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担任南京军区副司令,话语权小,在军区干两件事,有些被边缘化

从阳化石 2024-12-04 07:34:31

1955年,南京军区成立后,为加强军区领导工作,将在上海工作的郭化若调去担任军区副司令员,主管军事训练工作。

可在此后的十多年里,他也就干两件事,分管工作越来越轻,话语权减小。

郭化若是老资格,曾是黄埔军校毕业,又留学苏联。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时期长期干军事教育工作。他在求学期间主攻炮兵,也在1944年成为我军首位炮兵学校校长,但日理万机的工作累到了。抗战胜利后,学校到东北办学,他因身体原因没有去,朱瑞代理校长。对方为东北部队的炮兵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不仅培养大批炮兵人才,还组建炮兵部队。

当初郭化若身体好,他在炮兵方面的成就会不会像朱瑞那样呢。

内战打响前夕,他被派往华东战场,先担任地方军区副司令,后调任野战纵队担任副司令、纵队政委、兵团政委等职,指挥部队解放上海。

新中国成立后,他在上海担任的职务太多,如华东防空部司令、华东公安部队司令、上海警备区司令等职。一开始上海驻扎二十多兵力。后来野战军抽调一多部分,还剩下五万多,要防止敌特,要进行海防,还有空防,压力很大,任务很多。

不过,此时上海的安全都由他说了算。

1955年,他被调任军区副司令,干两件大事。

第一建设,训练部队射击,将部队干部射击纳入考核,干部带头作用。只有干部掌握后,主抓射击项目,部队才能提高应有的水平。因此办培训班,通过练习达到合格。

这样也带动底下部队训练,使得军区的整体射击水平提升很大一截,在射击比赛中非常出成绩。

1959年,他从分管军事训练改为编写军史。虽然职务不变,分工不同,也意味着工作轻重不一样。分管军训、作战等都是在副职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分管后勤,以及文化、教育,甚至战史这些与军队打仗相关性低的,在副职中排名靠后,说话的分量也不高。

1959年,他曾给军区副参谋长王德说话,希望对方能留在军队,但没有被采纳。军区司令对他与王德也是有不同看法的。

在郭化若的回忆录中,没有提到过军区司令员、政委。

至于是什么原因不得而知,1966年他曾说自己被莫名的排挤和批判,到了合肥休养。后来又离开军区,被免去职务。

2 阅读: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