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皆过火尽是癫狂”,香港电影的亏损大事件(上)

信息公布的小酒窝 2025-04-12 18:29:40

众所周知,在我国,一部电影在影院的分成一般是50%左右。具体来说,消费者购买电影票的花销在扣除给第三方购票平台的服务费(通常是3元左右/张,占总票价的7%~8%)、5%的电影发展专项基金和3.3%的营业税后,剩下的部分才是净票房。

净票房中,约50%归影院,7%归所在院线(通常是影院的母公司),43%归发行方和制作方。

即使出去后期的版权、电影衍生品收入,通俗的说,一部电影票房通常要达到制作成本的2至3倍,才能保证收支平衡。

因此,光鲜亮丽的光影世界,也遵循着赢者通吃,输者皆无的残酷丛林法则,例如我国2024年全年共上映电影430部,票房过亿的有79部,已经占了总票房的的70%,至少一多半的电影的是亏损的。

即使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影的巅峰时期,在台湾、韩国、东南亚、欧美屡有票房突破之际,也冒出大批“七日鲜”制片公司,导致众多公司存续时间如此之短,固然有投机、洗钱、跟风等因素,但本质上来说,还是对投入产出比把握的不够。

而一部亏损严重的电影,无疑会令公司元气大伤,乃至破产倒闭,即使在融资渠道、拍摄流程、衍生品服务更加成熟的好莱坞,这种情况也屡见不鲜,比如《埃及艳后》之于二十世纪福克斯,《割喉岛》之于卡洛可影业,《天堂之门》之于联艺电影,《逃出克隆岛》之于梦工厂,《黄金罗盘》之于新线影业,都是影史上名声昭著的“票房惨案”。

《风月》1996年

1993年,《霸王别姬》的成功令陈凯歌变得更野心勃勃,因此特地找叶兆言写了一部小说《花影》并改编为电影,这便是后来的《风月》。然而,当陈凯歌将这个故事讲给徐枫听时,她却对此不置可否,因为只“听”都无法接受,何况是拍出来?

不过,面对陈凯歌的坚持,徐枫终究还是心软了,遂答应投资《风月》,为此,“汤臣”足足花了4000万成本,比《霸王别姬》有过之而无不及。

根据投资人徐枫的回忆,凯歌要拍《风月》,他讲故事给我,讲了好多好多次,一直在说服我投,我都跟他讲我不拍,我说我搞不清楚戏里,为什么郁忠良的姐姐要对他这样子,然后郁忠良又为什么要对她这样子,他又为什么要对那些人,我说我都不明白,观众怎么会明白呢?

有一次他又跟我讲,我说凯歌,我觉得你的内心世界很复杂。那时候正是做《霸王别姬》的后期嘛,也快做完了,后来我先生跟我讲,凯歌想拍什么你就给他拍什么嘛,为什么老要管他拍什么呢?

真的就因为我先生一句话,我最后才拍了。我先生大概也是烦我,为什么呢,因为他汤臣那边也很多事情需要我来做,他可能觉得我花太多时间在电影这方面。

可是我后来都没跟凯歌谈,没有像《霸王别姬》跟他谈得那么多,因为这是他要拍的题材,你知道吗?《风月》太折腾,拍了两个多月换女主角,真搞死我了。

除电影本身拍得一波三折,《风月》自问世以来也一直饱受恶评,先是在国内被禁至今无法上映,而在香港又被排在凯声、美丽华两条西片线公映,上映近月仅收入200余万,与《霸王别姬》的千万票房相去甚远;后来,徐枫又将《风月》送去戛纳影展及金马奖参赛,结果都是颗粒无收。最终,在票房反响、艺术口碑及奖项荣誉上,《风月》都成了“汤臣”成立以来最大的滑铁卢!

