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三里穴:上肢筋膜枪

一、精准定位小剧场
曲肘呈直角,先找到肘横纹尽头的“曲池穴”,往下三横指(约2寸)处,当前臂肌肉鼓起的“小山峰”下方凹陷中,就是手三里穴的藏身处。
二、名字里的数字密码
《黄帝明堂经》揭秘:“三里,在曲池下二寸,按之肉起兑肉之端”。古人发现按压此穴时酸胀感能窜到手指,可以治疗上肢肘臂痛或不遂。
三、技能满点的多面手
作为手阳明大肠经的“上肢筋膜枪”,它的本领超乎想象:
1. 肘臂痛救星:专治提物肘痛、抱娃臂酸等,堪称“网球肘克星”;
2. 中风后肌力减退:中风偏瘫时针灸此处,能唤醒“沉睡”的上肢肌肉。
3. 肠胃调节阀:腹痛腹泻时揉一揉,比贴暖宝宝更见效;
4. 牙痛修复键:牙痛时配合按揉合谷穴,迅速止痛。
四、使用指南说明书
日常用拇指旋转按压5分钟,力度以“酸爽但不痛苦”为佳。针灸治疗常直刺0.5-1.2寸,行针时会有触电般酸麻感窜向手指。注意:按压时若出现持续刺痛,可能是前臂肌肉劳损的预警信号!
五、生活妙用连连看
1. 健身撸铁后手臂发抖?握拳用指间关节顶住手三里穴按摩;
2. 吃火锅后肠胃闹脾气?左手按右臂穴位顺时针揉,两侧交替;
3. 熬夜后面色蜡黄?每天拍打此处3分钟,唤醒好气色。
下次前臂酸痛别急着贴膏药,试试这个藏在肌肉里的“上肢筋膜枪”!
手五里穴

手五里穴位于臂部,肘横纹上3寸,曲池与肩髃穴连线上。根据《经穴解》的记载:“肝之经有五里,在阴股之上,大肠之经有五里,在肘之上”。
手五里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位于上臂部的腧穴,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据《针灸大成》中记载,手五里穴主治中有与五脏有关的“风劳惊恐,吐血咳嗽,嗜卧,心下胀满,上气,身黄,时有微热”等症,又治“臂痛、四肢不动、瘰疬、痎疟,目视佴佴”等症。现在临床则多局限于治疗肘臂痛局部病症。
针刺操作时,手五里穴通常采用直刺法,深度约为0.5-1寸。对于上臂疼痛等症状,也可以采用温针灸或电针疗法,以增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