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称帝,遇"牝鸡司晨"千古难题,靠鼓励告密,她如何解死扣?

雪莲果说历史 2024-03-26 05:38:44

之华说史,史说自话。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

永昌元年(689年)九月武则天高兴地看到,天意、佛意昭然,民心、民意笃诚,登基称帝的时机到来了。

于是,她批准了皇帝及群臣的请求,九月十九日,武则天在明堂举行了登基大典。

1、武则天称帝前后

这日五更,待漏院门启,百官相继进院,各据班品站好,等待禁门开后入朝。不多时,皇城南街静街,禁人来往。禁门开后,文武官员序班,依次进宫,此时,明堂已列仗卫,武则天在羽扇的屏障下升御座,坐定之后,宫娥羽扇撤离至两厢,只见武则天头戴朱红花冠,身穿黄色龙纹兖袍,佩十三环金玉革带,神采奕奕,端坐在御座之上。

御座前面,文武百官皆按品级与各国和四夷使节排列两厢。明堂前是金甲武士、鼓吹、歌舞伎、服色缤纷,绚丽夺目。

三声号炮响过,十二面金鼓齐鸣,大典宣告开始。首先,纳言宣读新皇帝即位诏书,宣布改唐为周,改元为“天授”。

接着,献上皇帝宝玺。典仪高呼“拜贺”,赞者应和承传,来使、百官依次向女皇拜贺。先是各国、诸夷来使。他们有的袍靴冠带,一如汉装,有的以匹帛缠头,散披其服;有的金花毡笠,金丝窄袍。有的立左足,跪右足,以两手着右肩而拜,有的低首合掌,拜如僧人。

然后是文武百官。他们接续地向女皇行过大礼,山呼万岁,共祝周祚万年,景福长存。

典礼一毕,便大开御宴,与群臣和外国使臣共饮。众多的宫女饰以珠翠,衣以锦绣,来往于宴前,为来宾、官员斟酒,来宾、官员又向女皇敬酒,觥筹交错,笑语声喧,万岁之声,不绝于耳。

武则天下制书大赦天下,全国大宴饮七天。加尊号为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嗣。本来下敕改州为郡,因有进谏说“州”“周”谐音,大周刚建立即废州,不吉祥,武则天顿悟,追回敕令。

武则天没有忘记为她效犬马之劳的人们,特别是带头“劝进”的傅游艺。

武则天将他由侍御史(从六品下)提拔为给事中(正五品上),既而又任命为鸾台侍郎,并加以同平章事的官衔,赐姓武氏。

鸾台侍郎为鸾台长官纳言之副。同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干章事(武则天将中书省改为风阁,将门下省改为鸾台)。

平章是商量处理之意,唐初虽在名义上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实际上又在其他职官中特派若干人分担宰相之任,给予参预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等名义。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高宗定的名,意思是与中书(凤阁)、门下(鸾台)的长官商处国事,官居三品,位比宰相。

这样一来,傅游艺一年中官服改变了四次,青、绿、朱、紫变化迅速,人们称之为“四时仕宦”。

不过,傅游艺好景不长,一年后(天授二年九月),便因被告发心怀不轨而下狱,自杀身死。这是后话。

此次和傅游艺一起封官的还有宗秦客,由凤阁侍郎迁至检校内史,司宾卿史务滋为纳言。

2、追封的背后

过了五天,武则天又立武氏七庙于神都,追尊周文王为始祖文皇帝,平王为睿祖康皇帝,鲁国公武克己已经追赠为太原靖王,现追赠为成皇帝,号称严祖;北平郡王武居常,已经追赠为赵肃恭王,现尊为章敬皇帝,号称肃祖;金城郡王武俭,已经追赠魏义康王,现尊为昭安皇帝,号称烈祖;太原郡王武王,已经追赠周安成王,今尊为文穆皇帝,号称显祖;魏王武士護,已经追赠忠孝太皇。今尊为孝明高皇帝,号称太祖。

妣皆称皇后,罢唐宗庙为享德庙,只祭祀高祖以下三室,其余俱废享,李家的宗庙完全被武家所取代了。

武则天还封武承嗣为魏王,武三思为梁王,武攸宁为建昌王,武士護兄之孙攸归等都为郡王,诸姑姐为长公主,改她的家乡并州文水县为武兴县,为武氏隆兴之意,百姓世世免役。

六十七岁的武则天处于兴奋之中,像是年轻了许多。

她本来是很少饮酒和观看歌舞的,现在则经常陶醉在歌舞美酒之中。

她能不激动么?

