怀王土地让他没有能量与自己对抗的逻辑链条,但还有一个问题,项羽拿走怀王的土地,是否一定要自己留下,他将怀王的土地分给别人,自己留在关中当王行不行?

很遗憾,不行,绝对不行,这么做的结果就是粉身碎骨。

锦衣夜行

《史记项羽本纪》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不知名)建议项羽,关中之地很好,适合称王,项王就不要回楚地了,在关中称王最有利,项羽说:富贵不回故乡,如锦衣夜行。

那个人于是很鄙夷项羽,说以前听说楚人不过是一群穿着衣服的猴子,现在看了项羽果然是这样,项羽很生气,把那个人给煮了。

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史记项羽本纪》

《史记》这段记载被后世用于讽刺项羽的短视,假使历史上真有这么一个建议项羽留在关中的人,那么项羽对他说的一定不是实话。

项羽必须回楚国,原因不是向家乡父老炫耀功绩,而是不放心那个义帝。

假使项羽真的选择留在关中为王,姑且不论关中子弟接不接受项羽,在处置原楚国地盘与楚怀王问题上就全是致命的陷阱。

如果项羽选择留在关中,就得把楚地分给别人,可以分给英布等楚国人,也可以分给章邯等非楚国人,但是无论怎么分,义帝都是一个巨大的定时炸弹。

如果分给英布等楚国人,这些楚国诸侯完全可以联系义帝反项羽,如果分给章邯等外人,义帝可以号召楚国人干掉这些外来王然后培植新的反项力量,那时候如果项羽本人不在楚地,从关中调兵,第一可能来不及,第二,你项羽取得分封权本就名不正言不顺,你确定被你杀了20万降卒的关中子弟会跟你一起去讨伐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义帝熊心?

当然,这只是逻辑的第一层,还有第二层,它更为致命。

江东子弟

当初,项梁在杀掉会稽郡郡守殷通后迅速组织起八千江东子弟兵,这八千人是项梁项羽叔侄基本家底,项梁起兵后,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人问项梁,说你怎么不给我个官做呢?

项梁说没起兵时,我让你干一件事,你三心二意,没把事情办好,不足以委以重任。

这件事结合项梁在吴地的巨大威望,说明了一个事实:项梁起兵前就已经秘密拉起了一支队伍,这八千子弟兵,是项梁的铁杆。

项梁以这八千子弟兵为基础,不断扩充力量,而后还引入了熊心这个傀儡当楚王,基本拉起了楚国的班子。

这个班子本来是以项梁为绝对核心的,但天有不测风云,项梁死了。

项梁在定陶被杀后,楚怀王立刻开始收回权力,他用宋义、刘邦等人分散了项梁的权力和兵权,然后派两路军队攻秦。

楚怀王以宋义为主将,项羽为副将北上巨鹿救援赵国,这几乎就宣告了楚怀王收缴了项羽的兵权。

但是由于宋义退缩不前,还送儿子到齐国当官,被项羽抓住机会把他杀了,夺了他的兵权。

项梁死后,他一手组建起来的这支江东子弟兵的身份就开始尴尬了起来,它名义上属于怀王,但是和老上司项梁的侄子项羽情感纽带更深,但项羽毕竟不是项梁。

所以这支军队的归属是可上可下,可项可怀,这样的军队归属都会变成一个方向:谁更能满足我们诉求,我们跟谁。

项羽夺了宋义兵权后,这支队伍跟了项羽,项羽带他们入关灭秦,一路高歌猛进,在进入咸阳后,项羽小小地满足了一下这支江东子弟兵的利益:允许他们大肆抢劫。

但是,抢劫对于这些江东子弟兵来说只是一个比较小的利益诉求,他们真正更大的利益诉求其实是回到江东。

这些将士来自江东,他们的关系网都在江东,关系网是什么?是能量,他们的能量来源都在江东,如果跟随项羽留在秦地,他们老家的能量将全部不复存在,所以项羽部下的江东将领绝不会同意项羽待在关中为王。

项羽和刘邦不一样,刘邦就是一个亭长,跟他起义的那帮老弟兄也只是沛县的基层公务员,他们在家乡那点能量,与去汉中称王封侯比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项羽的班底里面很多在江东是有不小能量的,他们不可能放弃这份能量跟项羽留在关中,这才是项羽必须富贵而归家乡的原因:他们的富贵必须得在有家乡这个根基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

不回楚国断的可不仅仅是将士们的思乡之情,别忘了你项羽不让他们回家,他们可还有其他选择,支持义帝,依旧能回家,项羽被义帝夺过一次兵权,他害怕这种事再发生第二次。

这群跟随项羽在巨鹿鏖战的江东子弟兵是项羽最最重要的底牌和筹码,失去了他们的支持,项羽什么事也做不成。

基于以上原因,项羽必须回西楚,不回,你的集团顷刻之间就会瓦解。

好,既然不能留在关中称王,那关中就会成为项羽未来的潜在对手,就应该尽力去削弱它,先抢上一波,其一是可以满足一下追随自己的诸侯军的欲望,其二也算是经济上打压它的手段之一。

然后再将其一分为三,分别分给三个投降的秦将,其一这些降将在秦地被唾弃,所以只能依附于项羽,其二让这三方相互制衡,谁也无法统一关中。

当然,你可以说项羽漏算了刘邦,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项羽确实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一切从项羽要取代义帝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选择了这条路,就得按照这条路的逻辑走下去,即便前方是万丈深渊也不能回头。

天下同利

后来,刘邦打败项羽,问他的部下们,我为什么能赢?

陈平说:大王能打败项羽是因为做到了与天下人同利。

确实,要想让别人支持你,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你们彼此成为利益共同体。

事实上,在分封诸侯的那一瞬间,项羽也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了与天下人同利,因为此时的项羽与诸侯联军是利益共同体。

但是项羽的与天下人同利在分封完成的那一刻就结束了,接下来等待项羽的是无尽的麻烦。

他自以为精心设计的制衡大法在数月之内便土崩瓦解,而他也将正式掉进恐怖的逻辑死局:他得以西楚一地之力,去解决全天下所有的麻烦,这压根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项羽的麻烦将于齐地开始,这麻烦为何会出现的如此之快?项羽攻齐时为何又忍不住烧杀抢掠?下篇详细讲项羽分封,顺便解答这些问题,喜欢的朋友们点个关注,满满地看。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