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医生,为什么我老伴明明一直按时吃降糖药,最后还是这样了?”林大妈坐在急诊室的长椅上,声音哽咽,眼泪顺着脸颊滑落。她的手攥得紧紧的,脸上的悲伤让人不忍直视。
值班的李医生扶了扶眼镜,叹了口气:“林大妈,我明白您的心情,可高血糖的控制并不是只靠药物就能解决的。这次您老伴突发的情况,可能和很多因素都有关系。”
77岁的刘大爷刚刚去世不到一个小时。作为一名退休的中学语文老师,他一生兢兢业业,晚年本该享受天伦之乐,却因为高血糖并发症,走得突然且痛苦。
这让林大妈一时间难以接受。虽然刘大爷这些年一直靠降糖药控制血糖,但他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却并没有彻底改变。
李医生耐心阐释道:“降糖药虽能助力控制血糖,然而却并非无所不能。特别是长期吃药的糖尿病患者,有几个事情一定要特别注意,否则药吃再多,血糖也很难稳得住,更别说避免并发症了。”
林大妈抬起头,眼中满是茫然,问道:“医生,究竟是哪些事让我老伴遭此劫难?”
李医生把板凳挪近了一些,语气温和:“大妈,您老伴这些年有没有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林大妈犹豫了一下:“肝肾功能?我们好像没特意查过。他总说自己身体挺好,吃药又从不落下,应该没啥问题吧?”
李医生叹了口气,说:“这其实是很多患者都会忽略的地方。长期服用降糖药物,特别是像二甲双胍这类普遍应用的药品,或许会给肾脏带来一定程度的压力。”
如果不定期检查肾功能,肾脏一旦出了问题,药物的代谢效率会下降,严重的话还可能在体内堆积导致中毒。至于肝功能也一样,药物在肝脏代谢,肝负担太重的话,身体其他系统也会跟着受影响。
林大妈听得一阵心惊,忙问:“那这些检查是不是要早点做啊?”
李医生点了点头:“是的,糖尿病患者一般建议三到六个月检查一次肝肾功能,这样能及时发现问题,必要时调整用药,避免更严重的后果。”
他顿了顿,又问:“对了,平时他是不是还特别喜欢吃甜的或者油腻的东西?”
林大妈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他啊,嘴馋得很。平时我做饭挺注意的,可一出门,他就会偷着买些蛋糕、油炸食品回来。我也说过他,可他总觉得吃药了就没事。”
“降糖药仅是把控血糖的一项手段,而饮食才是真正具有决定意义之关键。饮食的作用在控制血糖方面远超降糖药,起着主导作用。”
高脂肪的油腻食物会让血脂飙高,而甜食则会让血糖一下子冲到天花板,这些都容易让糖尿病的并发症找上门。
饮食一定要讲究,少油、少盐、少糖,尽量选择粗粮和蔬菜,这样才能减轻身体的负担,让药物的效果真正发挥出来。
林大妈一拍大腿,懊悔地说:“我早该管得更严一点,可我总想着老头子吃药了,也没那么严重。”
“很多患者有这样的误区,以为药物能‘兜底’,其实生活方式才是决定血糖稳不稳的关键因素。”
林大妈又问:“那他平时爱喝点小酒,特别是冬天,说暖身子,这也不行吗?”
李医生马上摆手:“糖尿病人喝酒,那可是踩雷的行为!尤其是喝多了之后,肝脏忙着代谢酒精,血糖的调节就彻底乱套了。轻则让血糖飙升,重则低到危险线以下。”
并且,酒精对心血管的损害实非小可。长此以往,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并发症的发病风险皆会递增。
林大妈听得心里一紧,突然想起了一个平时没太在意的事:“医生,他最近老说脚底像被针扎一样,又麻又胀,走路也不稳,是不是已经有啥问题了?”
李医生沉思了一下,说:“从您描述的症状来看,八成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苗头。血糖长期控制不好,神经会被高血糖‘侵蚀’,最先受影响的往往是脚,麻木、刺痛这些就是常见表现。”
更严重的话,甚至可能演变成糖尿病足,如脚底出现溃烂状况,乃至引发感染。要是再不注意,就有截肢的风险了!”如果早发现早治疗,很多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但很多患者总觉得小毛病不算事儿,拖着拖着就大问题了。”
林大妈沉默了片刻,又问:“那医生,像我这样,家里还有糖尿病人,我该怎么提醒他们?”
李医生语气坚定地回答:“最重要的有三点:第一,按时服药和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这个不能省;其次,需对饮食严格把控,降低糖分、油腻食物以及酒精的摄取量。”
最后,有任何身体不适,尤其是脚麻、视力模糊这些早期信号,一定要及时就医。
关于高血糖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1]丛媛.应用食物升糖指数为糖尿患者做饮食指导,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 ,201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