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10月底,欧盟委员会正式宣布,经过抽样方式确定比亚迪、上汽集团和吉利汽车三家中国车企启动反补贴调查。
欧盟选择的样本极具代表性
不得不说,欧盟选择的三家中国车企非常有针对性。
比亚迪不仅在销量上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其在三电技术和成本控制方面拥有非常大的优势。
特斯拉在柏林的工厂都选择了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作为其入门级车型的电池配置,而其之前更是想在美国和中国市场推广使用刀片电池。但是美国市场受制于反通胀法案的约束,进口自中国的电池产品基本没戏;而在中国市场,比亚迪则是主动拒绝了特斯拉,以避免和自己在国内市场的竞争。
上汽集团依托MG品牌在欧洲市场同样表现不俗。今年欧洲有望成为上汽集团首个突破20万销量的海外市场,基于此,上汽如今已经在欧洲市场积极选址,准备在欧洲国产化MG的新能源汽车。
作为MG品牌的发源地,英国已经成为MG品牌在欧洲的重要市场之一。MG品牌在英国的纯电动销量已成为仅次于特斯拉的排名第二的品牌。而在法国和德国这两个欧盟主要市场,MG品牌同样表现不俗。
至于吉利,在欧洲市场的影响力更大。依托和沃尔沃以及奔驰之间的股权关系,吉利如今正在大力开拓欧洲市场。
一方面,吉利旗下的领克和极氪两大品牌已经在欧洲上市,如今在欧洲街头经常可以发现领克车型的身影;另外一方面,吉利已经向沃尔沃和smart输出SEA浩瀚架构并利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势,为其在国内市场进行代工,并出口到欧洲进行销售。
作为国内领跑的三家车企,地方政府自然会给出各种各样的政策支持。欧盟选择这三家头部车企,摆明了想要找到一切借口来制裁中国车企。
中国企业需要积极应对
对于中国车企来说,欧盟市场是一个不得不开拓的市场。
放眼全球,中美欧是三大汽车市场,而且这三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策都对电动车比较友好。
但中国汽车市场如今内卷已经非常激烈。对于新势力车企来说,要想在国内市场赚钱难度非常大。新势力车企的初衷在于不计亏损,将体量规模做大,这样就能够从资本市场寻求更高的市值,并融到更多的资金。但一旦投资人不愿意投资了,那么车企就需要考察自己的盈利能力。
从目前来看,国内市场上,除了理想汽车,几乎还没有任何一家国内新势力车企能够实现盈利的。哪怕是规模体量更大的自主品牌传统车企,也是在用燃油车补贴电动车业务。
而美国市场,由于《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的生效,使得中国车企进军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门被关上了。不要说整车企业,哪怕是电池企业很难在美国市场立足。不久前宁德时代和福特工厂遭到美国国会调查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在这种情况下,进军欧洲市场就显得具有战略意义。一方面,欧洲拥有非常明确的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制定的各种政策都是倾向于电动车;另外一方面,欧洲消费者的购买力更强,且环保意识更强。
在华欧洲车企态度成为关键原因
其实在中国生产出口到欧洲的汽车中,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特斯拉、宝马、沃尔沃、雷诺生产,未来大众也会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所以欧盟对中国出口电动车课以高税收,那么这些车企也将被直接牵扯其中。
不久前,曾经并不看好中国市场,并将广菲克停止合资并且关闭工厂的Stellantis,向零跑汽车投资了15亿欧元,这个被视作一个风向标层面上的变化。
当下,零跑汽车同样在寻求整车对欧洲的出口。而这个曾经被视为在欧盟内部鼓吹对中国电动车限制声音最大的车企,如今却也成为中国车企的股东。倘若再对中国生产的电动车征收额外的关税,也会损害到Stellantis自身的利益。
作为欧盟的支柱产业,汽车行业的一众大佬在欧盟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在这种情况下,欧盟会寻求中国车企在欧盟更大的投资,借此缓解部的各种反对声音。但无论是上汽,还是比亚迪都有在欧洲开设工厂的计划。而吉利未来如果希望更好进军欧美市场,在欧盟开场也将是一个重要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