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出海的“坑”与机会

陈毅贤讲 2024-06-04 17:58:36

最近,我们的一些客户,后台的一些粉丝,都想让我们聊一聊“出海”这个热门话题。尤其是经过三年疫情后,国内市场已经进入经济下行周期,竞争、内卷越来越严重,在这种局面下,很多企业都开始把眼光放到国际市场,希望出海找到新的增长点。

在这里,我们有幸请到了曾经在小米国际、小牛电动车负责海外业务的白老师,从实操的角度,一起探讨一下出海的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有效避坑,更好地把握机会。

1、水土不服的各种坑

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出海主要靠两个驱动力:

第一,产品确实好,海外消费者也有相应的需求。而且这种产品在海外还没有流行起来,蓝海依然存在,有很大的机会。

第二,产品在国内面临的竞争压力很大,企业为了发展,急需拓展海外业务,增加收益的同时,也为远期的战略规划做铺垫。

但凡是产品出海,肯定会面临水土不服的问题。因为文化差异,在国内很受欢迎的产品,在国外不一定也能被消费者喜爱。

在这一点上,白老师提到了他前段时间的一个经历。

当时,他去德国拜访一个客户,偶然和客户聊起,对国内目前火爆的宠物智能饮水器、智能投喂器、智能马桶等产品的看法。

大多数人可能会觉得,这些高科技的宠物用品,又方便,又省力,还节约时间,是未来的大势所趋。但客户却说,他们更愿意亲自动手给宠物喂食、清理,因为他们把宠物当作生活的伙伴,喜欢和它们互动,享受这种参与感。

这就是文化差异:

在国内,我们更多地是把宠物看做一种情感陪伴,所以更看重这些宠物用品的便捷性;

但在国外,消费者是把宠物当做家人对待,更看重与宠物的情感交流。因此,在国内卖到断货的智能宠物用品,在国外的市场前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所以,产品出海之前,准备工作一定要到位。

(一)确定产品适不适合海外市场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通过系统的市场调研,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海外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和潜在需求。

就目前来说,普遍的市场调研基本有三个方面:

(1)走别人走过的路

实地走访,到国外的各类卖场中去,看看这个产品有没有人在做、有没有人在看、有没有人在买。

(2)听别人说过的话

找专业的行业分析报告,搜索相关数据,来判断产品、品类的潜力。

现在中国是整个世界的制造中心,从供应链角度入手,我们可以抓到很多有效信息。比如,我们可以去江浙沪或者广东的一些外资工厂,看看他们最近在大批量生产什么产品,从而找到国外市场的风口和热门赛道。

(3)迈出自己的一小步

如果你的产品新到没有足够的对比样本和数据支持,那出海的第一步一定要谨慎一些。我们可以做一些小范围的试点,众筹也好,线上短期的销售也好,来判断海外消费者对你的产品的接受度。

(二)确定产品能不能在竞争中取胜

产品出海之后,通常都会面临和本土品牌以及其他出海品牌的竞争,如果没有办法赢过竞争对手,那我们一样没法在海外市场立足。

产品竞争,无外乎3个维度:价格、性能和外观。外观这个东西因人而异,太主观,所以优先级没那么高,主要就是看性价比。中国制造之所以能够在海外占据大量的份额,主要就得益于物美价廉的属性。

如果是品牌出海,那胜负手不仅仅是在竞争中取胜,关键还要找对锚点。和消费者心目中的好品牌做对比,而不是为了凸显自己的优势,对标一些影响力较低的品牌。

说到这里,我要想到白老师提到的另外一个案例。

他在西班牙的很大的一个卖场中逛街的时候,发现一个中年女士在挑选烘干机。他就好奇问了问对方,对烘干机这种产品有什么需求?女士回答说:“我对这个东西不了解,我也不懂哪个性能好,哪个性能不好,但是我看飞利浦在卖,我就选择了它的产品。”

国外消费者,对于自己喜欢的品牌,一般都会有较强的忠诚度。在他们眼中,这些品牌的产品,就是高质量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和这些品牌的产品对标,突出我们的优势。

(三)确定是不是选择了合适的赛道

中国企业出海,已经形成新的潮流,但也带来了一种更卷的现象。有些企业,觉得国内卷跑到国外,发现国外也卷,而是还是和同一批竞争对手一起卷。

最典型的一些品类,在海外,无论是超市还是卖场,都能发现大量中国企业的产品,尤其在一些个人护理领域,如牙刷、吹风机等,竞争特别激烈。

这其实就是赛道选择的问题。目前真正适合中小企业出海的,是那些有需求但尚未普及的赛道,比如新能源、移动储能等新兴产业。

(四)确定产品是不是符合当地的准入标准

在出海过程中,法律法规是一个主要的壁垒。每个国家、地区,对产品本身,包括其质量体系、包装等,都会有特定的要求和限制。

比如行车记录仪,现在几乎已经是汽车产品的标配。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是不允许售卖的,因为拍到前面车的车牌号,属于侵犯隐私。不是说你的车不够好,或者质量有问题,单纯只是因为法律不允许,所以没法上市销售。

如果你想要将产品真正合规地卖到海外时,首先需要获得各个国家的相关认证。这就像是我们在国内销售产品需要获得3C认证一样。在欧盟或美国等国家,他们都有自己的质量认证体系,你的产品必须通过这些认证才能在这些国家销售。

2、出海,组织支撑是关键

企业出海,尤其是产品出海,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找赛道,确定要做什么产品或服务。这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从零开始寻找市场领域,二是基于已有的产品或想法评估其在海外市场的适用性。