对此,徐枫总结的失败原因可谓一针见血:“陈凯歌完全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我告诉他前面有老虎会咬人,他不听,非得咬了他才跑回来告诉我:‘老板,真的有老虎会咬人。’”但不管怎么说,亏本的结局已然酿成,上千万的损失几乎让“汤臣”在《霸王别姬》里赚来的钱都付诸东流。

加上身体健康方面的原因,就在1996年,徐枫宣布暂停“汤臣”的所有制片业务,自此,又是近十年的漫长岁月…

直至2004年,徐枫方重返电影圈,以“上海汤臣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之名,与上影集团合作,由王祖贤主要的《美丽上海》,它也成为徐枫和王祖贤参与的最后一部主要作品。

《94独臂刀之情》1994年

90年代初,香港电影产量及票房总额达到历年最高峰。俗话说日中则昃,月满则亏。不少影圈中人的事业发展乃至人生轨迹,已经不约而同地迎来了分水岭。

曾在香港嘉禾、德宝、影之杰、宝祥等电影公司,负责制片和海外发行的浮乐莲,亦投身创业浪潮,于1990年创办“迎滔电影制作有限公司”。

这时,她想到在“影之杰”时期便已相识并结成好友的刘镇伟。“我始终觉得刘镇伟是一个鬼才,因为他脑子经常转得很快,有次大家聊天的时候,突然说起粤语片年代的一些经典人物,继而发展出很多桥段,虽然是有点另类,听起来奇奇怪怪的,但可能自己也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有种怀旧的情怀在那,而且当时刘镇伟对此也有兴趣,所以一拍即合,他就用了‘技安’的化名写出《92黑玫瑰对黑玫瑰》的剧本。”

时至今日,为何刘镇伟会化名“陈善之”执导《黑玫瑰》,依然是影迷心中一大谜团。对此,浮乐莲有其解释:“其实《黑玫瑰》的资金都是到处凑回来的,当时我们公司的经纪部总监就是陈善之,现在做黎明的经理人,他都亲自跑到台湾找了一笔,而且我记得刘镇伟本来只写剧本,最初的导演就是陈善之,后来才是刘镇伟来拍到完,但‘陈善之’的名字还是用下去了。”

由于口碑居高不下,《黑玫瑰》一路从夏天映到秋天,盛况仍未下跌,“有一次我记得香港挂八号风球,没想到在电影院门口排队买票的观众还在排长龙,当时新闻都播了这个消息,你想想那可是几百万人都开电视看新闻的黄金时段!在这之后,票房更是下不去了,满街巷广告都是《黑瑰》,接着下来就很多什么《黑玫瑰》、《白玫瑰》、《红玫瑰》都来了,变成一种文化效应,还搞到‘永高院线’把高志森那部《夏日情人》档期拖到9月,这片本来是为夏季档拍的,结果都给我们占了,让他们差点改名叫《秋天的情人》。”

但有道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市场很快给了浮乐莲残酷的一击,这就是她还首次与李仁港合作的《94独臂刀之情》。

“其实一开始我是想拍关于独臂男人的故事,但背景是现代,风格近似刘德华以前《肝胆相照》、《旺角卡门》这类,就是很贴近生活。后来,姜大卫给我推荐了李仁港,说这是他演的电视剧(TVB剧集《九阴真经》)里的导演,非常有才华,尤其是美术方面,然后我就跟李仁港见面谈,过程中发现这个年轻人挺有想法的,何况我本身就是一个愿意给欣赏的导演很大创作空间的人,所以就决定给他开一部新戏。”

很快,李仁港便为浮乐莲定下《94独臂刀之情》的风格:骑着马、拿着枪、人物有骨有筋、还要在寒冷的地方取景,“他说这样才能把那种味道拍出来。”此外,李仁港又极力引荐吴兴国出任影片男主角,力求将《94独臂刀》拍成一部风格另类的武打片。

然而,一切都事与愿违。原本排映此片的“新宝院线”特意腾出了暑期档,结果因影片本身太过“标新立异”,又恰好遇上世界杯,终致票房一败涂地、惨不忍睹,浮乐莲对此更是欲哭无泪。“这片的票房非常惨,惨到破纪录,因为下档后还没到100万,当时大陆版权归北京电影制片厂,我要的东南亚,结果东南亚也特别惨淡,最后惨到连找戏院赎回拷贝的钱都不够,因为这片的发行费、广告宣传费都是新宝垫支的,你才卖了几十万,怎么还?最后一算,我估计这片赔了过千万,简直就是大亏本,对我也是当头一棒!”

