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位于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占地350多公顷,由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组成,由于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
(2024年,圆明园景色。)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年间,历经数百年,不仅荟萃了江南名园胜景,还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是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的集大成者,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
圆明园的建筑平面布局共有38种之多,除常见的矩形、方形、圆形、工字、凹凸字、六角、八角外,还有独特新颖的平面形式,如眉月形、卍字形、书卷形、十字形、田字形、曲尺形、梅花形、三角形、扇面形,乃至套环、方胜……
(2024年,在圆明园。)
圆明园的建筑类型有殿、堂、亭、台、楼、阁、榭、廊、轩、斋、房、舫、馆、厅、桥、闸、墙、塔……
圆明园的建筑样式既有常见的单檐卷棚灰筒瓦屋面,又有宫殿式重檐琉璃彩瓦覆顶;既有一进两厢、二进四厢的规整院落,又有灵活多变的建筑组群……
1860年,英法侵略者纵火焚烧了圆明园。1900年,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再次惨遭八国联军的毁坏。清灭亡后,圆明园的遗物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的巧取豪夺。历经数十年劫难,圆明园已是满目疮痍,毁坏殆尽。
(2024年,圆明园景色。)
(2024年,在圆明园。)
新中国成立后,虽对圆明园进行了大量的保护和整修工作,但璀璨的明珠很难辉煌再现。如今,电视的画面里,圆明园成了凭吊的遗址:青草满坡、石基纵横,不见了殿堂楼阁;石牌字晰,残垣断壁,不见了亭台廊榭。但游圆明园遗址,仍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结、心中的梦。
(2024年,圆明园景色。)
离开卢沟桥,乘地铁16号线,经14站,到达国家图书馆站,换乘4号线,经6站,到达圆明园站。
出地铁口,沿路步行至圆明园藻园门。藻园门很简陋,只是墙角开了个无殿无堂无金字招牌的门儿,设了个验票处供游客进出。
入藻园门,沿路缓缓而行。路左一片旷野,树青草绿,土坡起伏;路右是圆明园的院墙,院墙长长的,笔直而远。走“山高水长”,瞧“长春仙馆”,穿“玉溪桥”,至“前湖”,沿湖左拐,来到“正大光明殿”遗址前。
(2024年,圆明园景色。)
(2024年,在圆明园。)
正大光明殿于雍正三年建成,占地面积十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大宫门、出入贤良门和正大光明殿等。据说,正大光明殿面阔7间,殿前有宽大的月台,东、西配殿各5间。据说,正大光明殿中有帝王的紫檀宝座,宝座后悬“正大光明”匾,两边竖有高高的屏风,屏风上装饰有翡翠和孔雀毛。正大光明殿为圆明园正衙,是举行朝会、宴请外藩、寿诞受贺以及科举殿试等重大活动的场所。
(网络图片。)
(2024年,圆明园景色。)
站在正大光明殿前,海市蜃楼的幻觉倏然逝去,眼前空空如野,虚无缥缈,根本就找不到什么大宫门、出入贤良门和金碧辉煌的正大光明殿。秋风徐徐,略过草坪,只可见大殿遗址后的寿山上树木葱茏,扶风摇曳。
(2024年,圆明园景色。)
别了正大光明殿遗址,移步北上,来到勤政亲贤殿。勤政亲贤与正大光明毗连,是清帝在院内听政和处理要务的场所。勤政亲贤是一座规模较大的建筑群,南北长150米,东西宽170米,占地2.5万平方米,东西北三面环水,加之各个院落里布置了奇石,种植着各种名贵花卉,环境格外优美。
(网络图片。)
(2024年,圆明园景色。)
但勤政亲贤殿也和正大光明殿一样,光秃秃的没有殿堂楼阁,空留下秋风秋水和秋树秋草,在岁月的阳光下昭示着往昔的辉煌。
(2024年,圆明园景色。)
(2024年,在圆明园。)
越勤政亲贤殿,过如意桥,观“晏月开云”,绕“仙院风荷”,来到福海岸边。
岸边垂柳依依,石堤弯弯,垂柳和石堤绕一湖绿水,圈一汪碧波。福海取自于“徐福海中求仙”寓意,它东西、南北各宽五六百米,加上四周的小水域,共约35公顷,是圆明园中最大的湖泊。
(2024年,圆明园景色。)
迎风伫立,放眼望去。眼前的福海宽宽阔阔,平平荡荡,浪不起,波不扬,水光粼粼,晶莹闪烁。远处,水中央“浮”一爿小岛,小道绿影婆娑,屋宇亭台绿荫中影影绰绰,于碧波水中格外耀眼醒目。那爿小岛曰“蓬莱瑶台”,是建湖时雍正让工匠们用嶙峋巨石堆砌成的三个小岛,象征传说中的蓬莱、瀛洲、方丈“三仙山”。
据说,福海曾是圆明园的水上娱乐中心。端午佳节,皇家在此举办龙舟竞渡;七月十五日夜,帝王于此观赏河灯;冬日福海结冰后,帝王乘冰床在福海赏游……
(2024年,圆明园景色。)
(2024年,在圆明园。)
沿着福海走走停停,瞧瞧看看,一路北上,拐角处来到“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乃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占地2万平方米,为南向三间三卷大殿,东西北三面出廊,前檐悬挂雍正御书“平湖秋月”匾。盛时逢年过节,此处悬挂廊灯有五福骈臻灯2对,六方绢画灯4对。据说,殿内收贮一柄棕竹边文竹股心铜轴两面黑底平湖秋月应景字画扇,一面为词臣曹植字,一面为画师李秉德画。
(网络图片。)
可惜眼前只有三间大殿的石基,没了宏伟的大殿,没了大殿的前廊和御书的“平湖秋月”,也没了五福骈臻和六方绢画灯,更没了殿内曹植和李秉德所作的两面棕竹边文竹股心铜轴黑底平湖秋月应景字画扇。
昔日的豪华与辉煌被岁月的秋风吹得枝枯叶落,荡然无存。遗迹尚在,华丽不存,不免使人暗自伤神。暗自伤神地别了平湖秋月,再看“三潭印月”,而后来到藏密楼遗址前。
(2024年,圆明园景色。)
藏密楼属平湖秋月景区,据说有南向三间歇山楼,外房檐悬乾隆御书“藏密楼”玉匾。可惜如今草坪一方,绿树几棵,只留下一通白石立在草丛中,上面还刻着乾隆赞美的诗句:“委婉得层居,遂以藏密名。”
(2024年,圆明园景色。)
走过藏密漏遗址,过小桥,沿着小道一直走到岔路口北行。绕湖北行,出圆明园,入长春园,来到西洋楼遗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