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喜欢把“文明与野蛮”对立起来,二者本质上却并无区别

历史爱好者祥子 2025-02-10 04:14:32

十九世纪之前西方人认为,礼仪不合西方定义的就是野蛮。所以,他们将当时对非洲和美洲的侵略称之为文明战胜了野蛮。

事实上,究竟谁才是野蛮,谁才是文明,标准由西方人说了算。

古时候,中原人总会说游牧民族野蛮,说他们不知诗词歌赋,但他们同样能歌善舞,而且是全民式的娱乐活动,而不是中原青楼中为少数人服务的歌舞。

也就是说,文明不文明,就看你站在什么立场了。

若按照考古和历史学的定义,文明必须要有三条标准:一是要有城市;二是要有文字;三是要有复杂的礼仪建筑。

这个标准是西方的研究标准,也是英国学习格林·丹尼尔在《最初的文明》的标准,目前我们同样也在使用这个标准。

▲美国人屠杀印第安人,西方称之为“文明战胜了野蛮”

但是,使用“结绳记事”的印加文明,就没有真正的文字,谁又能说他们没有文明呢?

在现代汉语中,更是把“文明”一词与“野蛮”一词相对立。

如果说,若单以静态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而论,这样的对立并没有什么,可若将之放到动态的社会发展中,似乎就又回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谁文明、谁野蛮?不都是由人的一张嘴来说的吗?

例如:崛起于白山黑水间的女真人,为什么宋人总认为他们是野蛮人?不就是因为自己遭受了女真人的“靖康之耻”吗?

但是,在女真人看来,他们能从白山黑水间崛起,是不是他们也在向文明迈进,甚至已经迈进了文明的国度。

当然,按照考古学和历史学的定义来看,他们应该都是文明的国度。

很显然,是文明还是野蛮,并不是那么好界定的。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没文化的大头兵,在有文化的秀才眼中,对方可能就是野蛮人。难道,秀才真就比大头兵文明吗,应该也不见得吧。

如果说,一个保家卫国的人,都被称之为野蛮人,那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文明的?

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你怀揣珍宝,又无自保之力,被强盗抢了,你可以骂对方是野蛮人,但并不能说明你一定就是文明人。如果,你们都生活在文明的国度,按理你们都是文明人,只因行为的不同,受谴责的对方就不同。

▲狮面人和坟墓就能代表文明

对于这样的野蛮行为,我们普遍都会以律法的方式对其进行惩处,但不会说他“野蛮”就有罪,而是会根据扰乱社会的一些法律条款定罪。

所以,在法律面前,无论你的行为是文明,还是野蛮,都不能成为法律认定的依据。可见,文明与野蛮,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也是没有区别的,更不是对立的。

你强大了欺负别人,你认为别人活该受欺负;别人强大了欺负你,你就说别人野蛮;你打不过别人,你就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你就说别人野蛮,自己是文明人不和对方一般见识。

这不是又当又立是什么?

“汉”总说秦是“暴秦”。如果秦是野蛮人,汉朝为何要“汉承秦制”呢?

你被逼的活不下去了,杀人造反了,朝廷就会说你野蛮;如果,你造反成功了,谁又敢说你野蛮呢,甚至称你为救苦救难的大英雄、大圣人。

可见,文明与野蛮,只不过是语言上与行动上的互动而已,甚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对立。

如果说,野蛮是有致命的弱点,那么文明本身同样也有致使的弱点,那就是过于复杂的社会结构和规则而变得僵化和腐朽。

▲没有文字的印加文明也是文明

如果说,文明有自我修复的能力,那么野蛮同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否则,野蛮又如何能发展为文明。

同时,世界上有两种类型的力量:一种叫创造力,一种叫破坏力。前者负责建设,后者负责改造和革命。

表面看,后者似乎更显野蛮,但本质上却同样是一种文明的行为,甚至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

反正,只要你用心去了解“文明”的定义,似乎无所不容,又似乎什么都没说。所以,又如何能真正界定文明与野蛮的区别呢?所以,至于文明战胜野蛮也好,还是野蛮战胜文明也罢,都不过是历史发展的一种表面的表现形式罢了

因此说,“文明与野蛮”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也对立不起来。只不过,在历史面前,只有生存与灭亡、发展与进步,而非表面的文明与野蛮;只有动态的进步,而非静态的文明或野蛮。

图片来源网络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