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竹影星露 2025-04-26 09:41:10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一、辽与西夏的建立

(一)辽的建立

1.兴起

①隋唐时期,契丹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②唐朝末年,社会动荡,一些汉人北上谋生,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③到9世纪后期,契丹逐渐从事农耕,建筑房屋、城邑,学会了冶铁、纺织。

2.建立政权

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都城在上京,后版图扩大,改国号为辽。

3.阿保机建立政权后采取的措施?

发展生产,创制文字。

4.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史·百官志》

材料反映了辽统治者怎样的统治思路?

说明辽建立起因俗而治的行政体制。

(二)西夏的建立

1.兴起

①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原属羌人的一支。

②唐朝时,党项集中到今甘肃、陕西、宁夏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2.建立政权

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3.元昊建立政权后采取的措施?

元昊仿效唐宋制度,定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①辽太宗时,契丹从后晋皇帝石敬瑭手中得到了燕云十六州,实力大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②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③宋太宗即位后,向辽发动两次战争试图夺回燕云地区,均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④宋真宗时,1004年,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东京。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率兵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⑤宋真宗时,1005年,北宋与辽议和,双方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钱物,称为“岁币”。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宋辽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西夏与北宋的战争

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军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西夏虽在军事上屡屡获胜,但由于立国时间短,人力和物力有限,连年的战争使西夏遭受很大损耗,人民处于困苦中。

2.西夏与北宋的议和

订立:1044年,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和约。

内容: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

影响:议和后,宋夏虽时有战事,但关系一直较为稳定。

3.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反映了北宋怎样的政策?

给周边民族政权钱物以换取和平。

四、拓展延伸

1.归纳辽和西夏有哪些相同的统治措施。

发展社会经济;创制文字;采用汉制。

2.议一议: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

对社会经济而言:

避免了战争给社会生产带来的破坏,促进了我国边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对民众生活而言:

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另一方面使边境地区民众的生活环境相对稳定,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