从高峰跌落谷底,“迎滔”已无力回天,但浮乐莲在退出影坛前的最后岁月,仍不忘“另类”一把,投资姜大卫执导的《不一样的妈妈》。

“这片还是很另类,但因为《94独臂刀》亏本严重的关系,拍到后面我已经没法支撑下去了,那么就只好结束‘迎滔’,然后把影片转手给另外一家公司做完。这个时候,我整个人都停了下来,思考是不是自己不合适干这行,因为我的思想和理念跟这个大环境融不到一块,没办法或多或少去适应,要是老要走我自己那一套,那吃亏的肯定是我自己,所以我最后就选择暂时离开这行。”

《阿飞正传》1990年

1987年,被踢出新艺城后,在好友刘镇伟的推荐下,王家卫进入邓光荣的“影之杰电影”。

在电影圈多年不得志后,王家卫终于暂时时来运转,他先是写出了《江湖龙虎斗》的剧本,为公司赚了1500多万港元,接着就是《旺角卡门》,金像、金马都大放异彩,票房也过千万,算得上名利双收。

完全得到老板信任后,王家卫开始筹拍《阿飞正传》,这次邓光荣决定把自己所有积蓄都拿出来,大大方方给了王家卫4000万,并叮嘱他想怎么拍就怎么样拍,放心去干。

最后王家卫拍出来的《阿飞正传》,云集了张国荣、张曼玉、刘德华、刘嘉玲、张学友、梁朝伟等一众大牌明星,确实让影评人赞不绝口,只可惜同期观众,大多数买王晶的电影票,因为此时王晶导演的《赌侠》和《阿飞正传》同期上映,最终《赌侠》取得过四千万的票房,而此时《阿飞正传》的老板邓光荣因为心脏病发而躺进了医院,《阿飞正传》最终只收获了970万的票房。

在金像奖颁奖典礼上,《阿飞正传》收获了除最佳女主角之外的所有大奖,因为拿了最佳影片而走上领奖台的邓光荣,获得全场人起立鼓掌,此时此刻他不单单是一名电影投资人,更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而他一手创立的第二家电影公司影之杰,也就此与观众说永别了。

《一刀倾城》1993年

1991年,李连杰的《黄飞鸿》系列横空出世,带热了整个香港的清装武侠片,就连周星驰都不得不跟风拍摄《鹿鼎记》和《苏乞儿》。而作为香港电影界“跟风鼻祖”,先后成立了罗维、四维、万里等多家电影公司的罗维,又岂能错过这一次机会?于是他把一千五百万棺材本交给了洪金宝,让他拍一部《一刀倾城》。

可惜结果难如人意,当时古装武侠清装功夫片泛滥,《一刀倾城》虽然阵容、水准均不俗,也只是众多跟风之一,要想突围谈何容易?

罗维眼睁睁看着1800万投资只换来一百多万票房,简直急火攻心,幸而从影几十年总有一班朋友后辈帮忙(罗维当年的对手张彻晚年也有姜大卫、李修贤一班弟子为他筹钱拍《义胆群英》),厚着脸皮把当年曾创潮流的经典再跟风重拍一把,先是刘观伟、林正英、许冠英、钱小豪的《新僵尸先生》,后有洪金宝、曾志伟、冯淬帆、吴耀汉的《运财五福星》。

不过,当年已不是“僵尸”和“福星”的大时代,这种跟风没诚意的作品,也很难有什么大的作为,只能作为后辈向前辈的一种敬意了。

《大话西游》1995年

1994年,在演员和导演的岗位上,经历多番历练的周星驰,决定独立掌控自己的命运,于是与制片人杨国辉合作,创立彩星电影公司,自己进入电影投资领域,创业作品就是周星驰的封神之作《大话西游》。