从二十九岁由感业寺第二次进宫以后,近四十年来,她没有支援,没有照应,孤自一人在险恶的环境中苦斗,饱尝艰难,历尽辛苦。

为了实现她的政治抱负,她运筹帷幄,算尽机关,不知闯过了多少风险,战胜了多少劲敌,决不亚于战场上刀剑的拼搏,血的厮杀。

而今,她胜利了,她不再是一个没有正名的李家的皇帝,而是名正言顺的武氏女皇,是自古以来中国唯一的女皇。她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作为一个女人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仅此一点,就足可使她无比自豪了。

但是,武则天并未得意忘形,她知道,更遥远的路程在等待着她跋涉,更艰巨的使命在等待着她完成。她不仅要当女皇,而且要做明君,做一个尧舜那样的明君,做一个唐太宗那样的明君,把先帝开创的“贞观盛世”延续下去,发扬光大!

3、告密之风的盛行

武则天利用酷吏凶狠地镇压了一批又一批的反对者,坐稳了女皇的宝座。

但是,在她如愿以偿之后却渐渐产生一种身临困境的感觉,这便是告密和滥杀所造成的民心不稳和政治上的不安。这种情况,使武则天初登帝位便陷入她自己布下的危机之中。

武则天是告密的狂热鼓吹者。告密之风曾经帮了她的大忙,使她的敌人们一个个地落入她的刑网。但此风既长,也严重地毒化了社会风气,使一些卑琐小人投机其间,大加利用,告密成为他们诬陷好人、谋取私利的手段,导致冤狱遍于国中,出现了令人担心的局面。

永昌元年(689年)八月,曾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流放到绣州的徐敬业之弟敬真从绣州逃跑了。

他准备叛归突厥,然后反杀过来。过洛阳时,受到洛州司马张嗣业、洛阳令张嗣明的资助。徐敬真刚逃到定州,即被捉获,张嗣业因资助叛逆,被处以绞刑。

徐敬真以为告密可以免死,便大肆诬告天下名士,被牵连坐死者多人。秋官尚书张楚金、陕州刺史郭正一、凤阁侍郎元万顷、洛阳令魏元忠等都受到徐敬真的诬告,一并被捕入狱,武则天下令将他们一一处死。

行刑这天,忽然阴云密布,日黯无光,天地间一片昏暗。

武则天觉得徐敬真所告不实,又下了一道赦免令,让凤阁舍人王隐客驰骑飞快前往刑场宣敕。说来奇怪,赦免令刚刚宣毕,阴晦的苍穹便闪出一线蓝天,不多工夫,便云消雾散,丽日当空了。

彭州长史刘易从也受到徐敬真的诬告,判处到彭州斩首。行刑之时,远近百姓纷纷前来,哭诉刘易从冤枉,还往地上扔衣物,说是求祈刘长史冥福,扔在地上的衣物竟值十余万钱。

这件事难免有迷信色彩,实不足取,但多少也可以说明,武则天倡导的告密和滥杀已引起了天怨人怒,民众同情那些无辜的蒙冤者,实际上也是对武则天政治的不满。

4、诬告事件的层出不穷

告密也使得人心不古,“家贼层出”。

显贵之家的奴婢多与外人相通,动辄罗织罪名,告发其主,以求官赏。

驸马崔宣谋反一案,便系“家贼”所为。告发者先诱藏崔宣家妾,然后诬告说:“某妾将要揭发崔宣的阴谋,被崔宣杀害,将尸体投进洛水。”

武则天令御史张行岌查按此事,张行芨初查无证,则天命令重按,张行芨仍奏查证无据。武则天大怒,说:“崔宣谋反,罪状分明,怎会查证无据?一定是你宽纵了他,我将让来俊臣重新审理,到时候你可不要后悔!”

张行芨是个正直的好官,辩解说:“臣审理案件并不比来俊臣差,陛下委托臣处理此事,臣必须以事实说话,不能冤枉好人,背离法官的职责。”

武则天气仍未消,厉色道:“崔宣如果真的杀了他的妾,谋反必定是实。找不到他的妾尸怎能证实无罪,你怎么证明他不是谋反?”

