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窠臼”中的“窠臼”是什么意思?

读书曹世民 2025-04-03 13:54:43

不落窠臼

“不落窠臼”,是一个成语,其中的“窠臼”,读音kējiù(苛救)。单从字面上看,“窠”本指鸟兽昆虫的窝,泛指巢穴,“臼”本指一种舂米的器具,用石头或木头制成,中间凹下。但是,“窠”和“臼”连成一词,指的则是旧式门板下面承受转轴的小坑,有些地方方言称其为“门钻子”。过去,人们经常用“窠臼”这个词来形容某些事物固化的状态或沿袭已久的传统规范,也就是老套子。“不落窠臼”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宋代黎靖德编撰的的图书《朱子语类•释氏》:“今之禅家多是‘麻三斤’、‘干屎橛’之説,谓之不落窠臼、不坠理路。”这里的“不落窠臼”反映了禅宗追求超越常规、打破束缚,直探本心的一种精神特质。今人们多用“不落窠臼”形容文学艺术不落俗套,独创风格。

0 阅读:702

读书曹世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