第二步,建立生产制造能力,把产品生产出来,确保能够合规合法地在海外销售。

第三步,把产品运出去。设计和建立安全和效率最优的物流运输系统,合理配置物流资源。

第四步,把产品卖出去。选择和建立线上线下海外销售网络体系,并不断优化。

很多时候,为了控制成本,同时提升经营和管理的效率,企业会选择到海外市场投资建厂、建物流体系、建销售网络,让海外事业部作为独立的经营单元运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建立合适的组织基础,就成了出海企业们头疼的问题。

(一)内外搭配,干活不累

到海外市场,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不管是建厂,还是建物流体系,还是建销售网络,都不可避免地要调动当地的资源。但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很多海外市场,对于外国人和外国企业并不友好。比如你去法国、意大利,你说英语,当地人可能对你爱答不理,他们更愿意用本地语言跟你沟通。

换句话说,我们需要一个当地人,或者对当地比较熟的人去打通渠道。

最理想的状态是,我们能够在当地,招聘到一个既熟悉市场,掌握资源,又懂经营和管理的经营人才。由他领导,去打开局面,推动当地业务的开展。

但有一说一,这样的经营人才非常稀缺,大多数情况下,出海企业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一些虽然经营管理经验欠缺,但熟悉当地市场,能够辅助企业整合资源的人。

这样的员工,哪怕工作能力有限,但有了他们就像有了敲门砖,最起码能让你跟本地人用当地习惯的语言、习惯的说话逻辑去沟通。不至于因为一些细节的疏忽,影响海外业务的整体发展。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在组建团队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派遣一名中国的高管,去领导这个海外业务团队。因为他熟悉自己的产品,熟悉自己的文化和体系。

我接触到的很多大型的中国企业,他们在海外的人员设置都是这样:

每个国家或者每个区的一把手一定是中国人,他能清楚地理解战略,非常有效地跟国内沟通,快速消化国内总部的意思;

而负责渠道、销售、市场等具体工作的,基本都是外国人。这是很多中国企业在出海的过程中,趟出来的一条正确思路和经验。

同样的道理,我之前在外企担任高管的时候,顶头上司们也基本都是外国人。他们有多少能力吗?不见得。但对他懂他们的文化、懂他们的产品、懂资源协调。

(二)合理试错,找到适合自己的人才

当我们从国内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虽然有一定的预期和计划,但组织的构建,是一个从不断试错中走向正确结果的过程。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要到实践中去寻找答案。

我还记得当初在外企任职的时候,当时我们国内的人才供给还不像今天这么充足,所以中国分公司的老板,总是觉得中国员工不职业,说话不算话,做事“差不多”主义,不讲究高标准。后来我自己负责出海业务的时候,发现到国外市场上,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在招本地员工的时候,其实我们自己对市场也是不熟悉的,也就是说,这个人他对市场的掌控程度,我是没有把握的。

怎么办?我只能在先期对他有一定的信任度,让他去做,看他的业绩,看他的进展。

在做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可能他只是一个初中生水平,但我们之前只是一个小学生水平,所以觉得他很厉害,实际这个事需要一个大学水平的人来做,所以这就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

经过这个试错之后,下次再找人,我们就知道需要招一个具备哪些能力和经验的人才。

当然,如果自己实在对人才的选择没有把握,我们也可以去寻求“明白人”的帮助。比如一些熟悉出海业务的人力资源公司,或者专业的出海培训和业务代理机构,都能帮助你少走很多弯路。

(三)找不到,不如自己培养

现在,实话实说,真正具备出海操盘能力,有产品出海经验的人才,并不多。因为本身这类人才的门槛就比较高:

第一,语言要过关。第二,懂得产品,懂得基本的法律法规。第三,懂得市场规律。

如果外部招聘找不到这样的人才,我们的建议是企业自己去培养。

举个例子,我之前在三星工作了很长时间,三星去往国外就职的员工,在到岗之前,都会经历几轮的培训。

比如说来中国,首先培训的是当地的法律法规;然后培训当地的生活习惯,哪些是不能触碰的,比如宗教、习俗之类;另外一个就是语言,在中国他一定是要会说中文的。

在接受培训的同时,三星也会尽量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比如到其他国家工作五年之后,他的家人也可以跟随到当地,企业会提供一定的安置费,也会为家人提供工作和受教育的机会。我记得当时北京的望京、顺义有很多国际学校的学生,就是跟着父母到中国来工作的韩国人、欧美人等等。

(四)有效激励,成功激活海外组织

保持组织的高效和稳定,有效的考核和激励必不可少。但问题是,不同的国家、地区有不同的人文特色,员工需要什么样的激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

比如,在东南亚、非洲和菲律宾等地区,可以采用周薪或双周薪的薪酬方式,因为他们通常不爱存钱,甚至有时借钱消费。

比如在欧洲,欧洲人特别好面子,可能就是负责一个销售,负责一个渠道,但是他希望你给他一个title,比如国家代理,地区代理之类。当然,德国人比较务实,他们更看重实际的回报,比如薪酬、股份等。

组织激励,本身就是一件灵活的事情,怎么做有效就怎么做。同时,考核一定要与业绩挂钩,并且要足够严格,否则就容易开天窗,给公司,给你自己带来比较大的损失。

总结:

中国企业的频频出海,本身预示了一个变化:

过去,中国是凭借廉价的劳动力,在整个国家供应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而现在,在科技、高端制造等新赛道、新领域,中国已经占据了优势,甚至成为了领军者。

这预示着什么呢?中国将来所有的企业,一定是面向全球市场。

所以,无论是企业的经营者,还是创业者,都应该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格局。为了未来那个更广阔的舞台构建组织、规划战略、设计机制,而不是还和过去一样,为了一亩三分地上的利益争抢不休。

0 阅读:0

陈毅贤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