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廉穴

上廉穴位于前臂外侧,肘横纹下3寸处,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廉”意为边缘,此穴在廉内最高处,故曰上廉。(《经穴解》)
作为手阳明大肠经气血运行的关键节点,上廉穴具有通调肠腑、舒筋活络的双重功效。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肠鸣腹痛、消化不良、便秘等胃肠功能紊乱。同时可改善上肢痹症,对肘臂肿痛、肩周炎、手臂麻木等运动系统病症疗效显著,现代常用于治疗中风病、颈肩综合征和网球肘。
日常保健可用指关节顺时针揉按穴位2-3分钟,针刺治疗时多采用直刺法,深度0.5-1寸,得气时局部会有明显酸胀感。
需注意,空腹时刺激不宜过强,防止晕针;凝血功能障碍者慎用此穴,以防局部血肿。
下廉穴

下廉穴位于前臂外侧,肘横纹下4寸处。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靠近桡骨边缘处即为本穴。“下”指位置较低,“廉”意为边缘,因穴位处于前臂外侧下端边缘而得名。(《经穴解》)
作为大肠经的调理要穴,下廉穴具有疏通经络、调和肠胃的特殊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腹痛腹胀、消化不良、肠鸣腹泻等胃肠疾患,尤其对饮食积滞引起的腹部不适效果显著。同时,该穴还能缓解前臂疼痛、肘臂麻木等局部症状,对网球肘、鼠标手等现代常见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日常保健可用拇指指腹按压穴位3-5分钟,配合艾灸效果更佳。针刺治疗时多采用直刺法,深度约0.5-1寸,行针时酸胀感可向手腕方向传导。需要提醒的是,孕妇及局部皮肤破损者慎用此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