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上海市出了中考新政,作为一个北京家长,本来是不打算专门点评此事的。怎奈最近被推的内容越来越多,想想这种热点事件还是稍微分析一下,聊聊观点。关于上海中考新政具体内容以及指标的解读,不是我擅长的部分,所以我主要讲讲宏观层面的事情。
那么上海中考新政最核心的就是两点,一个是高中自招的比例,另一个是名额分配到区的政策。自招主要针对的是头部学生,所以跟我们普通人关系也不大,真有这个实力再研究也不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名额分配到区这个政策更值得关注一点。(综合考评细则还没出,等出了再说。)
所谓“名额分配到区”,通俗一点来说,就是上海的中考会跟全国的高考非常类似,从原先绝对考核变成了相对考核。什么意思呢?就比如原先是全国高考一张考卷,然后全国的考生按照分数来排名录取志愿,但是现在的高考是每个省有自己的指标。换句话说,调整以后,原本可能分数不那么拔尖的考生,但是在竞争没有激烈的省份里能排在最前面,那么依然可以上清北。
上海中考改革后就跟现在的高考是一个意思——给那些中学不太好的学生们一个机会,只要在不太好的中学依然能够排在最前面,还是能够获得一个上非常好的高中的可能。
这就引出了第一个问题——这个改革能不能促进教育公平?
我相信这又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主要看大家对于教育公平是怎么理解的。有人认为,教育公平就是让最优秀的学生上最好的学校,让能力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成绩分别上到不同水平的学校,这个是教育公平。即所谓的“结果公平”。但是有人却认为,教育公平是给每个人同等的机会,让每个人都能够接触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即所谓的“机会公平”。
这两类观点本质上是冲突的、矛盾的。所以站在不同的观点来看,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果按照第一种观点来看,上什么学校就要按照能力来排,这个观点无可厚非,那么把教育资源按照“非成绩”的方法来分配,都是对教育公平的一种损害。
如果按照第二种观点来看,“唯成绩论”是不公平的,就应该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均等地接受教育的机会。理由也很简单——如果按照绝对的成绩来衡量,那么偏远地区、农村地区的孩子永远就没有翻身之日。
目前来看,第二种观点还是稍微主流一点,所以我们的高考被设计成分省份分录取名额的方式。尽管客观上出现了一些“高考移民”钻了制度的空子,但整体上让很多人感觉到相对公平一点。
所以说,站在第二种观点来看,改革虽然可能牺牲了那些牛校里“次优”的考生,照顾了普校里“拔尖”的考生,但整体上在现有框架下,可以认为是以降低“结果公平”为代价,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机会公平”。
当然,如果哪天真正实现了这个政策期望引导的教育资源、生源在理论上的“绝对平均”,那么可能对于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会更大一点。
当然教育公平不公平是一个比较虚幻的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远远比不上第二个问题可能大家关心的更多——对学区房到底有什么影响?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但是分析起来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能的。要得出对学区房有什么影响,我们首先要知道,学区房的价格取决于对应学区的价值(废话),所以这个政策到底利好哪些学校、不利好哪些学校,是我们要搞清楚的首要问题。
不管更认可“结果公平”和“机会公平”哪个理念,都回避不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每个学校不论是牛校还是普校,内部还是有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就像很厉害的大学,也同时有很厉害的学生和很水的学生。
前面也说了可以借鉴高考,那么从我的观察来看,即使提供了“机会公平”,效果也未必很理想。就比如高考刚结束的大一时候同年级同学的成绩排名,就很明显地能看到,虽然大家高考成绩都差不多,但是“发挥失常”考上来的,明显比“超常发挥”考上来的成绩要好很多;“高考竞争激烈”的省份考上来的,明显比“高考轻松”的省份考上来的成绩要好很多。
所以进入牛校并不意味着会有很大的改变,升学之前的基础也很重要,关键还是取决于一点——学校到底强在哪里?是加工能力强还是学生生源强?还是二者兼有?
虽然很多时候加工能力和生源的关系联系非常紧密,但是硬要分还是能分得出来的。有些学校就是不挑学生,什么样的学生进来都能培养到一个很高的平均水平。有些学校本身可能教学一般、管理也不严,但是生源很好、校风很好,所以最后出成绩也很理想。(大家自行对应吧,北京的学校其实特点相对明显,上海不太懂。)
那么结论也很显而易见了,中考改革利好的是加工能力强的学校,不利好的是对生源有很强依靠的学校,对应的学区房也是同样的影响。
不妨按照这个原则来看中考新政对不同楼盘的影响,我个人认为能得到一个更合理的解释。在这个明确之前,我建议还是先观望一下。
只不过平均了教育,公平嘛哪来绝对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