说着,便要唤来俊臣,让他取代张行芨,重新审理此案。

张行芨暗想,那来俊臣是惯于用严刑逼供的,倘若让他审理,崔宣谋反必然定为铁案,我也将被牵连进去。

想到这里,他有些害怕,便向武则天说,他愿对此案再加审理,决心查个水落石出。以不负圣托。

武则天应允,张行芨便催逼崔宣家人,让他们尽快找到崔宣的下落。

崔宣有一个同祖兄弟叫崔思兢,人极聪明,闻此消息,便出钱寻找藏匿崔妾的人,但好多天也无着落。后来他想,崔家每议论什么事,外人必定知道,一定是家中有同谋者。

某日,他假装对他的妻子说:“须准备三百匹绢,雇一个刺客,将那个可恶的告密者杀掉。”

第二天清晨,他换了衣服,到御史台附近隐藏起来,等待告密者前来。过了一会儿,果然来了一个告密者,崔思兢定睛一看,这不是崔宣的家客舒某吗?此人平日言行谨慎,默默寡言,很受崔家信任。崔思兢愤恨地想,好一个吃里扒外的家伙,竟做出这种卑鄙之事,告主求荣!

不多时,舒某从御史台出来,崔思兢就在后面跟着他。到天津桥,突然疾步上前,拦住他,骂道:

“你这无赖,真是凶险至极!崔家如果获罪,一定也将你牵连进来,引为同谋,我看你怎么申辩?识时务的,快把崔妾放出来。我给你五百匹缣,你回乡后足可成就家业。如若不然,一定把你杀掉,崔家亡了,你也别得好死!”

舒某被骂得羞愧难言,只好跪地谢罪。

接着,领崔思兢到同党那里,找到了崔妾,崔宣于是得免。

告密者不仅存在于众多家庭,给家庭造成不安和恐怖,也存在于宁静的寺庙之中,使那些终日吃斋念佛的和尚不得安宁。

恒州鹿泉寺和尚净满,品行高尚,引起其他僧人的嫉妒,憎人们便卑鄙地画了一张画,画面上有一个居高楼的女人,画中的净满手持弓箭,正向那女人射去。

意思是说净满和尚有异图,想杀害武则天。这张用心险恶的画藏在装经书的匣子内,令弟子到宫中告密。武则天看到此画,立刻大怒,马上命令御史裴怀古查实,然后诛杀。裴怀古到寺中一了解,原来是诬告,便放了净满和尚而将告密者抓了起来。

武则天得知此事,责问裴怀古为什么宽纵恶人。

裴怀古申辩说:

“陛下法无亲疏,应天下一致,为什么让臣妄杀无辜来顺从陛下圣旨呢?如果净满确有不轨之行,臣怎能宽恕他?法官以执法为己任,如能维护陛下法律的尊严,臣虽死无憾!”

这一席话将武则天说服了,放了裴怀古,也不再追查净满和尚。

像这样的事还可以举出许多。

种种情况深刻表明,武则天所倡导的告密,虽然在她消除政敌时起到了某些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告密成风,确实也冤枉了许多好人,它使人人自危,个个惶恐,构成了严重的不安定因素,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4、刘祎之之死

武则天当女皇对于唐室旧臣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

因为在他们思想中,儒家的古训早已刻下深深的印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雌代雄鸣则家尽;妇夺夫政则国亡。”

况且,大唐是李家的大唐,天下只能由李氏子孙接续治理,怎可由一个外姓妇人取而代之。

他们想不通,郁郁不乐,愤愤不平,明里暗里,攻击指责。

武则天深刻地觉察到这种严重的情况,但是她毫不惊慌,她已经用不着惊慌。她给予这些反对者的回答是:严厉地、坚决地镇压。

还是在垂拱三年的时候,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刘祎之,就曾对武则天称帝提出过异议。他认为太后不应临朝称制,当归政于天子,以安天下之心,他这番话是背地里和一个叫贾大隐的官员讲的。

没想到,贾大隐告发了他。

武则天闻听,气得非同小可。因为刘祎之是武则天所器重的北门学士,他当宰相,全靠武则天的提拔。武则天下令将他拘捕入狱,并由肃州刺史审判此案。

睿宗李旦平日很看重刘祎之的才学,请求武则天宽恕。

刘袆之的亲友向他祝贺,以为皇上求情,必会恩准。

刘祎之却摇头道:“皇上求情并非好事,只能促我速死。”

果然,两天后,一个太监便来狱中宣布了武则天的谕令:“立即赐死!”

