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本为古代丽水县西部的浮云、元和二乡地。唐末时浮云(北宋初称“西阳乡”,南宋孝宗乾道年间改称浮云)人梅琐,历仕至五代为节度使将军,封武宁侯,死后朝廷赐庙祭祀于浮云。
清初云和县图
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浮云梅氏后裔梅一飞为乡贡进士,请准宋理宗敕赐“福胜庙”名。淳祐十年(1250)立福胜碑。此碑碑文记载之“浮云”为云和地方最早的官方记载。后此碑在明代被民间认为具有“定风镇飓”神奇效果,而被称为定风碑。
康熙四十九年云和县境舆图
景泰元年(1450年),兵部左侍郎兼浙江巡抚孙原贞率军剿平邓茂七、叶宗留两股起义之后,上奏朝廷请于处州府以西由北至南设立四个新县(即宣平、云和、景宁、泰顺),以加强对山区的管理。
清同治三年云和县城图
明景泰三年(1452年),析丽水县西部浮云、元和二乡(之半,并非全部)置县,取浮云、元和两乡名尾字称云和县,属处州府。云和县设县之初地方纵横不满二百里,属于疆域较小的县。
1941年云和县乡镇区域详图
由于县治正当两溪之冲(浮云溪俗称前溪、黄溪俗称后溪),波回湍急难以建造城池,故而设县以后一直未筑城。明嘉靖元年(1522年),知县胡希铨设东、西两座关门,东关门名为宾旸(亦名仰京),西关门名为阜民(亦名通福)。
1942年浙江省云和县图
1942年云和县城图(此图系上图之附图)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知县林汪远在东、西关门旧址之上重建城门,并在城门左右环以墙墉上设雉堞。同时令住城边百姓有园圃者各筑土墙垣。
1947年浙江省云和县图
二战末美军航空测绘云和县周边地形
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知县陈治策修缮两门,改东门名为青阳,西门名为阜安,同时增设南门迎薰和北门拱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