《大话西游》总投资达4500万人民币,由周星驰的老搭档刘镇伟编剧并执导,还远赴大西北与西安电影制片厂合作,除了吴孟达、罗家英、朱茵、莫文蔚等老班底,还有很多内地演员加盟,更获得了寰亚的投资。

最终,《大话西游》两集的香港总票房超过5000万港元,但在大陆和其他市场都表现疲软。虽然是与人合作创业,而且有外部投资,周星驰本人损失并不大。

但这样的市场表现,还是直接导致彩星电影结业。周星驰的第一次创业之旅,也以失败终结。他只得重回向氏兄弟的永盛,拍摄了《百变星君》、《大内密探零零发》,直到1996年的《食神》,他才以星辉海外有限公司的名义重出江湖。

《黑金》1997年

《黑金》是港片枭雄麦当雄,当时作为时隔四年,重出江湖的大制作,拉来向华强的永盛,前后投资了6000万港币,一贯秉承麦当雄的暴力写实主义,这次则是把影片题材探索到了政治领域。

电影最初由霍耀良执导,但由于预算超支,进度缓慢,他被临时撤换,由麦当雄的弟弟麦当杰亲自执导。‌‌

但由于上映时,正值《泰坦尼克号》席卷全球,再加上港人对政治题材向来不太敏感,虽然影片成品优秀,还贡献了至今仍为影迷津津乐道的许多名场面,但最终还是只收获了1214万港币的票房。

‌如此成绩相对于高额的投入,可算是票房惨淡,麦当雄从此对电影事业意兴阑珊,《黑金》成了他目前来说的最后一部作品,从此他转战大陆地产和农产品批发生意,不在过问影坛之事。

值得一提的是,刘德华在片中的表演,不仅完全被梁家辉盖过,“失去了”正派男主的风采,

自己也在拍摄片尾直升机大战时,因为机叶损坏,结果遭租赁公司德安,以刘德华演出有过失,永盛事后也有过失,令他们要花钱修理为理由,向两方单位追讨。当地法院前日判刘德华赔偿约267万元新台币(约55万元人民币)。

更加算的上好事多磨。

《九二神雕侠侣之痴心情长剑》1992年

1991年,时年30岁、在演艺圈有了一定基础的刘德华,觉得给人打工不如自己单干,于是大刀阔斧的进军了电影界开了一个电影公司,取名叫天幕。

天幕第一部戏是《九一神雕侠侣》,由刘德华自己担纲主演,并请来了梅艳芳、钟镇涛、郭富城、刘嘉玲等加盟,由王家卫、刘镇伟操刀。这部电影最终票房2000万,还算成功。第二年,天幕又启用原班人马拍了《九二神雕侠侣之痴心情长剑》,但这一部却赔了个底儿掉。

之后天幕又拍了《战神传说》、《天长地久》、《天与地》等三部影片,虽然都是用的张曼玉,梅艳芳,钟镇涛这些演技与观众缘都极好的演员,且都是大制作,却无一例外不是赔到底裤都不剩。五年间,刘德华的公司共计亏损4000千万以上。

网上目前的资料,说到刘德华天幕公司的亏损,提到最多的是《战神传说》,其实天幕的倒闭,是从《九二神雕侠侣之痴心情长剑》开始,连续几部都不赚钱。

后来虽然引入了麦绍棠,因为和杜琪峰合作的《全职杀手》继续票房失利,麦绍棠质疑刘德华的投资能力,俩人翻脸甚至对簿公堂,这也成了压倒天幕的最后一根稻草。

好在容易被打倒的就不是刘天王了,2002年刘德华成立了映艺娱乐有限公司,并于2004年分别联合投资由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巨片《天下无贼》及由年青导演黄精甫执导的电影《江湖》。2015年,刘德华又和马来西亚商人陈永钦合资成立梦造者娱乐公司。

在港影低迷的今天,刘德华可以说古天乐一起,撑起了港片的半壁江山。

每天更新干货内容,文章原创不易,承爱打赏点赞收藏关注!!!

4 阅读: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