临刑,刘祎之写了份谢罪表,文辞华美,堪称奇文,麟台郎郭翰和太子文学周思钧对这份谢罪表说了几句称赞话,也被武则天贬了官。

5、牡丹之谋

武则天称帝第二年,还发生了一起密谋推翻武周政权的事。

这是在天授二年(691年)除夕之夜,女皇正在洛阳宫守岁,禀事太监忽然送来一信,女皇看过,原来是封未署名的信。

信中说,陛下以妇人而登大宝,这是亘古未有的事。古人云,圣主临朝,百灵相助,而今真的应验了。

上林苑出现了一桩奇事:牡丹像腊梅那样,凌寒傲雪开花了,这是新春之时本朝一大盛事,是天降吉兆,请陛下前往观看。

女皇虽是男子性格,不似一些女人那样喜爱花草,但她对牡丹花却有着特殊的感情。这是因为长安牡丹很多,在长安,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都以种植牡丹为最大的时好。

有些地方的牡丹很有盛名。像开化坊的牡丹花大朵多,而且花期长,名列前茅;慈恩寺元果院的牡丹比别处的早开半月。有的也非常名贵。一本竟值数万钱。长安人将观牡丹视为盛事。

每年三月十五日,两街看牡丹,车马拥塞,游人如织。武则天受了这种时尚的影响,在洛阳宫花圃中广植牡丹,花期时还让人陪伴她到民间观看。

武则天乍一听到牡丹冬日开花的消息,心中一振。

但她马上又想到,草木生长都遵循一定的时令,牡丹怎么会在隆冬季节开花呢?既然如此,为什么要编造这种荒唐的消息?

难道也是献媚邀宠?她想到了这一层,但多疑的女皇却警惕地想到一件可怕的事。

她断定,这可能是个阴谋,是报告者企图借她去上林苑之机采取阴谋行动。

她觉得,这样的判断不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她称帝以来已经感受到有一种不满的,仇视的情绪时或显露在一些大臣中间。

前几年徐敬业扬州叛乱、李冲父子谋反也足可证明,旧势力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她不得不防。

她暗地派人去上林苑查看,果然是一个骗局。牡丹开花是假,有些人想趁武则天观花之际加以谋害是真。

洞悉了这个阴谋以后,武则天的额头上浸出了冷汗。她心情沉重地意识到:现在虽已君临天下,但并不是太平无事,切不可收刀人鞘,高枕无忧!

武则天思绪翩翩,挥笔写下一首诗: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关于这首诗,古往今来有不少传说,还比附出许多离奇的故事,有的说这是武则天专横和愚昧的证明,对花木也行使天子的威严。

还有的说,武则天下此诏令后,百花真的开花了,唯独牡丹不开花,武则天大怒,就把牡丹贬到洛阳。谁料牡丹一到洛阳,因水土和环境适宜,反倒开得更茂盛了。

其实,这首诗不过是一道不露声色的密令。

武则天用隐语暗示:

明天早上我将去上林苑观赏隆冬开花的牡丹,请将这个消息火急告诉禁卫的官兵,要连夜作好准备,万万不可迟疑。

关于这次阴谋的元凶及平息经过,史书上不见记载,只是《全唐诗》在辑录这首诗时有这样一句话:

“天授二年腊,卿相欲诈称花发,请幸上苑,有所谋也。许之,寻疑有异图,乃遣使宣诏云云。”

限于史料,我们不能对此多加描述,但仅此也可说明,武周政权建立后,天下并不安宁,图谋推翻武周政权者尚有人在,武则天对新的、更残酷的斗争也未视若等闲。

6、三十六名家

与这次“牡丹之谋”相呼应,神功元年(697年)又发生了“三十六名家”图谋叛乱的事件。

这年正月,箕州刺史刘思礼请术士张憬藏给他算命相面。

张术士猜到刘思礼心怀异志,便迎合他说:“刺史命相高贵,将来一定位至太师。”

刘思礼听罢,面有喜色,暗想:

太师之职位极人臣,如无人帮助恐怕难以实现。于是,他秘密和洛州的录事参军綦连耀取得联系,准备和他共图大事。他们以给人相面算命为名,暗地联络了很多人,向他们许愿说,待大事成功后,将封以高官。

并说:

“綦连耀有天命,跟着他一定能得到荣华富贵。”

这一密谋被明堂尉吉顼发现了,他通过来俊臣向女皇报告了这一事件,女皇得知,并不担忧,因此时的形势已大不同于徐敬业反扬的时候,女皇已牢牢地握紧了大权,她完全有能力平息叛乱。

她命令河内王武懿宗查办此案。武懿宗首先逮捕了刘思礼,然后顺蔓摸瓜,究其余党,很快搞清了这个阴谋集团的成员。宰相李元素、孙元亨及大臣石抱忠、刘奇、周潘等,共三十六家,都是海内名士,全部灭族,亲党被连坐和流窜者一千多人。

“三十六名家”的反叛,是武周政权建立后一次较大的谋反事件,通过这次事件,武则天对旧势力又进行了一次大清洗,从而使武周政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旧势力从此一蹶不振,再也难以进行较量了。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