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坊间传闻:国泰海通要降薪30%……
失业君小编 | 文Defrino Maasy | 图

近日,市场上流传着一则关于“国泰海通(即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后的新公司)将实施30%的降薪计划”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此消息最初由知名财经博主杰克船长爆出,他透露合并后的新券商不仅有意降低员工薪酬,还计划缩减招聘规模并启动裁员程序。尽管官方尚未对此作出正式回应,但这一传闻已在投行界激起了不小的波澜。

在合并之前,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均属于行业内的领军企业,然而近年来它们的业绩表现却出现了显著差异。特别是海通证券,其2023年中期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83%,投行业务收入从2021年中期的30亿元急剧减少至不足10亿元,加之海外业务遭遇挫折,使得公司财务状况承受了巨大压力。
合并之后,两家机构的人员冗余问题变得尤为突出,投行、中后台等部门可能成为公司优化结构、提升效率的重点调整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传闻并非孤立现象,而是近年来券商行业“降本增效”大潮中的一个缩影。据统计,2023年券商行业的人均薪酬普遍呈现下降趋势,超过七成的券商薪酬水平低于2021年,其中海通证券的薪酬降幅更是高达40%,位居行业之首,招商证券、中金公司等机构的薪酬降幅也超过了30%。
进入2024年,这一趋势仍在持续,中原证券、中信建投等机构的人均薪酬同比降幅均超过了10%。

当前,券商行业所面临的降薪现象并非孤立事件,其背后实则交织着多重复杂压力:
❶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一二级市场的交易活跃度显著下降,成交量萎缩直接导致投行业务的承销、保荐等收入大幅锐减。这不仅影响了券商的直接营收,更使得整个行业的盈利空间受到严重挤压,营收承压态势明显。
❷政策导向方面,财政部出台的“限薪令”政策,明确要求国有金融企业合理控制薪酬差距,并提高薪酬递延支付的比例。这一政策调整旨在促进金融行业的薪酬体系更加公平合理,避免过度激励带来的风险,但同时也对券商的薪酬结构产生了直接影响。
❸此外,尽管券商在人力成本上有所下降,但在金融科技投入、合规费用等方面的支出却居高不下。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要求券商不断加大在技术研发、系统升级等方面的投入,以提升服务质量和竞争力;而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则使得券商在合规管理上的成本不断增加。这些刚性成本的持续存在,进一步加剧了券商的降薪压力。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的合并虽被誉为“强强联手”,但在整合进程中,人员配置与薪酬分配问题却显得尤为棘手。合并前,国泰君安曾公开承诺,在1至2年的过渡期内不会进行大规模裁员,而是会通过“优化”策略来处理冗余人员。然而,合并后,业务重叠部门的员工却面临“二选一”的艰难抉择,同时薪酬普遍下调的传闻也进一步加剧了内部的紧张氛围。
此前,海通证券的员工就因薪资延迟发放、奖金减少等问题而对公司进行了举报,这反映出员工对于薪酬分配不均的不满情绪。如果降薪政策仅针对基层员工,而高管薪酬却未作出相应调整,例如中信证券高管年薪曾大幅减少近70%,这可能会进一步激化劳资矛盾,对团队的稳定性构成威胁。

失业君小编经过观察认为,券商的降薪与裁员不仅是成本控制的一种手段,更是行业转型的必然产物。在注册制改革的推动下,投行业务正从“通道业务”向价值发现转变,对人才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低效岗位因此被淘汰。同时,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也减少了对传统岗位的依赖,如智能投顾正在逐步替代部分经纪业务人员。此外,随着外资券商加速进入中国市场,中资机构需要通过市场化的薪酬体系来吸引高端人才,但国资背景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灵活性。
对于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而言,如果降薪传闻属实,那么短期内或许能够缓解其财务压力,但长期来看,仍需解决两大核心矛盾:券商的核心竞争力高度依赖人才,特别是在投行、研究等领域。如果薪酬吸引力下降,可能会导致人才流向外资机构或跨界行业(如科技公司)。另外,合并后的协同效应需要通过业务线的整合与文化的融合来实现,而非简单地通过裁员和降薪来达成。

从行业层面来看,监管层在“新国九条”中明确提出,需要建立与绩效、风险紧密挂钩的薪酬体系。未来,券商或许需要探索更加灵活的激励机制,例如股权激励、长期业绩奖金等,以在成本控制与人才留存之间找到平衡点。
综上所述,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的降薪传闻,实际上折射出中国券商行业在市场化改革、监管趋严以及竞争加剧等多重压力下的转型阵痛。无论是合并引发的结构性调整,还是行业性的薪酬重构,其本质都是对传统粗放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与告别。如何在效率与公平、成本与创新之间找到新的发展路径,将决定券商能否在下一轮行业洗牌中脱颖而出。
议
网友热议
@东港老魏(IP津):
刚熬完一个IPO项目就听说要降薪30%,奖金还递延三年…行业寒冬是真的,但领导层年薪百万的时候怎么不提‘共同富裕’?
@摇滚小鼠RockMouse(IP沪):
注册制改革后投行通道业务本来就在萎缩,叠加市场低迷,降薪是必然。与其抱怨,不如早点学Python转量化或者金融科技……

@艾瑞克EricAi(IP浙):
十年前券商合并潮就说要‘优化结构’,结果每次都是基层背锅。海通国泰合并后中后台至少砍掉30%重复岗位,但高管办公室怕是一个没少吧?
@黎叔2996(IP渝):
金融行业薪酬虚高早该整治了!看看实体企业利润率,券商动辄人均百万合理吗?支持国家限薪令,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质。

@水木弋阳(IP赣):
这时候放风降薪,怕不是合并前逼人主动离职的套路?毕竟裁员要赔N+1,降薪逼你走可省钱了。
@浦销Boris(IPHK):
阵痛期而已!美国高盛也经历过裁员潮,最终靠业务转型重生。真正有能力的人不怕降薪,淘汰混日子的对行业是好事。


最后一条,嗯,要靠业务!
哪里又没有降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