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到清,总说社会一直在进步,可百姓的生存状态有本质改变吗?

历史爱好者祥子 2025-02-09 04:14:34

我们总是说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社会一直都在进步,真是这样吗?

若从面上来看,确实是这样,否则就不会有历朝历代了。

但是,从百姓生存的这个点来看,似乎并非如此,毕竟百姓的生存状态并没有本质的改变。

秦始皇统一天下前,各诸侯国相互混战,百姓常常徘徊于战场的生死与苦不堪言徭役。

原本,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百姓以为天下太平了,有好日子过了,谁知绝大多数家庭又要服修筑长城和秦始皇陵墓的徭役,日子相当的难熬。就连“兵仙”韩信的父亲也是累死在了服徭役的现场。

但是,不管怎么说,当时的百姓面对官员,即使是秦始皇,也不用行那屈辱的“跪礼”。

▲秦始皇

想当初,项羽和叔父项梁就是站着观看秦始皇巡游的壮观场面,并忍不住说:“秦始皇是可以被取代的。”刘邦则忍不住发出一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的感叹。

这样大逆不道(儒家的理念)的话,在任何朝代怕都没人敢说吧,更不要说是在公众场合了,还是面对秦始皇本人。

后来的陈胜、吴广,为了逃避迟到的问责,或许是野心作祟,竟借大雨所阻为由,私自“篡改”《秦律》,夸大说迟到会被杀头,其实因大雨天迟到,最多也就被训斥几句,可他们却大胆地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呼”的口号,并举旗造反。

可见,那时皇帝在百姓心目中的威望并没有后来的高,或者还有些亲民,百姓面对皇帝也不用屈辱地跪伏两侧,就更不要说面对官员了。

至于,父亲教训子女,动不动就让子女跪下受罚,也是在后来的朝代逐步出现的。

到了后来,“跪”更是社会的一种常态,君臣、上下级官僚、官民之间了,动不动就要跪。

这,难道也是社会进步的产物?

▲项羽、刘邦

有人说,当时的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可后来的百姓就一直能吃得饱、穿的暖,生活过得就幸福吗?

答案应该是不见得吧,二千年来,百姓永远都是那样的百姓,本质上几乎都是在原地踏步。

在魏晋时期,底层百姓的人命在达官贵人眼中,可能连猪狗都不如。他们只要看你不爽,就敢随便打你,你还要担心他们的手被打疼了。否则,你的命就没了。

记得,西晋首富石崇请客,如果陪客的侍女不能让客人满意,他就能随便将侍女杀掉。可这样滥杀无辜的行为,在汉朝,起码在西汉,即使是王爷也不敢这样胡来,否则就会受到官员们的弹劾。

▲石崇

再看看五胡乱华,汉人女子被当成两脚羊,想怎么杀就怎么杀,而这些遭受悲惨命运的,几乎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的底层百姓。

显然,从秦到两晋,再到五胡乱华时期,经过了差不多有七百多年,百姓的日子似乎明显的越来越差了。

这样的社会进步,真是百姓的进步吗?

其实,在统治者的眼中,百姓只不过就是圈养的“牛羊”。否则,在官员口中又何来“牧守一方”之说。

这样的社会,这样的二千多年,真是一直进步的社会吗?

若说到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本质上还是社会资源分配出现了问题。

虽然,历朝历代生产力都有不同承度提高,可饿死人的现象在历朝并不鲜见,尤其晚清的“丁戊奇荒”,饿死的人更是超过了1000万余,同时还出现了2000万余衣食无着的难民灾民。

说白了,这样的问题,同样也是社会资源分配出现了问题。

否则,何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说。

▲晚清“丁戊奇荒”

如果说,社会真是一直在进步,百姓日子一直在变好,可为何历朝历代“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农民起义事件从未断绝,甚至是频繁发生。即使到了清代的“康乾盛世”时期,农民起义的次数同样也是屡有发生。

大家为什么要将脑袋拴在裤腰带上造反?不就是活不下去了吗。

记得乾隆年间,英国人马嘎尔尼来清后,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街市上看不到马可波罗笔下的热闹繁华,除少数达官贵人身着绫罗绸缎,大多数百姓都是粗布遮体、瘦佝蹒跚,食不果腹,如同乞丐……

看看这些,你还要高唱社会一直都在进步吗?或许,真有进步,也多是物质和生活方式的更新换代,但这样的进步似乎对百姓的地位并无实质性的改观,又有什么意义呢?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从秦到清,达官贵人,该青楼听曲听曲,偶尔还会演绎一点才子佳人的传奇故事,可农民还是那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底层的百姓还是那个苦哈哈的百姓,生活何曾有过本质的改变,地位何曾有过本质的提升。

每逢乱世,百姓都会盼着安定,可社会安全了,权贵阶层却不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鉴,反以“堵水为乐”,于是百姓的好日子还没有过上几天,就不得不再次卷入“历史周期率”的旋涡。

如果说,清代以前,百姓常常遭受了肉体的压迫,那么满清的文字狱带给百姓更多的却是灵魂上的禁锢。

就这样,底层百姓的日子,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往复循环着,始终都没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旋涡,活的真像是被圈养的牛羊。谁来说说,这样的社会,真就是进步的社会吗?

所以,别再总是高唱社会一直都在进步了,说点真话不好吗?

这也正应了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一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图片来源网络

15 阅读:417
评论列表
  • 2025-02-09 08:24

    好文章

  • zues 18
    2025-02-09 19:08

    他们也是在进步呀!只是方向不同,从周天子创立君权神授,分封诸侯,确立了君臣父子的基本关系,秦始皇一统六国,独尊皇帝,到后面的天命论,汉承秦制,皇权的地位被逐步增强,到了满清,皇权终于到达了历史巅峰,不得不说也是在不断进步,[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然而到达巅峰,就应该走下坡路了。

  • 2025-02-09 18:33

    人民当家作主才是人类文明跳跃式发展的光明大道,才可能真正改变民生。

  • 2025-02-10 17:14

    这个世界跟普通人有什么关系。凑数而已,还想要存在感吗。

    济南用户45xxn32 回复:
    你去过世界吗
  • 2025-02-09 11:30

    无话找话讲,你想研究历史不如找那些专门研究专家们,不过那些专家不会见你,因为你水平太低

  • lzy 4
    2025-02-10 09:55

    因为百姓的财产没能继承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