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曾被四次皇封的神垕(hou)古镇,因至今仍盛产各种陶瓷而被誉为全国唯一“活着的古镇”。神垕镇位于河南省中部禹州市西南,是驰名中外的钧瓷文化发祥地,是五千多年陶瓷文化积淀而成的具有典型区域特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神垕镇历史悠久,“垕”字据说为皇帝所赐,独特又充满故事,但真正的由来却一直是个谜。早在夏、商时期这里就有人类居住,从事农耕和冶陶。神垕的“垕”字《新华字典》里专用字“垕”字介绍:“垕,神垕,地名,在河南省。”而《辞海》又将神垕作为多次钧瓷故乡作了简明的介绍。自唐代出现钧瓷以来,神垕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北方陶瓷中心之一。宋时称神垕店,明代开始称神垕镇,属鸿畅都,清时属文风里。明清时期流行一首民谣:“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住天,客商遍地走,日进斗金钱”,由此可见当时之繁华。



神垕古镇悠久的历史自然给后人留下丰富的文物古迹。在小小的神垕镇就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各种古寺庙、古民居、古祠堂等40余处。这些古文物、古建筑大多数分布在神垕老街为核心的古镇区内。神垕老街比较完好地保存了清末以前的老街道,如东大街、老大街、西大街、白衣堂街、北寨街、祠堂街、红石桥街、杨家楼街,总长度约4公里。其间的建筑群、建筑物和许多有价值的建筑细部,乃至周边环境基本上都做到了原貌保存。



踏入古镇,青石板路蜿蜒向前,岁月的痕迹在其上刻下斑驳印记。两旁的明清建筑错落有致,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无声诉说着往昔的繁华。墙体上的青砖,被时光打磨得温润如玉,仿佛轻轻触摸,就能感知到历史的温度。神垕古镇因钧瓷而闻名遐迩。钧瓷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著称。走进古色古香的钧瓷作坊,那熊熊燃烧的窑炉,仿佛是孕育艺术奇迹的摇篮。工匠们专注地雕琢着坯体,每一个动作都凝聚着世代相传的技艺与心血。当一件件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钧瓷作品呈现在眼前时,你会被那变幻莫测的釉色所震撼。红如朝霞,蓝似碧海,紫若祥云,各种色彩交融在一起,似自然天成的画卷,美轮美奂。



漫步在老街,临街的店铺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钧瓷制品。从小巧玲珑的茶具,到气势恢宏的摆件,每一件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店家热情地介绍着钧瓷的历史和工艺,那份对家乡瑰宝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沿着街道前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火气息。传统的小吃摊前,热气腾腾。刚出锅的焖子,外焦里嫩,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还有那香甜软糯的枣花馍,造型精美,让人舍不得下口。古镇居民的生活节奏悠闲而宁静,老人们坐在门口晒太阳、拉家常,孩子们在巷子里嬉笑玩耍,充满了生活的温情。


神垕古镇,它不仅仅是一座古老的城镇,更是钧瓷文化的灵魂栖息地。在这里,历史与现实交织,传统与现代共生。它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每一个前来探寻的人,让人沉醉在这钧瓷里的烟火旧梦中,久久不愿醒来。